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三届全国个人赛冠军、三届碧桂园杯冠军、全国等级分第一王天一,一度被视作“当世无敌”的存在。
他上一次连输四盘慢棋是什么时候?恐怕要追溯到他未成年的岁月。
但就在碧桂园杯全国冠军赛这短短一周时间里,王天一竟然连续输了4盘慢棋。
赐予他败绩的有老冠军吕钦(年龄已经50+)、宿敌郑惟桐,当然最意外的还有曾经的北京队队友蒋川(本届冠军得主);被很多棋迷反复议论“已经告别巅峰期”的蒋川,甚至都没有被列入“夺冠热门选手投票”的棋坛“韩红”,这次居然焕发第二春,在胜者组预选中“双杀”王天一,爆出了不小的冷门。
碧桂园杯之后,排名前列的选手,等级分积分都略有增长,而王天一的等级分则遭遇了大幅锐减——这在王天一的职业生涯中,是非常罕见的一幕。
虽说王天一最终获得亚军,也领走了尚算可观的赛事奖金,这成绩、这收获也不能用“黯淡、落寞”来形容,但在为数不少的棋迷看来,昔日的“无敌老王”,王朝似乎开始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
王天一时代会结束吗?棋坛会进入群雄逐鹿的时代吗?一些棋迷已经开始在窃窃私语了。
也许,任何一个竞技项目的“王者”,都很难逾越“三十岁”这道坎。
01
短跑飞人博尔特,曾经三次获得奥运会100米金牌,2次200米金牌,保持着后来者难以企及的两项世界纪录(100米9秒58,200米19秒19),是短跑项目上当之无愧的历史王者——他经常在即将冲刺的时候“回头望月”,然后以“散步”的状态跨过终点……这种“随意”的比赛态度,如果换算到中国象棋上,相当于“让天下高手两先”。
然而,这个睥睨天下的王者,也有英雄迟暮的一刻——2017年,31岁博尔特最后一次参加世锦赛,仅仅跑出了9秒95的成绩,获得铜牌,负于宿敌加特林。随后,博尔特以略带遗憾的方式结束了运动生涯,宣布退役。
一个项目曾经所向披靡的统治者,仅仅三十出头就退役了——这实在令人感叹,令人唏嘘,但类似的“三十岁魔咒”,在体育竞技的世界里,简直如同家常便饭。
羽毛球界曾经的“天才”陶菲克,28-29岁时就已经退出一线争冠行列;被誉为史上最伟大 球运动员的瑞士天王费德勒,30岁以后经常被不知名选手横扫……
当然,这些曾经最优秀、最卓越的选手,30+以后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高光时刻,他们偶尔还会有惊艳发挥,偶尔还会登上冠军领奖台,偶尔还能有“笑傲江湖”的高光乍现……但整体而言,这个年龄段就是职业生涯转折点,甚至断崖点的开始,下坡路一旦走上,就很难再逆转了。
那么,同样处在这个微妙年龄段的王天一,会不会也陷入了这个“年龄魔咒”呢?
02
1989年生的王天一,从2013年年中占据“中国象棋等级分第一”以来,头把交椅几乎就没有旁落过,统治棋坛长达7年。
这些年来,奖金高、规格高、综合水平高的比赛,王天一夺冠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其他棋手;象甲联赛等常规赛事中,大师、特级大师对阵王天一普遍“一和难求”。
王天一也被誉作中国象棋界最接近“神之一手”的人,他的招法极其精巧、灵动,常有“石破天惊、晴天霹雳”的大胆着法。他的一些构思,完全超越了普通人类棋手的“惯性”,经常会有一些反常识、反习惯的精妙创造。
不管是出于对他的赞许,还是对他的怀疑,广大棋迷大多认为,他就是目前中国象棋界“最像软件”的棋手。这些或褒或贬的争议,实际上都间接佐证了王天一的实力强大。
今年的“碧桂园杯”中,王天一也多次下出“神仙招”——在对阵郑惟桐的快棋加赛中,眼疾手快的王天一,在对手黑车占肋撤离防守要道之时,马上机敏地下出马踏中士的弃子妙手,顷刻之间摧毁了对方的防线……这一招,表面上只是一步“搏杀”,实际上对弃子之后的位置交换、子力分配做了非常精细的计算,早早就算准了黑方子力无法形成有效联络,这一步,仍然体现出王天一的“王者气概”!
