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冷嘎措赴一场蜀山之王的盛宴
冷嘎措, 称是近年被驴友开发出来瞻仰蜀山之王最好的观景台,没有之一。子梅垭口和雅哈垭口那些已经算是非常小众又精彩的观景点,但是跟冷嘎措比起来,都逊色不少。
从 新都桥 到冷嘎措原先的路径是走248国道,过沙德镇,然后转乡道,走一段搓板、弹坑和过水的三合一烂路,到达山脚下的帮木吉德村,最后骑马或是徒步上山,后来由于山林放火和修路的缘故,这条路在2021年初被关闭,游客再也无法正常通过了。
但是英雄而睿智的驴友们哪里会轻易屈服,很快又找到了另一条路线,从 新都桥 到上赤吉西村,先坐村里的面包车,然后转村民的摩托车,到后山山顶,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到 贡嘎 山,这条线路被驴友称作冷嘎措B线,而之前那条线路则被称作A线。
甘孜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
从乡道拐进进山的半成品公路,至少要过两道卡,都要看健康码、行程码,还要下车登记姓名、联系方式。
进山的路真的很烂,怪不得守卡的藏民大哥放我们进来时,还不忘叮嘱“慢慢开,路烂得很~”。路况虽然不好,但沿途的风景还是不错的,如果不是过往车辆扬起的沙尘太大,我们还会停车多拍几张照片。
甘孜藏族自治州
冷嘎措
至于如何找到冷嘎措的马帮驻地,除非有熟人指引,否则靠的就是一口坚持信念的先天真气,连续沿着烂路往山里面开几十公里,不要停,不要思考,不要怀疑,沿途没有任何路牌指引,总之一直开就对了,所有勉强算是路的地方,都要勇往直前地过去。
最后才能开到真正的山脚底下,马帮就在这里。回头看看山坡上已经变黄的稀疏植被,星星点点,仿佛还没有长成的幼年。
马帮的价格公开透明,爱骑不骑,一人一马单边200块,停车还得一人收20块,最好准备现金,因为当地手机信 ,真的比较差。
眼前就是开始上山的路,而到了后面,基本都是密布荆棘的羊肠小道,骑在马背上,还得时刻注意灌木上的尖刺给你的脚脖子狠狠来一下子。
一个多小时的骑马上山经历原本是十分煎熬的,可是当高耸连绵的 贡嘎 雪山群从山的那一边突然跃出,就这么华丽丽地出现在视野里,脑海中就只剩下了无穷无尽的震撼。
贡嘎 山的主峰被压顶的山帽云笼罩,尽管不能一览无余,却仍然能够感受到这座神山无与伦比的美丽。
贡嘎山
冷嘎措
冷嘎措
冷嘎措实际是一个位于山坳处普普通通的高山小湖,水面估计也就几亩大小,不过冷嘎措却有个天下独一份的优势,就是几乎正对着 贡嘎 山的主峰,这也是冷嘎措成为 贡嘎 山是第一观景点的重要原因。
站在湖岸,隔着一池碧幽的湖水,巍峨圣洁的 贡嘎 山以及周边一系列雪峰尽在眼前,宛若一副气势磅礴的伟大画卷,叹为观止。
冷嘎措
冷嘎措日照金山
在 日照 金山来临的前一刻,我也庄重的屈膝下拜,不是为了祈福,心里没有杂念,单纯只是膜拜这神圣的大自然。
要洗涤心灵,可以看一卷佛经,可以读一本好书,当然也可以来一次深入大自然腹地的旅行,看一次此生无憾的 日照 金山。
随着斜日西坠,投射在雪山之上的光线会逐渐上移,仿佛一块逐渐拉上的幕布,而在深秋时节的18点25分左右,也就是夕阳彻底落山之前的那一瞬间,雪山与暮霭会上演一幕谢幕前的华彩,就像是压轴的奏鸣,突然响起,却是整场的最高潮,华丽又迷幻,然后又在最高处骤然止歇,曲终人散,毫无留恋,即使观众卖力地喝彩,也绝无返场。
冷嘎措日照金山
冷嘎措日照金山
看完日照金山才下山,就意味着下山的路,必须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了,本来还有骑马下山这一个选项,但由于同行的朋友骑马姿势比较僵硬,所以导致自己腰臀部,酸痛无比,返程的路上坚持不肯骑马,无奈我也只好陪他步行下山。
塔公寺,一见如意解脱寺
塔公乡的塔公寺,寺院周围就是水草丰美的塔公草原,而塔公寺的全称是“一见如意解脱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年代最久远的寺庙之一,建寺距今已千年有余。
塔公草原
跟拉萨 、西宁、日喀则、香格里拉那些规模庞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比起来,塔公寺的规模就小得多了,四四方方的围墙内,前院是三大殿,后院是佛塔,围墙外环绕着转经筒,塔公寺的寺院布局基本就是这样了。
塔公寺
