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CES2018上,雷蛇展出了这样一款产品:Project Linda,外观形似笔记本电脑,但从本质意义上说,这款产品不能算是笔记本,而是一款手机硬件,因为这款产品没有处理器、内存、主板等构件,需要搭配Razer Phone手机使用。
笔记本电脑该砸别省着 手机办公才是未来
产品刚展出时,很多朋友都说,这不过是灯厂出的RGB波浪产品,是对RGB更加深入的玩法,对于实用价值并无裨益。但你不知道的是,这或许就是不久的将来移动办公的形态之一。本期发烧学堂,我们就来聊一聊,手机拓展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桌面拓展迎来春天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桌面拓展还是个比较鸡肋的功能,因为手机性能硬件的限制、外部系统结构的要求让其在笔记本轻办公成熟的当下,难以形成规模。手机投屏功能倒是应用的比较多,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没有专门的桌面化优化和交互操作方式的改变,投屏并不能算是桌面拓展。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桌面拓展的春天。
Project Linda(图片引自 络)
既然刚才提到了雷蛇的Project Linda,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这款大 的“手机配件”(估计不会比手机便宜)。Project Linda可以通过 USB Type-C 接口将Razer Phone连接在一起,这时候一款笔记本电脑就成型了,而手机恰恰处在触摸板的位置,可以当做触摸板和第二块屏幕使用。
Project Linda(图片来自微博)
相比于笔记本,这种拓展有用吗?更加专业化的操作肯定是不如真正笔记本电脑的,虽然Project Linda配备了13.3英寸120MHz的HDR屏幕,200GB存储、53.6Wh电池,但主要负责性能输出的还是手机。手机移动端处理器自然难以与电脑处理器相比。而且在桌面拓展还未大面积普及的当下,更多的专业化软件适配也是一个问题。
镶入式设计(图片来自微博)
但话说回来,这样的桌面拓展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免去了数据迁移的麻烦。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换一台电脑使用,想打游戏,就得让新的电脑里也有游戏的安装包;想继续办公,新电脑里就得有相应的办公软件和之前积累的工作数据。虽然现在有云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体积较大的数据包上传下载显然会浪费很多时间。
另外,手机的便携性是笔记本电脑无法比拟的。并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拿出笔记本来使用,而手机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的商务人士来说,零碎时间的利用显然是十分重要的。而这时,手机的桌面拓展则能实现办公的无缝衔接,极大的提升了时间的利用率。
HUAWEI Mate 10电脑模式
之所以说桌面拓展迎来春天,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注重移动办公。目前上市的比较典型的产品有三星盖乐世的旗舰机型和HUAWEI Mate 10系列机型。三星需要通过DeX桌面拓展坞实现手机和其它外设的连接,HUAWEI Mate 10系列只需要一根连接线,手机和大屏幕显示不同内容,键盘鼠标等外设则需要进行蓝牙连接。
Windows或将统治桌面拓展
说到桌面拓展,最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就是软件系统适配。目前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拓展设备,都是安卓系统的改版。其优势就在于安卓系统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但也有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其发展重点在于娱乐性,用于专业办公的内容太少,导致桌面拓展的功能性受限。
Linux on Galaxy
不久前,三星又推出了一款名为“Linux on Galaxy”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这个程序在手机上运行Linux系统,并通过DeX将画面拓展到桌面上。这款应用为智能手机提供了运行多个操作系统的可能。当用户需要使用手机操作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时,在这款应用中切换到Linux操作系统环境,即可实现程序运行所需。
Linux on Galaxy虽然拥有强大的兼容性,但问题就在于这款应用更适合专业的开发人员来使用。另外,然受限于支持ARM架构的兼容应用,无法运行x86架构的应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款逻辑直观、操作建议、兼容性强大的系统才是更加需要的。高通和微软的合作恰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高通ARM芯片适配Windows 10(图片引自 络)
在WinHEC 2016硬件大会上,高通ARM芯片成功运行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消息公布于世,而且现场还展示了一台运行Office的高通骁龙820电脑,这款电脑搭载的系统就是Windows 10。
联想Miix 630(图片引自 络)
在前不久的CES2018上,我们也见到了一款搭载骁龙835移动平台的二合一笔记本电脑联想Miix 630。相比于传统PC,其优势更多的来自于骁龙835在无线 络方面的先天优势,同时续航也可以提升至20小时。性能表现方面,与入门级的商务本相当。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明白了,虽然现在并没有一款可以桌面拓展Windows的手机,但技术基础已经有了。未来的Surface Phone或许就会成为第一款可以桌面拓展Windoes 10的手机。当然,对于其它骁龙高端移动品台的手机来说,方便于桌面拓展的Android+Windows双系统也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
拓展最终形态不止于此
目前桌面拓展还难以撼动传统的笔记本地位,原因除了系统适配不够到位外,最显著的阻力还在于硬件的性能和形态。刚才我们提到,搭载骁龙835的联想Miix 630性能只能与入门级商务本持平,运行大型程序和游戏显然会有些吃力。以当下的硬件水平来看,桌面拓展更适用于轻度娱乐和轻度办公,大型游戏和专业化办公还无法满足。
关于性能,缺啥补啥其实是个很好的思路。就比如我们在文初说的Project Linda,搭载了电池和存储,以此满足桌面拓展的续航和数据保存的相关需求。当下的手机桌面性能不足,那么在配件中加一颗放大性能的桌面处理器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然这也可以为PC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如何让手机和电脑更加便捷的联动将是未来的重要课题。
另外,形态也是关系到桌面拓展能否颠覆传统PC行业。我们现在见到的桌面拓展形态大致如下:
华为Mate 10系列机型的桌面拓展,更像是一款U盘微型电脑,办公需要整套硬件外设;
DeX拓展(图片来自 络)
三星盖乐世高端机型的桌面拓展;更像是一套台式机,办公需要整套硬件外设;
moto的键盘模块模型
在moto z 2018的品鉴会上,moto曾展出了一款用于移动办公的键盘模块模型,只需要连接显示器即可实现拓展;
最后就是雷蛇的Project Linda,无需其他外设即可实现操作。
从这些桌面拓展的形态来看,前两者适合固定的外设环境下使用,基本不能满足移动办公的便携性要求;moto的键盘模块适合有屏幕的宾馆使用,可以满足特定的便携要求;Project Linda则表现出了不错的便携性,但问题就在于其便携性相比于笔记本电脑并未有明显改良,而且其优势还不足抵消相比于笔记本电脑的劣势。
所以,想要颠覆PC行业,性能和形态都需要进化。性能方面的提升自然没什么可说。而形态想要比笔记本电脑更有优势,就得有更加便携的屏幕、键盘等外设,比如可卷曲的卷轴式屏幕、小型的投影键盘等。
写在最后
Surface Phone(图片来自 络)
当然,手机办公并不只有桌面拓展一个思路,折叠手机也是一个很好的形态——既解决了便携性问题,又解决了屏幕显示太小的问题。所以微软手机业务一直不景气的局面或许会在一款搭载Windows 10的可折叠Surface Phone上市后有所改变。
最后来挖一下脑洞:最强的设备就是没有设备。在科技巨变后,图像显示通过微型眼镜,人机交互通过脑电波接收控制,智能手机融为身体的一部分用于终端计算和万物互联。当然科技发展到这种层级时,还需不需要人类办公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