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按照《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新区将打造“六横十纵”快速路 ,横江大道是其中的“一横”,是一条重要的轴向快速路,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区的纬三路至城南河路段是横江大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横江大道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六合、浦口两区,设计采用城市快速路标准,主线+辅道横断面布置,其中主线设计速度80km/h,辅道设计速度为50km/h。
横江大道(纬三路-城南河路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简称横江大道项目)的实施范围为K4+982.400~K12+170.012,其中包含33个平交口,大桥两座,小桥一座,涵洞两道,隧道三条,更兼管廊、管线、排水机电、照明、绿化、景观、附属等多种工程类型。
▲ 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特点
横江大道项目具有参与方众多,信息交互量大、外部接口多,项目组织管理、技术难度与质量要求非常高,项目管理的复杂度和协调难度很大等特点。其中央商务区隧道长约2.5km,是江北新区建成及在建隧道中最长的一条,隧道临近长江,属于长江漫滩地质条件,暗埋段隧道开挖深,结构复杂,安全风险高,建设难度大,并且项目工期紧张,合理的施工组织是本工程的重点。再者,其不同于一般的道路改造工程,无法进行全断面的封闭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考虑合理的交通疏导及围护,施工场地狭长,大型机械林立,工序交叉面多,施工组织难度大。
BIM应用
本项目的工程规模大难度高,道路以下穿为主,工序复杂;工程实施内容涵盖专业众多;新区的建设信息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项目采用以路线为中心的参数化建模,保证结构断面精准变化。利用跨世纪自主研发的正向设计BIM软件CivilStation Designer(简称CSD)丰富的参数化构件库进行快速建模;在施工综合管理云平台CivilStation Construction(简称CSC)、模型、数据的共同支撑下,实现了:
路线专业:根据EICAD设计路线数据,使用桥梁大师(BridgeMaster)、跨世纪自主研发产品正向设计BIM软件CivilStation Designer(简称CSD)进行路线模型的创建。
路基专业:采用OpenRoads Designer实现路基标准段及交叉口模型的创建。本项目平交口较多且形式不同,建模采用面模板创建方法,使得交叉口模型精度更高。
桥梁专业:桥梁上部结构形式为预制空心板及现浇箱梁,预制空心板采用CSD参数化完成快速建模,现浇箱梁采用OpenRoads Designer的廊道功能实现。桥梁下部结构统一采用CSD参数化批量放置,附属结构护栏及路灯等构件。采用MicroStation软件实现构件单元的创建,配合CSD软件进行放置。
隧道专业:采用OpenRoads Designer的廊道功能完成隧道建模;隧道临时支撑模型采用MicroStation软件进行建模。
▲隧道模型、支护模型
▲涵洞模型
管 专业:本项目的管线专业包含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缆线路等,建模采用OpenRoads Designer软件地下公用设施模块完成。
▲雨水污水管道
管廊专业:采用OpenRoads Designer软件廊道模块进行建模。
▲BIM平台查看模型构件全生命周期信息
进度管理:建立支撑工程信息共享的BIM信息交换接口,实现3D GIS、BIM、倾斜摄影等工程信息的导入、系统内模型数据的整合、模型及信息的导出、模型与信息的交互浏览等。运用CSC施工管理平台中的进度模块,由施工人员将现场施工情况录入BIM模型,项目管理人员可直接通过在线模型查看现场施工的进度情况,管控整改施工进度情况。
▲BIM展示任意时间段的计划和累计完成量的情况对比
通过BIM模拟计划施工进度情况,可以使现场管理部门提前准备好相关施工环境,包括定位、放线及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质量、安全检查等工作;物资部门可提前准备,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设备组织好相关区域的机械设备,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运转,保证施工到达相应位置后有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交底;更为重要的也是让劳务队明白具体到每一天的工作计划,以便合理安排人员,保证有足够的工人进行施工。
▲BIM模拟计划和实际进度
协同管理:CSC支持移动终端进行现场拍照,照片可与BIM模型构件即时关联,项目管理者不用去现场即可实时掌握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及整改情况,通过流程的闭环消除隐患,如:
通过移动端,项目上传工程照片,涵盖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形象进度等,及时有效地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移动端的应用
▲智慧工地监测数据接入
BIM+GIS与物联 技术融合应用:通过BIM+GIS结合物联 数据的可视化实时管理,实现现场管理的维度升级。将现场物联 监测的基坑数据,通过不同的颜色图标显示出采集数据的预警状态;将现场施工人员基于GPS定位安全帽数据集成进智慧工地平台,可以很方便查看现场施工人员分布位置情况,并且支持对选定人员进行轨迹回放;在系统配置电子围栏,在BIM+GIS场景中以红色警示颜色标识出区域,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平台。
▲智慧工地平台
应用价值
总结与展望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