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抢票软件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其加价抢票行为是不是合法?存不存在风险?如果不交这个智商税,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购票难的问题?答案就在于——
抢票软件是智商税吗?
是,但也不完全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抢票软件的抢票原理。大家可以把抢票软件想象成“机器人黄牛”,只不过传统的黄牛是通过倒卖囤积票源牟利,而抢票软件则是借助技术手段,通过更高的带宽和相应的加速程序,向12306发起更高频的购票请求,从而提升成功购票的概率。
近日,铁路部门表示,消费者使用的“加速包”(目前抢票软件的一种常见有偿购票项目)并不能拥有优先购票权,无论是哪款购票软件都需要在铁路12306购票系统排队。
言下之意就是,在票源充足的情况下,抢票软件所提供的“加速”增值服务或许确实能够拼过普通消费者的手速,在激烈的“抢票大战”中胜出。但在票源售罄的情况下,抢票软件所承诺的“优先出票”并不是真优先,后续再购买加速包没什么用。
另外,与抢票软件多年来的斗智斗勇使得铁路部门的技术反制能力越来越强,不少抢票软件的相关机器特征已能被识别并被实施限制措施。如果消费者所使用的抢票软件恰好被铁路部门“封杀”,那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部分消费者心心念念的车票就直接“凉凉”了。
抢票软件加价抢票的行为合法吗?
虽然不违法但也不完全合规
根据刑法的规定,抢票软件平台提供无偿购票服务的行为本身并不违法。与传统的黄牛加价倒卖不同,平台收取的加速费亦可以认定为 络服务费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抢票软件就无可非议。
首先,抢票软件涉嫌虚假宣传。不少抢票软件都会向消费者承诺预估抢票成功率、享受优先出票特权等,但在票务信息本身就不充分透明的前提下,平台加没加速根本无从验证,很容易造成消费者被割韭菜,且事后难以维权。
其次,抢票软件涉嫌不正当竞争,对消费者不公,对票务市场有害。经常有人抱怨12306不好用,动不动就瘫痪,车票总是“秒没”……正因如此,他们才不得不求助于第三方抢票软件。这其实是因果倒置了。“一票难求”的原因固然在于我国铁路客运量十分庞大,遇到节假日人流高峰更是如此,市场的供求关系本身就是失衡的,但也包括抢票软件大量刷新12306所带来的系统资源消耗与运行压力。所以,正是由于通过第三方抢票软件抢票的人多了,12306才变得不那么好用了。
此外,抢票软件为购买加速服务的消费者所加的速,其实是建立在牺牲没有购买这项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购票权的基础上的。而倘若人人都选择“加速”,则不仅会抬高交易成本,还会造成市场失序,最终损害的是每个消费者的利益。
最后,抢票软件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便利的代价往往是安全,抢票软件往往要求消费者绑定12306账 ,如此一来,消费者的真实姓名、手机 、出行路线以及常用联系人等相关信息都存在被泄露的风险。此前就有媒体曝光过 络上有人出售12306旅客信息,一共涉及60万个账 、410万名旅客,皆系第三方平台所泄露。
如何从实际出发缓解购票难问题?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句玩笑话说,中国的大部分 会问题都可以归咎于人多,此话同样适用于“购票难”这个老大难问题。
有时候,要想解决某一个领域的痛点,光从这个领域本身出发想办法或许是比较难的,更重要的或许是通过先改善其他领域的情况,随后你所纠结的问题可能也会自然地得到缓解。
试想一下,如果伴随着城镇化的规模扩张,外来务工者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城市里安居乐业,那么当每年“春运”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团圆”的实现是不是也可以多一些流动轨迹呢?
此外,通过 络留言可知,使用抢票软件抢票的人图的也不完全是抢票软件的加速包服务,还包括定时、自动候补等一些其他的增值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12306或许也需要反思自己在用户服务方面做得够不够好,如果不够好,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在未来的改进中去提升用户服务质量呢?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