在对阵赵鑫鑫时,中局阶段,王天一又开始了弃子谋势,一个长达数十回合的“宏伟计划”跃然棋盘之上。跃马卧槽,中卒强行渡河……王天一似乎根本不在乎那只已经位于红车车口的黑马,而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组织他的强大攻势,直到最后他下出跃马将军,然后平卒中路再次弃马,直接威胁红帅的妙手时,所有棋迷才如梦初醒:原来,王天一在大多数子力还没过河的时候,就已经算准了现在这个盘面吗?这得是多么恐怖的算力啊!
03
王天一这种“不讲道理”的凌厉着法,被一些棋迷称为“软件式下法”——因为大多数棋迷只有在与软件对弈时,才会有这种“喘不过气来”的压迫感受……所有你以为算清的变化,对手永远都有更凌厉的“后招”在“黄雀在后”;你以为捷足先登做杀(谋子)成功,谁知对方会有更精妙的方式化解,连消带打,攻守结合,几步就把你看似理想的形势完全逆转。
这些“软件式下法”,看着非常“冒险”,实际上背后是以极其强大的计算力作为依靠的。作为水平欠佳的普通棋迷,我们已经无法想象,王天一的脑海里到底装下了多少的计算分支,那些千丝万缕的“变化树”是不是已经交错成茂密的森林……
但人类终究不可能逆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人的智力、算力,必定会随着年龄的衰老,器官的迟钝而锐减。王天一同样也不例外。王天一称雄棋坛长达7年,在比赛中持续地、稳定地祭出一连串的“软件式下法”,长期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是他笑傲棋坛的凌厉武器。但这些“武器”一旦失去了一个年轻的、敏锐的大脑予以支配,恐怕反而就变成“鲁莽”“冒进”了。
纵观王天一本次碧桂园杯输给蒋川的几盘棋,大多都是“在劣势局面寻求搏杀,强变致败”,他的“神仙招”,在蒋川特级大师精心准备的“飞刀”面前无力施展。因为,王天一的棋艺风格中,对“高风险着法”有着特别的偏好,但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从生理机能上看,他的精力状态恐怕已经不足以持续地、稳定地驾驭这些高风险招法了——这或许就是王天一近段时间状态波动,时好时坏的原因所在。
04
可能也会有棋迷观众提出异议,汪洋、蒋川都36岁了,比王天一年纪还大,人家怎么就还能“焕发第二春”?
刚才的文字已经说了,作为一个已经30+岁的“老将”,王天一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棋艺退步”,而是怎样持续、稳定保持巅峰算力的问题。这也是所有30+的棋坛老将,共同面对、“同病相怜”的问题。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这一刻还是巅峰,下一刻就变成疯癫”,不断地在“令人惊艳”和“令人咋舌”之间反转。
我相信,王天一今后在其他比赛上仍会有不俗的发挥,但他的“不俗”与“失误”很有可能会交替出现,将妙手和昏招一担砂糖一担屎地献给棋迷观众……但愿那些曾经惊艳棋坛的“神仙招”,不会沦为“时灵时不灵”的“六脉神剑”(啊哈,没有影射赵鑫鑫的意思,请勿联想,谢谢)
想要统治一个竞技项目很长的时光,实在太难了——一些项目的“王者”,可能曾经会把一个项目的竞技水平提升到一个非常恐怖的高度,但当这些“王者”开始走向谢幕时,这个项目的水平可能会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境地……这已经是众多竞技项目反复验证的规律。
那么,当“王天一时代”开始松动时,棋坛是会进入群雄逐鹿,还是菜鸡互啄的时代呢?或许我们无法预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