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的那些事

小天遇到了很多送外卖的同行。他们有从电子厂辞工的工人,有做生意赔钱的小餐馆老板。有来自物流行业的快递员。也有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等等。每个跑外卖的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初衷却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生活。

第一章 入行

小天在 上查了资料后得知美团有两种模式:专送和众包。专送是和外包公司合作,和正式上班一样,按月发工资。每天打卡,有专属配送单位,采取派单的送餐模式。众包相对自由些,跑单当天挣的钱就可以提现,不过一个月只有两次提现机会。超出次数后每提现一次收一元手续费。权衡得失后小天决定跑美团众包。

  小天在手机应用市场里下载了“美团众包”客户端。手机 注册后按照提示参加了线上培训。线上培训有两种,第一种是看视频,里面有工作人员录制的安全骑行教程,看完后有个考试,回答正确后就算完成了培训,第二种是看PPT的形式,看完一页后倒计时10秒后才能翻看下一页,最后也有场考试,全部回答完毕后就会过关。原本小天以为培训结束就可以接单了。谁晓得健康证信息不录入还开不了工。

  离住处最近的能办健康证的医院就是圃田乡卫生院。小天一大早没吃早餐没喝水就带着身份证和两张一寸照片去了医院。八点后办健康证的医生才上班。医生说需要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和两张一寸照片,小天只能花一块钱让医生复印了一份。完后医生让小天填个申请表,把照片贴上后到楼下收费处缴30元检查费。然后到西侧的化验室化验有没有乙肝。在化验室,医生拿根针在小天的指头上戳出点血,试纸沾上后再滴几滴试剂。观察了一大会儿没有异常就盖了章。小天拿着检测 告回到了办证的医生那里。因为医院每周五发健康证。小天赶巧今天来体检。医生当场就把健康证办好了。眼下要考虑的是买个电动车。

  在考察过时光驹、屹行租车、哈喽电车等多个品牌后,小天货比三家,最后选择了祭城畅和街和中兴路交叉口的这家车行,电车是带保险杠的大电车,带定位。月租五百,电池可以在市区的换池 点也免费更换。

第二章接单受限 必须得买装备

一切手续办好好已经是下午的五点钟。小天抢到的第一单就是畅和街的麻辣香锅。这家店的门头还真不好找。店太小,嵌在墙壁一角。与其说这是一家餐馆不如说这是一间厨房。靠外边摆放着菜品,里侧摆放的是燃气灶。临墙的地上堆放着外卖包装盒、芬达、果汁等物品。一张餐桌也没有。小天在软件里点击“我已到店”后跟老板说取** ,老板说饭在锅里做着呢,马上好。跟他聊了几句后得知老板为了节省房租专做外送。五分钟后饭出锅了,老板打包好后又把订单纸贴到外卖包装袋上。小天核对完订单纸上的货 和收货地址后在软件里点击“我已取货”。点开导航后就开始配送。把餐送到点餐人手里后再在软件里点击“已送达”。这个订单就算完成了。就这样小天的账户余额一点点的多了起来。一个月转眼过去了。小天却被限制接单了。

  软件上发出了这样的告示:感谢你体验美团众包,如果继续接单请 名线下培训。

  小天只能预约了当天下午在东明路红专路口的索克大厦参加培训。这批次刚开始有20人参加培训,半途又来了仨。他们是从南三环赶过来的。培训师脸色有点不高兴,停顿了会儿又接着讲接单流程,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骑手接预订单的流程以及什么情况下扣钱。骑手得在预订时间的前15分钟或者后8分钟内把东西送到。不能提前送达,也不能超时送达,否则罚钱,接到一个单子又取消的罚钱,单子不在取货点点击到店的罚钱,超时未取餐、超时未送达的话扣钱。未在收货点点击已送达也扣钱。系统抽查不是本人送单也要扣钱。这套规则就如同枷锁一般。让骑手痛苦不堪。

