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微企业
关于国内企业的规模的划分有相关规定,除了跟人员数量相关之外还跟诸如行业、营业收入等相关,
所以怎么划分企业规模涉及几个维度,并非是个一刀切的精准标准。因为移动办公主要跟人员沟通协作相关,所以这里为了结合移动办公的场景,还是以企业内大概的人员数量来粗略划分企业规模。一般来说,50~300人的企业就可以算作小型企业,20人以下的企业可以算作微型企业,还有几个人的工作室等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小微企业的范畴,当然这个划分仅仅是看人员数量这个维度。
小微企业使用移动办公产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人员少,决策简单,全员推行的阻力也相对较小,甚至有可能是自底而上的自发使用。但是劣势也很明显,也是因为人员少,沟通协作相对不复杂,流程制度不是很规范,可能用移动办公产品的需求反而不太强烈。尤其是大家都坐在一个办公室,相互都有微信,至少在团队成员相互沟通上并不是问题。但是不少小微企业也同样有移动办公的需求,特别是当团队成员中有经常出差、跑外勤、远程办公的时候。
大部分小微企业并不舍得在IT资产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尤其是初创公司,因此相对便宜甚至免费的SaaS产品可能会比较受欢迎。所以,移动办公产品要考虑小微企业节省费用的需求,一方面结合企业人员的规模制定合理的价格,一方面提供可以为小微企业节省运营成本的服务。
小微企业一旦决定使用一款移动办公产品在组织架构的建立上会相对比较简单,管理者或者IT成员把邀请链接分享到企业的微信会话组中即可,或者只是邀请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加入然后再由部门负责人分别去邀请自己部门的成员即可。每个加入的成员负责维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部门负责人负责创建好自己的部门,一个简单的组织架构就可以快速建立起来。对于人员很少的小微企业可能都不需要建立很正式的组织架构,只要所有成员都加入团队即可。
考虑到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首先在移动办公产品的安装配置上就不能复杂,应该要做到企业人人都可以自行入门,管理员做简单的配置就能全员使用。小微企业可能没有特别复杂的使用场景,主要还是帮助团队聚焦工作沟通,再加上一些免费、实用的服务场景基本上就能满足小微企业日常所需。
如果小微企业需要统计团队成员的签到考勤,原先需要购买专业的考勤机等设备,现在这笔钱也可以省下来,直接使用移动考勤即可。至于审批之类的流程工作也可以通过云之家提供的审批应用来解决,小微企业不用再额外购买庞大的OA或者ERP系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微企业使用移动办公的场景重在轻,全员可以快速使用,覆盖核心刚需场景,并且保证企业前期投入少,后期成本低。当企业逐渐壮大,需要更多更专业的服务时也可以轻松完成升级。对于提供移动办公产品的厂商也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因为小微企业在决策使用一款移动办公产品相对简单,那么切换成本相对也会比较小,一旦觉得不符合企业要求可能就会直接切换到另一款。
二、中型企业
同小微企业的规模划分一样,中型企业的人员规模在300~1000人,这也是需要根据行业和营业收入等
条件来综合考虑。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人员规模上了一个层级,特别对于上千人的企业来说,这个时候移动办公产品在这样的企业中应用情况也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中型企业如果需要全员使用一款移动办公产品首先就会面临推行困难的难题,对于上千人的企业自底向上自发使用某款To B的产品几乎不可能,所以更多时候需要自顶向下来要求整个企业的成员去使用,这就像是大家使用同一个企业邮箱,同一套OA软件一样。因此采用哪款移动办公产品可能就会涉及到有专门的成员或部门进行选型、对比考察、周边部门和领导的沟通汇 等程序,最终确定后还有全员推行、专人培训、维护等工作。
小微企业可能比较关注在IT上面的投入成本,以及员工使用带来的费用,但是在中型企业看来这笔费用并不是特别敏感,特别是SaaS服务的费用本身可能只会占据企业运营成本非常小的一部分。中型企业更看重一项产品的服务是不是真的能帮助企业,以及提升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如果在这基础上还能让企业节省运营成本那肯定是更受欢迎。
中型企业全员采用移动办公产品,基础服务诸如即时通讯、邮件、语音会议、免费电话、签到考勤、审批公告、企业云盘等,这些服务仍然可以发挥提升企业成员沟通协作效率的价值,同时作为中型企业还可以进行认证企业享受更多的专业服务。
所谓的专业服务一种是针对专门岗位的应用,比如针对销售岗位的CRM应用,针对人力资源岗位的HR应用,有些企业还有需要诸如市场、财务、客服等岗位的专属服务应用。除此之外,不少企业还有给员工提供各类专业职场服务的需求。
一般来说,中型企业采用一款SaaS服务会有比较强的付费意愿,因为他们期望获得更好的服务。因此作为移动办公产品的厂商为付费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例如给予上门培训指导,增加更多的语音、电话分钟数、扩充企业 盘容量、优先的客服反馈渠道等。
我们可以看到中型企业对移动办公的需求相对于小微企业更上了一个层次,对专业岗位、专业服务的要求更高。他们不会像小微企业那样过于在意资金方面的投入,他们愿意付费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并特别关注产品对企业的帮助。