塔公寺之所以有名,首先因为它是萨迦派的重要寺院之一,就像格鲁派被称为“黄教”一样, 萨迦 派在藏地被俗称为“花教”,因为这个教派寺院的围墙上经常涂着象征文殊 菩萨 、观自在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蓝三色图案。其次,塔公寺距离被称为“香 巴拉 第二”的雅拉雪山很近,自驾时基本可以连在一起游览,而在藏语史诗《格萨尔王传》中,雅拉雪山位列四大神山之一。
天气晴朗的时候,视线掠过塔公寺的金顶,雅拉神山的主峰在蓝天下清晰可见,这也导致塔公寺在朝圣者和驴友中享有无上的盛誉。
在寺院外斑驳久远的回廊里,沉重的转经筒在信众手里“吱吱扭扭”的缓缓转动,密布的六字真言随着转经筒的转动,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
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也许承载着洪荒宇宙里最根本的真理,徐徐默念之,使人安宁,使人忘我。
塔公寺转经筒
屋檐上的龙首兽是真龙的第九子——螭吻,相传其性属水,建筑上以此做檐,用以避火。很多地方的建筑用的是螭吻吞脊,而塔公寺是用的是螭吻飞檐,其为了避火的象征意义却都是一样的。
塔公寺
塔公寺
走在塔公乡的公路上,就可以清晰看到雅拉雪山,看起来似乎很近,伸手可及,可是望山跑死马,距离真正走到雪山脚下,还有好几十公里的路程。
洁白圣洁的雪山,金碧辉煌的寺院,整齐肃穆的白塔,同时出现在构图中,就是一副和谐神圣的画面,当真有点儿“一见如意得解脱”的意思。
塔公寺
塔公寺
塔公寺
行驶在熊猫大道上,到处都是珍稀景观
离开塔公草原,不一会儿导航软件就提示我们已经进入了“ 中国 熊猫大道”,就是穿越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公路。
虽然这次旅行没有专做去卧龙的计划,但沿着熊猫大道走一遍,还是可以邂逅许多极好的风景。山顶积雪,冷气洗肺,沁人心脾,又美又飒。
中国熊猫大道
中国熊猫大道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下盘旋,车行到高处视野开阔的地方,远处的雪山清晰可见,在蓝天白云下,明媚又亮丽地招摇。
山顶之上,这里降低的温度已经足够使层林褪去绿妆,变得斑斓灿烂,与洁白的雪山和碧洗的天空搭配在一起,绝对是十分稀缺的美景。
中国熊猫大道
中国熊猫大道
中国熊猫大道
山顶之上,这里降低的温度已经足够使层林褪去绿妆,变得斑斓灿烂,与洁白的雪山和碧洗的天空搭配在一起,绝对是十分稀缺的美景。所以在磅礴壮美的雪域天路背景中,没有凡人的身影,只有神明的居所。
中国熊猫大道
中国熊猫大道
由于下图中这座雪峰在我们的翻山的过程中,一直以各种华丽的姿态出现在前后左右的各个角度中,导致我们一度误会这就是被 称“东方白牦牛”的雅拉神山。但我们又转过一个垭口,才真正地看到雅拉雪山。
雅拉雪山观景台
雅拉神山,这才是东方的白牦牛
由于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 丹巴 县的甲居藏寨,路程虽不太远,但是导航显示200多公里要行驶六个多小时,时间还是蛮紧张的,所以我们决定不进雅拉雪山景区,而是在沿途的观景台,瞻仰这座被称为“东方白牦牛”的美丽雪山。
与当年去梅林雪山和南迦巴瓦山一样,那些距离较远可以直视雪山的观景台, 比如 松赞梅里酒店和索松村,都比那些凑到山脚下要仰着脖子才能看到雪山脚脖子的观景台, 比如 飞来寺和直白村,视野更好,风景更美。
今天我们到此一游的雅拉雪山观景台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里眺望雪山,神圣的白牤牛不再是泰山压顶一般的庞然大物,而是横卧在群山之上的神兽,是执盾肃立的武士,所有人都能通过拉开的距离把它看得分明。
雅拉雪山观景台
雅拉雪山观景台
甲居藏寨,最美乡村古镇里有你的名
《 中国 国家地理》杂志曾经评选过六大“最美乡村古镇”,分别是 四川 甘孜 的甲居藏寨, 云南 红河 的哈尼古村, 新疆 喀纳斯 的图瓦村, 贵州 黎平 的侗寨, 江西 婺源 古村落, 云南 丽江 大研古镇。
前几年,陆陆续续去过哈尼看梯田层层,去了 喀纳斯 看晨雾袅袅,去了 黎平 的 堂安 侗寨看耕牛老农在水田里劳作,去了 婺源 看令人迷醉的春夏秋冬,而 丽江 古镇则是每年都要挑阳光明媚的日子去躺上几次,算来算去,在中华大地上行走了十几年,这六大最美乡村古镇,也就只剩下甲居藏寨这一处了。
甲居藏寨
在客栈顶楼的观景平台上,角度正好可以看见大 金川 河在峡谷里奔流的景色。
站在观景台上环顾眼前深邃的山谷,才明白原来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最美村寨”,指的并不是哪一座单独的寨子,而是分布在峡谷各处的一众碉楼式的藏寨群。