  培训师讲解完后开始让骑手们扫描投影页面上一个二维码答题。满分100分,90分算及格。

  接下来就是在软件的装备商城里购买公司的装备。头盔、短袖、马甲、保温箱至少买两件。头盔必须的买。就这样二百多大洋花出去了。

第三章 如是说商户

在小天的印象中,餐饮商家占据了外卖商户中的大头。西餐汉堡,日韩料理,中式美食是三大门类。毕竟每个人的饮食习惯、消费能力不一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小天有个表哥是厨师,在一家国企的食堂上班。如果表哥哪天攒了点钱想开个餐馆。自己也能帮忙出出主意。甚至介绍些熟识的餐馆老板。毕竟自己天天都要和他们打交道。经过一番观察小天有些发现。

  新开业的大型商业中心以及大型餐馆的装修功夫下的越来越大。一整套下来至少花费十几万。没本钱做不来。郑州知名的商业中心有万达广场、丹尼斯大卫城、新田360、正弘城、永威木色购物中心、熙地港、王府井、海汇港、汇艺银河里、锦艺城、郑东商业中心、 yoyopark、公园茂、太格茂、盛华里等等。这些地方也是外卖单量集中的地方。甚至能吸引10公里外用户下单。这里的商家多为连锁品牌,员工一般超过5人。小天经常接的餐饮商家海底捞、豆捞坊、胖哥俩肉蟹煲、必胜客、土大力、巴奴毛肚火锅、栖三料理、夜小红虾尾。以灯具为例。这些餐馆的餐桌上要装餐吊灯,弱光线区域布置有筒射灯。再来说说外卖餐饮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这些商家聚拢在稍有些偏僻的地方。经北六路的万通公寓后面,富康步行街里,东周路/列里路往东这条街,豫英街旅游学院门口,燕黑路升龙大厦后面、宝龙广场、正光街/心怡路,百福街/祥盛街,鑫苑中央花园北门,伟业栖岸楼下、贾岗商业街等等。聚集地有个特点,周边小区住宅多,靠近写字楼、医院、大学。外卖包装也变得越来越精美,最开始他们只是用白色塑料袋装一下。后来汉堡店使用纸袋,烧烤店在锡纸外加包保温袋,再套上纺布袋。有一家鲍鱼饭商家直接用上了一次性砂锅。

  小田最喜欢接的订单是炒面炒饭类、份饭类、炸鸡汉堡类。出餐快,一般是个人点餐,东西也轻。最不想接的就是炒菜类还有麻辣拌、煲汤、砂锅类的订单。商务内环那家信阳菜馆、正光街的月轩居私房菜、丹尼斯六天地的胖哥俩肉蟹煲、中南海知音的烙馍村、木华广场2 楼那家卖砂锅酥肉都让小天吃了不少苦头。有的等了二十分钟。

  随着顺丰布局同城送业务,美团也不甘落后开通了同城跑腿业务,一些写字楼的公司也开始用美团送文件。卤味店、养生餐、水果捞、超市、成人用品店、菜铺、药之类的新业态店铺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以预见的是:美团饿了么这些外卖平台不止吸引餐饮商家入驻,它们正在整合生活服务。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章 如是说客户

有句西方话叫客户就是上帝,在咱中国,很多客户在骑手眼里就是爷。这句话即有尊重,也有不满。一般客户都是和和气气的。咱都是文明人。不过确实有部分客户势利眼不可理喻得了便宜还卖乖。写字楼的白领、医院的医生、大学的教师学生、银行员工、政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低档小区住户、商场导购、各建材广告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工地干活的民工是小天印象中对他态度较好的群体,如果要小田吐槽一下难伺候的客户,除了别墅区的势利眼阔太太外还几乎没遇到过。送餐本身就是服务行业。态度好客户也不会给差评。有时候反而是很多小区不让进电车,客户在四、五、六层住没电梯得爬到楼上等这些客观因素要小天心里发毛。

