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漂”:看完《北京青年》很感慨
2015年就来译制中心工作的布尔根,不仅参与了所有中国电视剧的配音,而且其中十几部剧配的还是女一 。布尔根说:“中国电视剧中体现的人间情感和喜怒哀乐,使我充分感受到配音演员的真正意义。通过影视剧加强蒙中两国文化交流是很直接的一种方式,有助于蒙古国民众加深对中国的了解,我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有意义。”去年,她把做主持人的丈夫巴特呼斯楞也介绍到中心做配音工作,小伙子多才多艺,很快就进入角色。他们在多部戏中配夫妻或恋人角色,尤其是当剧中有吻戏时,比别人又多一份自然和默契。他们有两个儿子,9岁的大儿子已开始在学校选学中文。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参与了《生活启示录》等7部中国优秀影视剧的喀尔喀蒙古语译制和落地播出工作。为提高中国影视作品的蒙语译配质量和效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MNB)展开了深度合作,采取境外本土制作模式,由国际台影视译制中心与MNB影视剧译制中心在乌兰巴托合作开展影视配音和制作工作,2017年6月全部完成,并陆续在该台播出。
《生活启示录》2017年7月开始在MNB“中国剧场”和 络电视平台播出后,立即引起了当地电视观众的追捧。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台长宁吉嘉木兹说,《生活启示录》在蒙古国家电视台各项节目收视排名遥遥领先,不仅创下该台近期收视新高,也高居该台播出的外国影视剧收视榜首。根据蒙方提供的收视统计,该剧创造了5.93%的收视率和23.72%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同期播出的韩剧、俄剧和蒙古国自制电视剧。蒙古国总人口只有约330万,但2016年度的一项收视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电视剧《大丈夫》收看人数当年达到55万人次,刷新了此前译制外国剧在蒙古国的收视纪录。
“它仿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近几年,一系列制作精良的中国电视剧陆续在埃播出,成为当地观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埃及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中国剧场”曾播出过阿语配音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和《媳妇的美好时代》,分别创下2.8%和3.2%的收视率。2016年,配音版《父母爱情》收视率达到3.8%。
生活相似、情感相通,让埃及观众更喜欢现代题材的中国电视剧。阿什拉夫介绍称,根据回访数据,反映中国现代 会生活的家庭 会伦理剧更受欢迎。埃及国家新闻委员会秘书长易卜拉欣·艾勒伊拉基表示,埃中两国民众在文化和情感上有诸多交汇点,这使得中国影视作品的剧情很容易让埃及观众产生共鸣,中国故事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
未来合作译制会更有针对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