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梅 紫
11月22日,爱奇艺公布第三季度财 ,首次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盈利。长视频平台长达十年的投入与市场渗透,终于在爱奇艺身上看到效益。
长期以来,长视频平台们都采取以投入换增长的策略,大量进行版权与流量成本的投入,推动着用户付费习惯与版权意识的养成,这对于整体内容生态具有重要作用。优质内容生态又反哺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然而,后疫情时代以来用户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影视市场低迷、短视频来势汹汹、成长中呈现的乏力态势以及连年的亏损,加深了长视频寻求转变的决心。
长、短视频的合作似乎是一件势不可挡的事。
长、短视频破冰合作
首先达成合作的并不是长视频三大头部“爱优腾”,而是搜狐、乐视视频,其分别于3月、6月与抖音、快手达成合作。
2021年,短视频综合平台首次实现了用户规模超过长视频平台,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搜狐视频月活人数为0.27亿,抖音月活人数为6.58亿,双方体量差异约24倍。与此相似,乐视视频月活用户为0.03亿,快手为4.53亿,约为乐视的151倍。短视频的巨大流量,吸引着长视频,这也许是双方选择合作的第一个契机。
交叉、融合布局
朱珠称:“长视频具有内容版权优势,短视频具有用户流量优势,各有千秋,所以合作是利于共赢的。”
头部长视频平台在短视频方面的布局早有显露,爱奇艺于2020年4月推出随刻APP,其试图探索“长视频+短视频”战略协同,并将目标定为“中国的YouTube”。Neiflix于2021年3月推出的Fast Laughs拥有“跳转功能”,用户可由短视频直接跳转观看完整内容。搜狐张朝阳也早已表示,搜狐视频走上的是直播短视频 交与长视频的双引擎道路。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3240万元赔偿事件”主角腾讯视频,近年来在短视频方面也有所行动,试图将“二创”的权利紧攥于手。腾讯Q3财 显示,微信视频 已在信息流广告方面获得初步变现,在营收上蕴藏巨大潜力。截至今年6月,其用户规模已突破8亿。有如此潜力巨大的短视频资源在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腾讯仍与抖音对垒不停。
以上这些,本质上都在深耕内容、更好满足分众化需求。目前看来,双方在自身原有领域的优势都极为明显,在对方的领域则处于摸索阶段。市场情况并不乐观的前提下,若把握不好对方优势,合作的确是好的选择。
如何走向共赢?是否能够走向共赢?
宣布合作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如何找到具体的合作模式,如何实现共赢,才是更加重要的。
抖音相关负责人称:“依据合作,爱奇艺将向抖音集团授权其内容资产中拥有信息 络传播权及转授权的长视频内容,用于短视频创作。双方对解说、混剪、拆条等短视频二创形态做了具体约定,将共同推动长视频内容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这使得爱奇艺不仅能获得现金版权收入,还能对内容的释放拥有更高的控制权力。
一方面,新的影视作品可借力短视频平台进行宣发。受疫情影响,许多影视宣发皆减少线下营销,转至线上。营销生态的改变,使得短视频营销逐渐成为整合营销传播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新媒体营销的重要一环。站在产业链上端的长视频,向短视频提供优质内容,短视频利用其有效精准传递内容给用户的媒介能力,给予长视频流量反哺。影视剧获得了更多的推广机会,可触达的用户圈层也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众多经典影片因二创而重新进入观众视野。抖音方称:“《武林外传》《康熙王朝》《赖猫的狮子倒影》等二创内容在抖音站内播放量陡增,对应的正片在爱奇艺站内的热度提升。《武林外传》的站内播放量,相较合作前约翻3倍。” 快手与乐视曾以接入小程序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影视,数据显示,当时乐视相关合作剧集的日播放量最高有3-5倍的增长。
对于爱奇艺这样的头部平台来说是强强联手,对后面梯队的搜狐与乐视而言,则是因为亟需新的出口。2022年10月,搜狐视频月活人数为0.45亿,乐视为0.03亿,活跃人数环比分别下降了8.41%与5.40%。但与2021末进行比较发现,搜狐增幅较大,乐视则反应平平。搜狐有自制剧与知识直播的布局,寻找着自己的特色化、分众化领域并持续作出努力,乐视视频在那之后暂未有更多水花,合作无疑有助于用户与流量的提升,但仅仅依靠短视频的导流效果势必是不够的。
北京当代时光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巍曾表示:“实际上合理的长短视频的结合,应该是把短视频的内容作为长视频内容的延伸,而不是浓缩。” 拥抱短视频,更像是迎接新业态的积极表现。未来长、短视频还会出现哪些合作模式,各方也都持观望态度。
在流量与变现越发紧迫的时代,双方合作是否会成为影响在线影视业态的最大变量,亦或只是长视频在新十年探索中的一个步伐,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邮箱 | zgdybxmt@qq.com
MORE NEWS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