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以“智能时空 创新引领”为主题的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来自全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院士、专家及企事业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北斗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之道,探讨北斗规模化应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与路径。
现场20家科研院所、企业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进行了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51.8亿元。
01
20多个科研院所及项目落地郑州
当前,全球数字化发展日益加快,时空信息、定位导航服务成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北斗应用进入了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2022年中国北斗应用大会暨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十一届年会在郑州如期开幕。
“本次年会,是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里面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 召力的年度盛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在视频致辞中介绍。
本次大会也给郑州北斗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力量。现场签约环节,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千寻位置 络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关村意谷(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科研院所、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51.8亿元。
大会上,还表彰了2022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获奖单位以及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获奖者。今年的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获奖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
除高端论坛之外,大会还设立了室内外无缝导航定位创新与发展论坛、北斗赋能智能 联汽车论坛、5G+北斗创新发展论坛、北斗+时空大数据应用发展论坛、北斗高精度定位与低轨卫星增强论坛等10余个分论坛,专题研讨北斗技术创新与融合应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大会还举办了第五届“北斗之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以及“北斗乐跑·科普中国”大赛全国总决赛等活动。
02
上半年支持北斗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超1.3亿台
据了解,北斗三 全球系统开通两年多来,在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以及电力、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全面赋能各行各业并实现显著效益。
“北斗产业规模发展强劲,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469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16.29%。”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长风在大会现场介绍。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在开幕式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克服疫情影响持续向好,相关企业总体营收水平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北斗应用发展体现出强劲韧性,在国家安全领域、重点行业领域和大众消费领域的应用数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北斗大众应用突破口不断涌现,需求持续释放,应用数量快速增长,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理信息产业仍处于黄金发展期,前景广阔,北斗系统的推广应用商机无限,大有可为。”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武文忠在致辞中表示。
中位协北斗时空技术研究院对我国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北斗应用发展情况进行了长期跟踪和研究分析。相关研究成果表明,2022年上半年,行业领域北斗系统应用总量不断攀升,大众消费领域支持北斗的产业出货量持续增长。
行业领域方面,截至2022年6月底,以公安、应急为代表的国家安全领域已累计应用北斗设备近200万台套,其中公安行业应用数量超过180万台套;以交通运输、能源和金融为代表的重点行业领域已累计应用北斗设备近1200万台套,其中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数量超过800万台套,农业应用数量近100万台套,自然资源领域应用数量近15万台套。
03
支持政策密集出台,助推产业规模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从国家到行业再到地方,北斗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有力推动了北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北斗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
同时,具有产业发展优势的五大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城市,如北京、河北、天津、浙江、广东等13个省市共出台北斗相关政策近200项。各省市正加快推进在金融、能源、电力、水利、气象、减灾防灾等领域北斗国产化替代和标准化配置,鼓励创新研发各种具有北斗功能的终端设备和集成化系统,并探索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推动北斗标配化应用,不断扩大北斗应用规模,提高了北斗应用水平。
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武文忠在大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自然资源部积极推进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一方面,健全优化基于“北斗三 ”的全国基准站服务“一张 ”,完成自然资源系统基准站支持北斗三 的升级改造,构建基于北斗系统的全国高精度智能化位置服务平台。
另一方面,将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业作为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常态化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北斗应用监测,全面构建自然资源领域北斗系统应用生态,支撑地质调查、助力地灾监测、服务海洋事务等,同时推动北斗短 文应用。
04
北斗黑科技亮相郑州,探秘来了
作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2000平米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成果展同期举行,即充分展示北斗领域的各类创新成果,包括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等,今年还特别增设了北斗科普展区。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成果展现场,北斗天汇作为北斗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来了获得2022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北斗三 短 文手表。
该手表实现北斗卫星双向 文通信,一次最长可达1000个汉字或十几秒语音,同时实现位置、心率、血氧、体温和环境温度等信息一键上 。该设备实现了对救援人员的生命体征、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感知,为恶劣环境下搜救服务、应急通信、生命救援等提供了微型化北斗可穿戴设备,为应急救援、地质勘探、森林消防、野外驻训、户外旅游等复杂救援提供了重要保障设备。
智联科技为奇瑞打造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总成
特别是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北斗也在越来越多的支撑各类智能新兴应用的发展。北斗星通本次展出的小尺寸+大平台+高精度产品组合已开始大量应用于户外割草机器人、无人机、智能驾驶等产品及领域。
北斗星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疆的部分无人机产品已经使用了他们的北斗芯片。
此外,北斗星通旗下子公司智联科技还为长安、奇瑞等多家车企提供了具有北斗定位导航功能的智能车机解决方案。例如在奇瑞瑞虎8PRO上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总成,可以实现北斗+GPS双模导航,为车辆提供厘米级精准位置。同时还能实现室内外精准定位,可实现高速、城市道路、隧道、地下车库等场景的车道级定位。
合众思壮则发布了“北斗高精度5G车载智能一体机”和“基于LoRa传输和前端解算的GNSS水库大坝位移监测解决方案”两款新品。其中,“北斗高精度5G车载智能一体机”实现可靠的车道级定位,后者可用于滑坡监测、崩塌监测、大坝安全监测等领域。
合众思壮智慧农业板块的惠农“蓝精灵”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模块也非常有趣。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系统由电动方向盘、北斗定位模块和操控屏组成。可以安装在普通的农用机械上,实现北斗定位自动辅助驾驶。
农机手可以再操作屏上设置好参数,农机就会在北斗卫星精准定位的赋能下自动控制方向盘实现精准作业,位置误差小于一厘米。
合众思壮的北斗高精度5G车载智能一体机,右2
我们日常骑行的共享单车其实也有北斗卫星的赋能。
“使用北斗定位系统,可以更加精准的定位单车,使用者可以更轻松找到单车。管理者也可以更加轻松地管理单车。”威科姆工作人员介绍。
他们目前还设想将北斗定位模块用于乘用车,可以精准计算汽车使用时长,将该数据与保险公司联动后,未来我们的车险有望实现分时购买,极大降低消费者保险费支出成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