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量数据的持续增长、监管和法律约束日益严格、具有独立数据库要求的应用程序不断涌现,对于企业而言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在内容管理上,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已经成为制约B端用户拥抱产业互联 的重要瓶颈。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为倒逼企业实施数字化升级的关键外部因素。根据京东数科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84%的企业认为此次疫情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机遇,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应是B端业务的重要抓手。具体到企业数字化的需求来看,48%的企业希望能够获得在线办公软件或系统的支持;47%的企业希望能够获得个性化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数字化升级,这些数据都说明疫情使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经营需求更加突出和强烈。纵观国际经验,OpenText作为全球领先的软件服务企业,其在内容管理方面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一定程度上也是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和样本。
一、Open Text公司基本概况
Open Text是加拿大最大软件公司之一,专门研发企业使用的产品帮助管理大量内容。1991年,OpenText作为一个项目诞生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经过近30年的发展,Open Text的产品和服务支持120个国家的数百万用户,产品种类多达300多种。Open Text也拥有SAP AG 的全球转销商协议,与 SAP 应用程序配套的 Open Text 解决方案作为 Open Text ECM 系列的一部分进行销售。作为企业信息管理行业的全球领先者,OpenText帮助各种规模的企业和产业在云或数据中心上管理、保护以及利用他们尚未结构化的企业信息。目前已有10万多家企业使用OpenText的解决方案来充分发挥企业信息的力量。
图1:OpenText的公司愿景
OpenText运营着世界上最大的集成云,公司的软件和服务可帮助用户拓展合作伙伴 络、自动化信息接收流程,管理电子支付并且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OpenText信息交换组件包含一系列全面的、整合的产品组件,帮助用户加快交易时间。该组件将信息发送和电子数据交换、安全邮件、大文件传输、传真和提醒等B2B整合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任意点对点交易。云以及在服务器上运行的信息交换组件能够加快交易速度,并且能够控制信息传输方式,并提高敏感、复杂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OpenText云建立的目的是向企业提供跨信息管理、合规和B2B整合的解决方案。在全球性、可扩展、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持下,OpenText云包括一个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针对行业及业务流程的打包商业应用,而这些均有全面的托管云服务提供支持。OpenText云每年平均管理160亿个交易、相当于6.5万亿美元价值的商务,存储3.5拍字节的内容,整合60万个交易伙伴,每年有全球6万多位客户从中获利。
图2:OpenText近年来的企业并购发展路径
从这一系列的收购不难看出,OpenText以本身的ECM为基础,通过不断的收购,为ECM增强服务属性,也构建自己完整业务的生态,成为一家提供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软件公司。
二、Opentext企业内容管理软件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2.1ECM的主要特点
二是云内容管理。ECM为公共、私有或混合部署选择灵活的云模型,以管理、保护和有效地使用信息,使企业存储经营管理数据的选择更加灵活多样。
三是内容存储解决方案。ECM在一个安全、集中的存档解决方案中保护关键的历史信息,该解决方案利用熟悉的搜索条件在几秒钟内从大量存储的文件中查找和检索所需的信息,从这点上讲ECM在实现存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快速提取数据,达到“随存随取”。
五是简单灵敏的用户界面。利用一个简单、响应迅速、直观的用户界面,以基于角色的视图访问企业、面向项目和个人工作区,这些工作区具有访问最新文档等功能。连接的工作区使用与业务流程一致的模板简化了ECM的部署,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
2.2 ECM的优势
三、ECM企业数字化的经验借鉴
在解决企业数字化这个关键问题上,有人认为还是应该继承消费互联 时代的打法,建立流量生态,挟流量以令用户。所以我们看到钉钉建立了钉钉的生态,企业微信构筑了企业微信的生态,建立生态这条路并没有错,但是如何建立生态、建立怎样的生态是摆在互联 科技企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难题。目前,国内的企业数字化服务公司大多都想建立渠道生态,比如用友、金蝶都建立了强大的渠道体系。而真正建立在产品端的生态极少或者极其脆弱,但是如果产品无法连接,数据无法流动,企业必然会出现信息孤岛,也就无法给客户提供完整的场景应用。OpenText的经验在于建立了以产品为中心的企业服务生态,Opentext与SAP的战略合作。OpenText隐藏在SAP的背后帮助SAP ERP管理各种非结构化数据,通过产品的深度整合,完成生态的连接。
OpenText的发展模式对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借鉴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互联 科技企业应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优势,与软件管理、SaaS服务企业深度合作,进而与B端用户三方实现共建共享共生。互联 科技企业依靠自身在场景、用户方面积累的资源,在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劣势在于难以触达B端用户,获客成本极高;而传统SaaS服务商的优势在于能够触达B端用户,但相对比较分散、用户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产品只能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痛点,产品间未能形成有效连接和生态,其核心在于未能对用户经营管理的流程进行数字化再造,更未能形成数据池的沉淀和积累,距离真正实现企业数字化的目标差距较大。因此,互联 科技企业与SaaS服务商的共建,能够充分实现优势互补,把B端用户数字化的需求挖深吃透,帮助用户实现数据要素的积累、沉淀和生产,充分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和动力,最终实现以SaaS服务商为前台、数字科技企业为后台、B端用户为主角的数字化服务生态。
二是企业数字化服务可尝试走“B2G2B”的发展路径,以部分地方进行数字化试点改造,帮助政府和企业建立数字化管理的体系和生态。企业数字化的难点在于B端用户不愿意为数字化的第一步买单付费,而服务商也不能承受提供免费午餐的巨大成本。因此,企业数字化服务必须另辟蹊径,通过政府对企业数字化的需求满足来倒逼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具体来讲,可以以部分地方进行数字化试点改造,帮助政府和企业建立数字化管理的体系和生态,再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这一路径实现起来成本相对小、效果相对大。
三是企业数字化应打造以数据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产业赋能平台,提供B端用户一整套解决方案,打造“深度化”场景应用。B端用户尤其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办公的现实需求并不强烈,当然近期由于疫情原因这种需求有所释放,但从未来一段时间看,这种需求的增长和挖掘尚需时日。因此,真正吸引B端用户的是一套关于数字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中应该涉及数字化经营管理、数字营销、数字金融等,是能够真正解决企业数字化痛点的“百宝箱”。与此同时,B端用户数字化服务应注重“协同效应”。对于企业数字服务提供商而言,一方面,自身拥有一套完整的产品体系,B端用户可以有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可以使用多种产品,这就要求服务商自身内部的资源协同、产品协同、营销协同更加明确;另一方面,企业数字服务提供商需要从B端用户内部的生态协同上做文章,即在同一用户的企业内部进行深度的营销和服务,迫使客户内部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需求和同一产品多个部门的需求,从而在用户内部形成数字化的协同生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