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继今年里推出的QX80 和QX30 后,以这部顾名思义是位于两者之间的中形SUV QX5 0继续为炽热的高身房车市场投放新产品。这部是车系的第二代设计,车子以大车厢空间、友善的SUV 式灵活配置、豪华的装饰,以及全球首台可变压缩比引擎作为卖点。
新QX50 一如其他英菲尼迪的SUV,有家族式的Double-Arch双拱形鬼面罩和3字形的半月C 柱,鬼面罩比旧款阔和高,且与机顶盖间没有罅隙,蚬壳形的厚厚机顶盖之后流出雕塑般的车身线条;头泵把一如其他想表达跑格的SUV一样有笑口形入风口罅隙,尾泵把有扮出风口的红色反光条;哑银色的尾泵把下部装饰处,有两条随设计者喜好而搓圆揿扁的假排气喉。在一贯高高厚厚的SUV身材比例下充斥着英菲尼迪所说的「Powerful Elegance」设计语言。
经设计的车身部件、车底板、包角的尾翼等,令风阻比旧款低6%。含高拉力钢的全新底盘,硬度比旧款高23%。新的支柱式前悬挂,英菲尼迪首次用3D 印制技术来设计部件,加快发展时间;多连杆后悬挂是改良设计。新的制动系统有新的总泵,减轻制动所需的用力,前、后通风碟直径比旧款加大。车系有Essential 头驱版,用19 寸轮圈,测试的Sensory AWD 四驱版用20 寸。
同样像雕塑般的表板设计,以深灰色的牛皮和浅灰色的有纹木块作主要点缀,不至全世界一式一样的亮丽黑色饰件配亮丽黑色饰件;表板台角位的皮革由人手包裹,座椅、门壁和表板的皮革用雷射钉孔,造功和用料看得出颇出色。中控台有一上一下两个大屏幕,其内容、图案、英菲尼迪InTouch 触踫和Voice Recognition 声控制功能与其他英菲尼迪车系见过的一样。
XTRONIC 无段变速波箱所用的Shift-by-wire 波棍仔,没有机械连接,容许有较阔落的波棍台空间和手枕。有对比色缝线的前座有冷/暖气功能,后排有中桥冷气出风口。可前后趟动的后排座椅,趟至最后时后乘客可跷脚而坐,趟至最前时尾箱深度可由39 寸增加至45 寸;尾箱层板下有储物暗格,尾箱旁有手柄将后排椅背弹低。
英菲尼迪经20 年研发的VC-Turbo 引擎,是全球首个可变压缩比(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涡轮增压引擎,可变的地方来自可伸缩的活塞连杆部份,这个像关节、由碳/铁合金制造的多连杆架构,由摩打转动而改变连杆长度1.2mm,即改变活塞冲程和TDC(Top dead center)最高点位置,亦即改变压缩比;活塞最低时压缩比8:1,引擎容积1,997cc,活塞最高点时压缩比14:1,容积1,970cc;要动力时用低压缩比行车,要高效能时用高压缩比,期间无段改变;
厂家指引擎重量比3.5 升VQ6轻44 磅,有接近V6 引擎的性能和柴油引擎般的扭力,耗油量减低27%,有268 匹和380 牛顿米输出。双喷注系统在高压缩比时用直喷,减低误爆机会,低负荷时用多点喷注。称为「Mirror Bore Coating」的汽缸体镜孔涂层,减低磨擦量44%。引擎没有一般四汽缸引擎的平衡轴,而采用一称为「Active Torque Rod」的主动式抗震动棒,同是全球首创。
车子行驶间没有什么令人感受得到压缩比的改变,就只有仪表间的显示屏有一拨上拨下的指针图像在踩大油时显示用Power低压缩比,轻油时用Eco 高压缩比行车。引擎动力虽没有柴油引擎那种从低转便一踩即扭的反应,但也有异于一般2.0 升涡轮增压引擎的广阔扭力,加速段段有力。由于多连杆架构为旋转部件带来约10kg 额外重量,引擎的红线不高,只有6,000rpm。车子同样设有英菲尼迪现有的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ANC)和Active Sound Enhancement system(ASE)系统,前者以扬声器发出声波来抵消噪音,后者在加速时播出配合引擎的动听声调。
车子豪华和方便的设备有后门窗帘、可足控的电动尾门、有电动窗帘的天幕天窗、胎压感应器、AVM (Around View Monitor)360 度泊车镜头、原厂地图卫星导航。QX50 在外国市场可装配Distance Control Assist 跟车巡航、Back-up Collision Intervention 倒车防撞、Predictive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前撞警示、Forward Emergency Braking 前方自动刹车、Blind Spot/Lane Departure Warning and Intervention 盲点和转线有车提示和自动扭方向辅助这些安全系统,当连更细的QX30 也有Lane Departure Warning 偏航震方向警示和自动扭方向的Intelligent Park Assist 辅助泊车系统时,QX50实是少了点高科技玩意。
表板以深灰色牛皮和浅灰色有纹木块作主要点缀,表板台角位的皮革由人手包裹,座椅、门壁和表板的皮革用雷射
QX50 在美国市场有两套转向系统,前驱的Essential 版用电动方向盘,Sensory AWD 四驱版用DAS(Direct Adaptive Steering)全电子控制方向,此第四代设计是首次应用到前驱的车系上;亚太区的规格则全用上普通电动方向盘,从Drive Mode 系统可调校重量,轻重分别明显,手感略为虚假。在感觉硬净的车架下,QX50 有宁静、隔震的行车感受;悬挂反应是路面密集凹凸时微硬,大幅起落时随高车身拉扯而抛浮,快速拐弯时在不算高的速度便响胎,与预期的一样,整体是舒服和高质,而不是跑车那类。
Chassis Control底盘控制系统里,包含自动夹内Brake 抗understeer的Active Trace Control主动循迹控制,和减速和入弯时自动用波箱提高转数的Active Engine Brake主动拖慢。XTRONIC 无段变速波箱在D 波时转数浮浮沉沉,收油即降,再踩油要等转数上升,所以基本上不能用油门来控制响胎时的动态,拨至M 手动8 速转波可锁着波段,停止这转数浮沉反应,期时可更清楚感到数得出的Turbo Lag 时间。
可伸缩的连杆部份由摩打转动而改变长度1.2mm,即改变活塞冲程和TDC,最低时压缩比8:1 / 引擎容积1,997cc,最高点时压缩比14:1 / 1,970cc 。
无段变速波箱在D波时转数浮浮沉沉,收油即降,踩油要等转数上升;多连杆架构为旋转部件带来10kg额外重量,引擎的红线不高,只有6,000rpm 。拨上拨下的指针图像在踩大油时显示用Power低压缩比、轻油时用Eco高压缩比行车;行驶间没有什么令人感受得到压缩比的改变。厂家指引擎重量比3.5 升VQ6 轻44 磅,有接近V6 引擎的性能和柴油引擎般的扭力,耗油量减低27%。
新的支柱式前悬挂,英菲尼迪首次用3D 印制技术来设计部件,加快发展时间;Essential 头驱版用19 寸轮圈,测试的Sensory AWD 四驱版用20 寸。
从Drive Mode 系统可调校重量,轻和重的手感都略为虚假;Active Trace Control 能自动夹Brake 入弯,Active Engine Brake 自动提高转数拖慢。
后排座椅趟至最前时尾箱深度可由39 寸增加至45 寸;尾箱层板下有储物暗格,尾箱旁有手柄将后排椅背弹低。可前后趟动的后排座椅,趟至最后时后乘客可跷脚而坐;在感觉硬净的车架下,QX50 有宁静、隔震的行车感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