这些寨子中,有的建在山顶与白云为伴,有的坐落在山腰的层层梯田边,有的围绕着正在结果收获的杏树、桃树、 梨树 ,有的则在河水之畔,以水为邻。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里为了方便游客打卡,专门自下而上设置了五个观景台,有景区车循环在这些观景台之间,而对于自驾的游客来说,下面这些比较成熟的寨子的道路很简单,按照路上的指示牌,很容易就能找对方向。
沿着山上的道路行驶,才发现山上和峡谷里的寨子与寨子间的边界并不明显,或者说对于我们游客来说,其实分不清哪里是甲居藏寨,哪里是聂呷藏寨,哪里又是另一个名字的藏寨,只是越往山上走,旅游开发的痕迹就越不明显,道路也不那么平整了,我们好似闯入了当地人真正的生活里。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
在几乎快走到山顶的地方,车下的道路在导航软件上已经分辨不出来了,而且道路的宽度只能勉强够一台车经过。就在这样的村寨里,我们竟然无意间被邀请参加了一场藏族朋友的婚礼。
仪式很简短,流程也跟汉家的婚礼差不多,一对新人在亲友的祝福声中结成了伴侣。不过在正式吃席之前,藏民们还要围着圈,跳几段欢快的锅庄舞,这才是我最喜欢的环节。
藏族婚礼
藏族婚礼
即使不是天蓝蓝的艳阳天,云雾缭绕的峡谷,还有浮云笼罩下的各个寨子,也是极美的,是那种与人无争、避世隐藏的美。
在各个观景台,都有本地大姐摆摊卖些辣椒、核桃、花椒之类的特产,与其他地方商贩对游客的烦扰不同,这里的大姐们倒是十分真诚可爱,非常耿直地招呼游客来买她的东西,现在不买,等下回头要来买哟,不买也没关系,聊聊天也是好的,而且十块钱一包的野核桃仁,掂量一下,怕不是有大半斤的重量,真是良心商家。
甲居藏寨
回头路过观景台,还是忍不住下车,远远欣赏峡谷里依山而建的寨子。
即使光线不好的时候,山脚下的寨子仍然像极了被大山宠爱的孩子,靠在大山的臂膀上,躲在大山的怀抱里,在悠长的岁月里,过着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
至于在甲居藏寨的大山峡谷里遇着起雾的日子,就更显得常见了,每当这种时候,我就特别怀念那些在祖国各座名山里面徜徉、徘徊的日子,即使雾气大到什么都看不见,我还是喜欢这样的大山。
在大 金川 河经过亿万年才辟开的峡谷里,在数个世纪过着隐秘生活的藏寨里,浮生一日,晒着太阳,望着云彩,透过一扇又一扇的窗户,想象着这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想象着山川河流会经历怎样的变迁。
夕阳正在落山,但是又未完全落下,坐在客栈的阳台上,望着对面山上对比明显的光与暗,仿佛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我们只是陌路的旁观者。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
到大金川来看弘历的十大武功
从甘孜州进入阿坝州后,路边有一个小小的休息站,休息站旁边又有一棵树叶凋零的老树,老树上居然系着一捧美丽的花。
阿坝
今天又是300多公里要开车8小时的艰苦行程,从 甘孜 州到 阿坝 州的路况实在一言难尽,其实大部分路面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高速,但基本都是平整的柏油路,可一旦遇上半成品的路段,那对车子和车里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车子颠散架、脑子颠成豆腐渣并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话。
夜里翻山的时候如果遇上极端天气, 比如 大雾、雨雪,那就更是骨灰级的驾驶技术考验了。我们这次行程,夜里九点多,快到 黑水 县的时候,需要翻越一座高耸的大山,然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顶突遇暴雪,鹅毛一般的大雪在相对速度的作用下,仿佛子弹撞击在挡风玻璃上,能见度估计只有不到十米。路边不敢停,不敢开快,不敢太慢,又没有岔口能够下公路,只能把所有能开的灯都打开,听天由命地一直往前,往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进入金川县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温度骤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