  小天最喜欢接以下收获地址的订单:沿街门面房;大学校园;能进电车的三环内的市场,低楼层的住宅小区;低楼层的写字楼。给沿街门面房送餐最省事,车子往门口一扎,手一递就完事了。大学人多。可以同时接好几单往这个学校送的单子,而且现在大学封校不让外卖车辆进校园。提前和学生约定好到那个门口或者那个围墙取餐,到时候隔着栅栏递给学生就行了。像中力广告市场、中原广告市场、香江市场、东建材等。也不晓得有些小区为啥要建那么高。好多都是34层。小天也总结了:10层以上小区有电梯的住户以及4层以上小区没电梯的住户最爱在外卖平台上点餐或者买菜。写字楼一般在中午11:30-12:30有阵点餐高峰期。绿地新都会、正弘中心、凯旋广场A座、正弘凯宾城、大观国贸、国际企业中心B座、金成国贸大厦、福田东方广场D2座和绿地之窗等写字楼电梯不好上。不过单子总会有骑手接的。他们送餐的时候总会提前让客户在电梯口等着。等电梯门一开,骑手递给客户后直接跟着电梯下去了。有的没经验骑手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等电梯下去时就傻了眼,电梯满载后就不再其它楼层停了,我也遇到过这种事情,为了赶时间走了十几层楼梯。

  相对不喜欢接以下收获地址的订单:高铁枢纽东站;医院;商场;楼层高的写字楼;楼层高的住宅;电车不让进小区还贼大的小区;楼层高的批发市场;往西郊北郊南郊去的单子。

  小天往高铁站送过三次餐。此后再也没接过往那去的订单。第一次送时,客户就在西广场,隔着栅栏递了过去。第二次费了些功夫,本来想着接的三单都是高铁站。只是从西广场走到东广场上三楼最后再原路返回,忙活了一个小时。这样的订单总会有人接。一种情况是系统指派骑手去送,另一种情况是订单开始加价。当价格达到预期值时骑手就会接单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玩法。最终的结果是大部分顾客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如果一个订单长时间没骑手接单,商家会试着在UU跑腿上下单,如果所有骑手都不接单,商家就会取消订单。可惜,骑手各自为战,不团结。3公里跑腿费从6元降到4元也有人接。

 第五章 如是说骑手

小天在大街小巷中奔波时感觉最亲切的还是同行。有的商家地方太偏不好找,问别的骑手总能得到帮助,有的小区楼 在地图上没有标明,再赶上天黑看不清楼 ,除了保安、路边的小区住户外,也可以在跑腿群里问同行,在同一个路口等红绿灯或者美食街口等单子时可以唠会磕。除了跑乐跑以及专送的骑手,小天对这个行当的骑手有了基本的了解。

  

听歌、看电子小说、玩手游是他们的业余爱好,也是不接单时打发时间的乐趣。有的骑手在电车上装了低音炮音响,有的骑手戴着耳麦,接单他们也是最容易满足的。最高兴的就是多跑几单,客户没投诉,平台扣款申诉回来了。和几个要好的哥们聚在一块搓一顿。

  这是最拼命最努力的一群人,午高峰同时接六七个单子,急急忙忙只为这饭票几张。这也是最不爱惜身体的一群人,雾霾天仍然正常接单,不戴防雾霾口罩,有的骑手会戴蒙面头巾,虽能防风挡沙对细微颗粒却没什么效果。天冷了也不买护膝,不买挡风被。下雨天穿着雨衣也奔波在街头,夏天时不戴防晒袖,不穿防晒衣。一天工作十二小时。腰酸背痛也蛮不在乎。。。。。。

只是最近就连美团的线上培训都上线了外卖英语,教骑手怎么用英文跟外国客户沟通,背后的寓意不言而喻:我们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于靠劳动靠体力挣钱。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都不要忘了追求进步,追求美好的生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