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游戏陪玩服务也“应运而生”。因其 交属性,陪玩一度被不法分子利用,涉黄引诱或桃色交易。2021年9月,小鹿陪玩、比心、咪呀、可可西里等7款陪玩App在应用商店被无限期下架。行业整顿的呼声随即而来。
陪玩“擦边球”内容并不少见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民调结果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反映游戏陪玩平台中的评论区、直播间弹幕、用户动态贴内文、用户头像及简介,以及私信聊天框均为涉黄信息的重灾区。
*猎游上的游戏陪玩“猎人”
此外,除了提供陪玩服务的软件,在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以及贴吧、QQ群、小红书等 交平台内也能发现陪玩服务的踪迹。在部分陪玩软件被监管整治之后,提供“特殊”陪玩服务的其他渠道平台也值得重视。
“陪玩”明码标价服务“老板”
据悉,许多陪玩形成的组织名为陪玩团或公会,陪玩App最热门的语音直播间均由陪玩团和公会运营,直播间内设有主持人和6至8位陪玩,且每过一段时间会换一批陪玩上麦。直播间内标明了所支持的服务,且每一项服务后面都标明了所需要送出的礼物,“老板们”只有完成礼物的赠送,才能让陪玩们提供服务。
娱乐陪比技术陪更吃香
有未成年人活跃其中
而在猎游App的直播间、首页推荐和游记内可以发现许多声音稚嫩的陪玩猎人,“学生”一词上甚至被部分陪玩作为宣传的关键词,诸如“我是小学生,有人跟我玩吗”“来一场小学生之间的对话吧”。
实名认证与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在使用猎游App期间,只有在初次登录时会提醒未满18岁用户可以开启青少年模式。实测发现,虽然猎游App设置了实名认证系统,但操作不明显,用户需通过“我的-设置-账 安全-实名认证”才能找到认证口。更重要的是,平台并未硬性要求用户进行实名认证,也并未用作甄别未成年人的方式。
专家:陪玩业务须做到“三个确保”
对于陪玩平台涉黄信息不绝的现象,北京师范大学互联 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互联 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认为,如果陪玩业务想得到合法合规的发展,必须做到三个方面的确保:第一,确保准入主体的资质要求,避免违法违规人员进入;第二,在业务规则上要有清晰的业务要求,避免与非法行为交叉重叠;第三,必须要有完善的举 投诉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实现责任追究。平台本身在人员进入这个环节要把好入口关,包括持续追踪人员资质,包括是否有不良记录等等,及时清除屏蔽违法违规主体,承担起第一位守门人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电子竞技分会颁布的《游戏陪玩师》团体标准,游戏陪玩师已有作为正式职业的职业准则,此外还有“游戏职业技能认定平台”,通过职业认定考核后即可取得“游戏陪玩师职业证书”。
雷腾律师事务所主任滕立章认为,一个没有清晰发展目标和发展规范的领域,也难以成为一种可以长期发展的产业。吴沈括则表示,职业陪玩师如果想要有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遵循技术安全性、行为合法性和价值伦理性的三个层面的符合,包括人员资质的必要的考核、审查和备案,包括业务行为符合各项法律要求,不能出现侵犯他人权益和 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样态。在业务发展过程当中,应符合主流伦理道德要求,避免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现象。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络内容生态治理研究中心
采写:林星星 王一雪 实习生 付思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