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AH软件的使用者们
现在就去打开软件
在住宅模块中
我们准备了个大惊喜给你:
一选,一连,一点
匹配方案总图和平面的立面模型可以直接生成了!
诺亚软件在日常维护的同时,我们也在认真开发软件的新功能,希望NOAH软件可以完成更多不仅限于总图,平面,分析图等内容的工作。在积累了两个月之后,
住宅立面自动生成
正式上线
简而言之,本次更新的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在进行总图方案排布与户型调整的前提下,生成匹配方案的立面模型。
此功能包含四大亮点:
接下来由我详细说明下我们对此次更新的理解与期待:
Ⅰ.更加完善的NOAH自动工作流
NOAH软件在经历了大小20余次的更新之后,在方案设计流程中,已经逐渐覆盖了从总图设计,平面设计,分析图设计等工作环节。
我们一直清楚,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全周期,全环节的工作,也清楚,在谈论自动生成工作时,不能回避的问题一定也是立面设计。
随着本次立面模型自动生成功能的上线,NOAH软件正式实现了从总图,平面,立面的全流程自动生成目标。从智能设计方案生成的工作深度,可以说更深入了一个维度。
在工作流思维加持下,相信随着我们对NOAH软件的继续维护与功能的更新,我们会实现设计阶段流程的全程高效提速。
Ⅱ.不设上限的风格形式
不同于总图方案设计,立面设计是一个更加灵活和更加主观的工作,需要设计师有良好的设计逻辑和体系。
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系,都会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受设计师主管理念的引导,另外和受项目成本和开发氛围的制约,所以相信设计师对于立面设计也有自己的困局与期许。
本次更新的功能,在我们内部测试阶段,实现了37*N的风格匹配,其中“37”是我们测试的37个形式各异的平面形式,包含不同面宽,不同凹凸进退的平面,重点是“N”代表我们测试阶段整理生成的N种不同形式立面风格,这种线性量级的测试结果,也让我们对于“不设上限”的理念充满了期待。
综合考虑软件生成的效率与稳定性,我们本次更新提供了1种风格中性,适配性较好的风格,但是未来可拓展的各种匹配与样式,也为本次更新提供了不设限的想象空间。
相信未来,我们的功能会实现N*N的指数级拓展储备,也希望这个过程可以和各位设计师共同前进。
Ⅲ.符合设计师底层设计逻辑的生成过程
“形式追随功能是一种设计理念。”是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沙里文的一句名言。这个理念在住宅设计时更直接明了地证明了本身的意义。
设计师看到一个住宅平面,随着不同的凹凸,随着开窗与墙体的虚实变化,在满足功能空间尺度的前提下,已经潜在地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概念。
我们将这种普世的设计逻辑,分析拆解为SCP概念。简单解释,在NOAH软件中,识别到建筑平面的各个边缘轮廓,综合考虑体量关系的凹凸进退,虚实结合等基本原则,自动匹配特性相符的阳台,墙面和窗洞口。
我们在无序的模型生成过程,与有序的逻辑推理过程之间,通过结合设计师的思考模式,找到一个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点,保证生成的方案结果是有序且有使用价值的结果。
让工具属性最大化,同时也尊重设计师的底层设计原理,也是我们这次更新的核心思想之一。
Ⅳ.适配Sketchup工作流
本次更新依旧可以沿用之前的成果导出功能。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考虑到设计师目前对Sketchup软件依旧有较高的依赖度,尤其在立面设计过程。
因此,我们本次更新的立面智能生成的模型,在导出为Sketchup模型时,会按照分组与组件(Group 与Component)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次级划分。
这样,设计师拿到NOAH生成的Sketchup模型之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SU软件中进行后续加工与深化调整,高效地完成立面设计的人工干预过程。
那么,该如何在NOAH软件中完成这个流程呢?
软件内部有详细说明,欢迎使用者前往查阅
看到这里,相信经验丰富的设计师肯定会发现一些软件功能不成熟的地方,也会觉得目前我们提供的可选风格有限。
但,我想说,请相信科学的力量。
回想起最初NOAH上线时,我们也面对了软件成熟度和功能局限性的质疑,后续随着我们版本的逐渐更迭,Noah功能逐渐完善,软件内部问题也越来越少,外部的反馈也越来越积极。在你们的见证下,NOAH在茁壮成长。
这件事是一件“未完待续”的事,请持续关注我们,针对立面生成,我们会更新软件效率和不同风格,我们也会为设计师持续提供更有效率的工具和工作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