付费企业的切换成本相对于免费使用的小微企业就要大得多,因为本身整个决策过程已经比较繁琐和漫长,再加上全员的推行难度,如果没有重大问题,管理层很难说下定决定整个过程再来一次。但是这并不代表移动办公产品的提供厂商可以高枕无忧,如果不能持续迭代优化形成口碑效应,也很难保证在来年会获得付费企业的续费。
三、大型企业
如果仅考虑人员规模,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大于1000人基本上就可以归类到大型企业的范畴,但是有
些行业,诸如餐饮、批发、零售等行业达到300人都可以算作大型企业,所以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有比较大的重合度。对于拥有几千甚至上万、十几万员工的企业来说就是属于超大型企业了。
大型企业在IT资源方面的投入意愿会很高,但是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要求也特别多,甚至会针对自己的企业提出个性化的定制需求。对于企业信息安全和电子资产保护要求非常高的大型企业可能还会进行私有云的部署,这样在资金和人力投入上会更高,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来说虽然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但是也会需要有更多的额外投入。
大型企业或者比较实力和规模的中型企业也有很强的研发能力,他们可以研发仅针对自己企业的应用,这些应用跟自己企业的业务强相关,也只是开放给企业内员工或者特定岗位的员工使用。因此作为移动办公平台也要有接入这些企业自己开发的应用的能力,并且可以做到把对应的组织关系(如上下级、部门、职位等)开放给这些应用。
大型企业不是一朝一夕诞生的,可能是长达数十年慢慢成长的,所以企业内也会各种系统,如果采用一款移动办公产品,那么这些原有的系统也会有对接的需求,这也对移动办公产品的架构和可扩展性提出了要求。同时,由于大型企业的各种业务协作特别多,所以对安全性、稳定性、服务响应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有很多大型企业在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都有分支机构或者办事处,人员上班地点也是非常分散,再加上各种外部的合作伙伴、外包人员,其实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个线上平台把大家连接起来。大家虽然不在一起,但是“云上的办公室”也同样可以保证彼此的协作。
大型企业相对于中型企业和小微企业除了关注整个公司的运作效率之外,对企业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很高,所以大型企业采用的移动办公产品不仅要有让员工协作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还要有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它也是企业员工相互交流提升的平台,它可以让整个组织扁平化,让有创造力、活跃度高、有影响力的员工充分展示自己。
正如前面所说大型企业在推行一款移动办公产品整个过程比较长,复杂,难度大,而且必须是自顶向下的推行。有的大型企业还比较传统,在移动化转型的意识上还不够,或者意愿不太强烈,公司整体上的推广会受阻,但是也可以考虑以某些部门或者部分团队这样的单位开始逐步移动化转型。对于一些人员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
四、个人使用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移动办公产品是不推荐个人使用的,因为它是一个团队协作的平台,如果只是
个体使用能发挥的价值会比较有限。但是在我们团队设计和开发云之家这样的移动办公平台产品时也发现了的确存在这样的个体用户。所以一方面个体用户的价值不能被忽视,一方面只有吸引了个体才有可能由个体发展成群体。
最典型的个体用户是想了解移动办公产品的新用户,他们可能通过搜索或者广告等不同的途径或者某款移动办公产品,于是开始下载试用。但是这样的新用户在自己还没有搞清楚之前,还不知道一款产品的价值之前是不会轻易去创建一个团队然后邀请大量同事一起来使用的,因为这样的成本会比较高,被邀请人可能也搞不清楚状况。所以,对于这种试探性的新用户不一定要一开始就立即让其组建团队,可以让个人用户自行体验相关服务。
对于可以个人使用的服务,诸如文件、免费电话,以及一些第三方的职场服务都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也同步推荐一些需要团队成员一起使用的服务,比如审批、语音会议等。这样既可以让个体用户实际使用产品,也可以引导其创建组织架构邀请同事体验更多团队服务。
第二种个体用户是从上一个团队中退出但是还没有加入新团队的情况。比如某用户原属于甲公司团队,但是如果该用户离职则会自动脱离甲公司的团队成为个体用户。对于这样的个体用户一是要保证其在上一家公司中跟自己相关的一些内容、工作履历和联系人会继续保留,二是他也可以继续使用针对个人的服务。也许该用户加入新的公司也使用相同的移动办公产品,那么他就可以直接加入新公司的团队中,完成无缝的切换。
还有第三种个体用户也非常常见,他们是处于工作联系的需要而独自使用一款移动办公产品。比如甲公司全员都使用某款移动办公产品作为内部协作平台,但是甲公司里的员工也需要跟外部的合作方联系,而外部的合作方所在的公司并不一定会使用,因此此时单个的外部合作方就是一个个体用户。比如甲公司需要开一个语音会议,但是也需要邀请某个外部合作方参加,此时这个外部合作方就会以个体用户的身份加入到会议中来,他自己本人其实并不属于甲公司组织架构中的成员。
很多移动办公产品都会将自己定位于To B产品,所以会忽视个体用户的情况,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得出来即使是一款团队应用也存在多种个体用户使用的场景。企业内用户的流动性比较大,如果该企业应用了一款移动办公产品,但是每离职一个人,这个人就不能再使用,那用户就会不断流失。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