这场可怕的疫情,正在向14亿人做一次免费的软件广告

复工之后大家最关注的话题是什么?在线办公肯定算一个!

以前老板们要“996”,现在无奈只能让大家在家上班。

从2月3日全国开始复工以来,钉钉、企业微信都成了香饽饽,甚至一度被挤爆,按理说,几亿人深度体验各种办公软件,相关软件厂商也应该迎来大发展对不对?

真实的情况也许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在家办公捧起的可能不是软件公司,而是上游的云计算!

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 在线办公有多火?

这次疫情下,在线办公有多火?来看一组数据:

1月25日以来,百度“在线办公”搜索指数瞬间暴涨20多倍,之后回落;

2月3日复工首日,钉钉和企业微信均因为访问量过大崩溃;

2月5日,钉钉首次超过微信,跃居苹果App Store排行榜第一,企业微信升至排行榜第三;

2月8日,App Store免费下载排行中,钉钉第一、企业微信第二、腾讯会议第四,前四名有三个是远程办公软件;

复工以后,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华为WeLink、石墨文档、印象笔记等等好几十款办公软件全部免费提供服务,一来可以支援全国抗疫,二来也借这个绝佳的机会向全中国14亿人做产品推广,一箭双雕。

所以,在线办公这就被引爆了?相关厂商就要起飞了?

二、在家办公or到公司办公?这是个世界性的问题!

在家办公→免费推广→用户培育→扩大市场”,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毕竟非典期间确实也“逼”出了京东、淘宝、腾讯等互联 巨头,那么这次在线办公也能出顶级公司吗?

虽然短期比较火爆,但我还是要告诉大家:这种情况不一定能持久。从上面那张图就能看出来,2月10日以后,大家陆续回单位上班,在线办公搜索指数也随着一落千丈。

你可能会问:疫情结束后,会不会有一部分人在家办公上瘾了(用户培育成功),以后都选择远程办公了?

先来看看整个办公软件市场到底发展怎么样,搞清楚这个,才知道这个行业到底处在哪个阶段,会不会借这次疫情迎来爆发。

从行业规模看,2017年我国远程办公平台市场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68.07%,2012-17年均复合增速为95.52%。看着像一个成长型行业是不?

不过从渗透率上,就有问题了:全球远程办公渗透率最高的国家竟然是印尼、墨西哥、阿根廷、南非和土耳其,美国、德国不足20%,日本、法国等就更低了,发达国家的远程办公并不普遍。中国虽然还处在在线办公的原始时代,但即便对标美日,渗透率提升空间也容易见顶

更何况,“可恶的”老板们巴不得大家永远“996”,能轻易放大家在家上班吗?

所以,短期看,在线办公市场,并没有这么高的确定性,疫情确实带来的可能只是一时的激情,但疫情结束之后,真正能坚持在家办公的上班族们应该寥寥无几。

三、其实办公软件,成长点不在远程办公!

上面说了,行业规模能否增长还是个未知数,出路在哪?——上云!不管是文档处理软件,还是电话视频会议系统、还是协同管理系统,统统上云!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上云是什么意思:

以前想用Office软件,必须下安装包,动辄好几G,麻烦不说,还要持续更新才能用到最新的字体格式,用户付费买的是这个软件本身(软件使用授权);

而类似WPS这种云处理软件,不需要下载安装,直接在 页上就能打开word文档,所有安装包、字体、素材、模板都存储在云处理器上,想用哪个直接调用就行,用户付费买的是增值的字体、素材、模板,WPS本身是免费使用的(办公服务订阅)。

用时髦的话来说,这叫SaaS(Software-as-a-Service),也就是软件即服务,人家根本不卖软件本身,卖的是服务

这种新模式,是大多数软件(不止办公软件,游戏、远程医疗等)的发展趋势,比如海外老牌软件商Adobe,旗下的创意云业务线,就把图像、音视频、页面设计等各种素材直接放在云端,订阅用户可以免费取用,5年时间,83%的用户选择订阅增值服务使用软件,成功转型。

而最近大火的【金山办公】,WPS软件也是押宝云文档,从业务结构看,这种模式的收入增长很快,公司被市场看好,深层的原因也是代表未来的云文档模式,远成办公只是个炒作噱头

照这个模式下去,很多传统软件都会上云。比如高清视频会议,传统模式下,用户需要采购高清摄像头、视频处理设备、解码器、会议支持系统等等,这些功能上云后,有专门的服务商采购视频处理器、解码器、会议系统,存在云服务器上,用户想开视频会议,直接打开 页就能使用,按时付费,这样可以省下一大笔设备采购费用,也能提升设备和软件的使用率,何乐而不为?

云游戏也是同一个道理,把动辄几十G几百G的游戏安装程序,存在云处理器上,以后玩超高画质游戏,就能像玩 页游戏这么方便,不需超大硬盘,不需顶级CPU,不需发烧机配置,也不会再闻到显卡的香气。

前提是, 速得快,不然这些超清画面传过来,就会是这样:

5G来了, 速能不快吗?

所以,别再纠结到底是在家办公还是远程办公了,对整个软件行业来说,谁能上云,谁才有未来,文档、图像处理、视频会议、远程协作,各个方面都可能因为上云而迎来大洗牌。

不过,今天我暂时不想揭示哪些软件公司(留个小悬念),会在各个细分领域上云称霸,而是要说另一个更确定的机会——云计算

四、云计算才是大赢家!

刚才说到,5G来了,可能所有软件都上云,什么需求最大?当然是云计算!

云计算行业景气度提升,这一点在之前的好几篇专题里都明确提及,比如:《国产软件(三):国产软件不行了?三大方向教你如何“捡宝贝”》、《科技周刊第3期:光刻胶如期大涨,科技股下一场狂欢在哪?》都明确提及云计算行业将要反转,这里我再强调一次。

云计算行业包括IDC(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器、配套软件、光通信、内存接口芯片等各个环节,这次在线办公大潮直接引爆云计算市场,所有环节都会受益。

比如2月3日,钉钉、企业微信、华为Welink 崩溃以后,钉钉3日通过阿里云紧急扩容1万台服务器,4 日再扩容1万台云服务器。腾讯、华为也先后大举扩容。这对服务器厂商来说,是实打实的需求增长,即便在线办公不能持续火爆,视频会议、远程诊疗、云游戏、自动驾驶、边缘计算,总会有需求爆发,云计算的景气行情已经来了来了!浪潮信息就是最好的例子!

办公、视频、游戏等软件领域还不知道会鹿死谁手,云计算却已经开始坐收渔翁之利,只要你上云,就得用云计算!这是一个短期内看得见的确定性机会。

这么好,之前怎么概念股都在跌?

之前由于阿里、腾讯等各大厂商太浪,疯狂采购扩张云计算业务,导致19年云计算市场需要消化,周期下行,整个云计算都不景气。

而海外大厂的资本开支已经率先触底上行,比如四季度全球云计算龙头亚马逊,资本开支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16%;FACEBOOK增长14%,IBM、微软等都出现改善态势。

这就相当于通信行业的景气指标一样,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上行,最先受益的是上游的基站、PCB等厂商。

至于A股哪些云计算厂商更有实力?哪些办公软件厂商能一统江湖?关注鲁班行研,且听下回分解!

股市常变,匠心不移!@鲁班行研

免责声明

内容供参考,请自主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22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