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律、太忙了……
2019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回顾过去的一年,有的人收获满满,计划基本都实现了,但也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行动力,没能实现年初定下的目标。
近日,中国青年 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 ,对1977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9%的受访青年有过光有计划没行动的经历。2020年,92.5%的受访青年给自己定了目标,新的一年要做行动派。
A 计划总是被各种事情打乱
小张今年23岁,技校毕业后就跟着朋友去郑州上班,临时在一家会计公司上班,因为没有资格证,小张虽然和朋友做着一样的工作,但是工资却有着天壤之别。除去日常开销,工资所剩无几,有时候还要靠父母接济。
晋城技师学院教师寇东海2019年的计划也很多,评上副高职称、带父母和孩子去北京看天安门……回顾过去的这一年,他说有些计划已经实现,也有一些计划因为工作忙没能实现。他表示,2020年,他还将继续兑现没有实现的计划,争取带父母外出旅游一次,继续坚持锻炼。
B 不够自律 安于现状是最大的绊脚石
对于减肥这件事,小张坦言说:“不够自律是很大一个原因,很多想法如果做到了,确实能给生活带来改变,但没做到也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她表示,除了考证书这种跟工资直接挂钩的事,能一鼓作气做下来外,其他事情总是会有种种原因导致她行动不起来。
在家过寒假的四川传媒学院大三学生王艺宣很优秀,正在大学读戏剧影视文化专业,大学三年,她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把计算机、普通话、苹果剪辑软件等证书都拿到手了。但王艺宣也表示,消极的自我暗示会让她经常打退堂鼓,“我会告诉自己应该尝试新鲜事物,应对挑战,但是如果没做好,我就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得不到正面激励,就懒得尝试了”。
晋城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程广军认为,不管计划是否实现,年轻人愿意“想”就比“不想”强。年轻人想法多,说明他们思维活跃,爱定计划的人目标性更强,他们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好事。但如果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计划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容易使人产生困扰,最终只能停留在“想”的层面,无法行动起来。
C 定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
2020年,王艺宣就要着手准备考研的事儿,她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香港浸会大学的研究生,她表示,未来一年她一定要开个好头,要有目标有行动,“我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什么时间段重点做什么,一清二楚,高效高质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新的一年,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形象,不要再肉嘟嘟了,为了减肥,我准备邀请几个朋友跟我一起,主要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监督,一起行动起来。”小张说。
王欣欣心中也有了打算,她专门买了新日历,“每天都在上面做记录,完成每项任务都看得见,有一种仪式感”。同时,她表示,她不会钻牛角尖,埋头苦干,她会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比如,“考证书的时间快到了,就会放下其他事,专攻这个。”
那怎样才能提高行动力,让自己在新的一年做个行动派?程广军建议,首先要定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也就是说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难易度适中的目标。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很可能让人望而却步,坚持不下来。如果目标唾手可及,又不容易激起人的兴趣。比如,一个人原来一年连一本书都读不完,2020年计划读30本书,那么对他来说就有难度了,很可能执行不下去。可以先从一年读十本书起步,再细化为每个月读一本。把一年的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月里,也就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
同时,程广军提醒,计划和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追求的。“我们享受在实施计划、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努力,可能比直接冲着目标而去更能让我们享受生活。”
不自律、太忙了……
2019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已经到来。回顾过去的一年,有的人收获满满,计划基本都实现了,但也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行动力,没能实现年初定下的目标。
近日,中国青年 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 ,对1977名18-35周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9%的受访青年有过光有计划没行动的经历。2020年,92.5%的受访青年给自己定了目标,新的一年要做行动派。
A 计划总是被各种事情打乱
小张今年23岁,技校毕业后就跟着朋友去郑州上班,临时在一家会计公司上班,因为没有资格证,小张虽然和朋友做着一样的工作,但是工资却有着天壤之别。除去日常开销,工资所剩无几,有时候还要靠父母接济。
晋城技师学院教师寇东海2019年的计划也很多,评上副高职称、带父母和孩子去北京看天安门……回顾过去的这一年,他说有些计划已经实现,也有一些计划因为工作忙没能实现。他表示,2020年,他还将继续兑现没有实现的计划,争取带父母外出旅游一次,继续坚持锻炼。
B 不够自律 安于现状是最大的绊脚石
对于减肥这件事,小张坦言说:“不够自律是很大一个原因,很多想法如果做到了,确实能给生活带来改变,但没做到也不会有严重的后果。”她表示,除了考证书这种跟工资直接挂钩的事,能一鼓作气做下来外,其他事情总是会有种种原因导致她行动不起来。
在家过寒假的四川传媒学院大三学生王艺宣很优秀,正在大学读戏剧影视文化专业,大学三年,她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把计算机、普通话、苹果剪辑软件等证书都拿到手了。但王艺宣也表示,消极的自我暗示会让她经常打退堂鼓,“我会告诉自己应该尝试新鲜事物,应对挑战,但是如果没做好,我就会觉得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得不到正面激励,就懒得尝试了”。
晋城市家庭教育协会会长程广军认为,不管计划是否实现,年轻人愿意“想”就比“不想”强。年轻人想法多,说明他们思维活跃,爱定计划的人目标性更强,他们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好事。但如果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计划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容易使人产生困扰,最终只能停留在“想”的层面,无法行动起来。
C 定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
2020年,王艺宣就要着手准备考研的事儿,她有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考上香港浸会大学的研究生,她表示,未来一年她一定要开个好头,要有目标有行动,“我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什么时间段重点做什么,一清二楚,高效高质地利用自己的时间”。
“新的一年,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形象,不要再肉嘟嘟了,为了减肥,我准备邀请几个朋友跟我一起,主要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监督,一起行动起来。”小张说。
王欣欣心中也有了打算,她专门买了新日历,“每天都在上面做记录,完成每项任务都看得见,有一种仪式感”。同时,她表示,她不会钻牛角尖,埋头苦干,她会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比如,“考证书的时间快到了,就会放下其他事,专攻这个。”
那怎样才能提高行动力,让自己在新的一年做个行动派?程广军建议,首先要定一个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也就是说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难易度适中的目标。如果目标定得太高,很可能让人望而却步,坚持不下来。如果目标唾手可及,又不容易激起人的兴趣。比如,一个人原来一年连一本书都读不完,2020年计划读30本书,那么对他来说就有难度了,很可能执行不下去。可以先从一年读十本书起步,再细化为每个月读一本。把一年的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月里,也就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
同时,程广军提醒,计划和目标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追求的。“我们享受在实施计划、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努力,可能比直接冲着目标而去更能让我们享受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