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编程赛道2

大家好,我是文爸,一个关注家庭教育的普通家长。

之前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的基本情况和大家进行了分享(2021-2022年竞赛内容)。

大赛主要包含:

竞技赛道:人形机器人任务挑战、TAI智能车挑战、WER工程创新、狙击精英、智能餐饮机器人、机器人越野、水中机器人探索挑战、APM星球大战、智能无人机、智能园艺家、FEG智能车、多元创新

设计赛道:3D智能作品创作、数字艺术作品创作、北斗时空智能作品创作

人工智能赛道:AI天工造物、Robo Genius智造未来、AI创想家、智能驾驶、AI未来科学家、ENHOY AI、AI 少年工程师

每年竞赛项目会有调整,但大体不会变化,实际使用的技能、工具基本是不变化的。

各项赛事都有详细的比赛资料,大家可以上官 ,或者私信我。

官 :http://s.noc.net.cn/。

编程赛道:

(五)童程未来人工智能编程

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相关要求:竞赛工具:图形化编程工具、PyCharm(Python)、Dev-C++ (C++)。 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 环境下进行。浏览器:谷歌浏览器 Chrome55 及以上。编程电脑:Win 7 及以上操作系统,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小学低年级组仅限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小学高年级组仅限使用 Python 语言;初中组 Python 语言或 C++语言二选一。

5.竞赛内容:

初赛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完成客观题。题型、题量:包含计算机素养、计算思维和编程相关的选择题。小学低年级组 25 道题,小学高年级组(Python)40 道题,初中组 (Python)40 道题,初中组(C++)40 道题。时长、分值:限时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复赛的选手。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复赛形式:晋级复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完成客观题和编程操作题。题型、题量: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共计 15 道题;编程操作题中图像化编程需要按要求实现效果,Python 和 C++ 为枚举、排序、递归、解析、递推等算法题,共计 4 道(选手可以多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时长、分值:限时 120 分钟,超时自动提交,满分 200 分。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全国决赛形式: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完成客观题和编程操作题。题型、题量: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判断、填空,共计 15 道题;编程操作题中图像化编程需要按要求实现效果,Python 和 C++ 为枚举、排序、递归、解析、递推等算法题,共计 4 道(选手可以多 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时长、分值:限时 120 分钟,超时自动提交,满分 200 分。

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 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相关要求: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创作和挑战。 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 环境下进行,速率不低于 20Mbps。浏览器:谷歌 Chrome 浏览器(80.0 版本以上)。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i5处理器,内存 4GB, Windows7 或 10 操作系统版本。其他工具:摄像头、麦克风、一部手机(用于斜后方监考)。

5.竞赛内容:

选拔赛参赛选手在竞赛平台进行线上限时答题,内容包含编程知识、逻辑推理、计算思维等,竞赛题型为单选题、判断题。每位参赛选手限 1 次答题机会,限时 60 分钟,超时自动提交。根据选手成绩进行排名并确定晋级全国决赛选手,若得分相同,用时少者排名靠前。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全国决赛包括限时答题、作品创作和陈述答辩三个部分。限时答题:选手登录竞赛平台进行现场在线答题,竞赛题型为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限时 30 分钟,超时自动提交。作品创作:选手依据现场公布的主题,登录竞赛平台进行作品创作并提交,时长 90 分钟。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动画演示、实用工具、互动游戏等,作品运行总时长不超过 3 分钟。陈述答辩:选手现场介绍创作思路、展示作品并回答评委提问,时长 5 分钟(3 分钟陈述、2 分钟答辩)。

(七)加码未来编程

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 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小学低年级组仅限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小学高年级组图形化编程语言或 Python 语言二选一;初中组 Python 语言或 C++语言二选一。

5.竞赛内容:

初赛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进行限时比赛。时长、满分:限时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比赛结束前,选手可以多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超时自动提交。晋级:根据成绩产生复赛入围的选手。

复赛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获取主题、要求,下载基础素材(可根据创作需求自行补充素材),进行线上限时创作与提交。时长、满分:限时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比赛结束前,选手可以多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超时自动提交。晋级:根据成绩产生全国决赛入围的选手。

全国决赛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获取主题、要求,下载基础素材(可根据创作需求自行补充素材),进行线下限时创作与提交。时长、满分:限时 90 分钟,满分 100 分。比赛结束前,选手可以多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超时自动提交。

(八)软件创意编程

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初中组。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相关要求: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比赛。 络环境:在能满足竞赛需求的联 环境下进行。浏览器:限使用谷歌 Chrome 浏览器(PC 版 v55 及以上、苹果版 v79 及以上)。比赛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Windows7 系统及以上或苹果系统 10.9 及以上,内置或外接摄像头。

小学低年级组仅限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小学高年级组图形化编程语言或 Python 语言二选一;初中组 Python 语言或 C++语言二选一。

5.竞赛内容:

选拔赛、全国决赛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进行限时比赛。限时 90 分钟/组别。比赛结束前,选手可以多次修改代码和多次提交,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超时自动提交。

(九)创新思维编程。

1.参赛组别:小学低年级组(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4-6年级)。

2.参赛人数:1人。

3.指导教师:1人(可空缺)。

4.相关要求:竞赛平台:参赛选手使用官方竞赛平台进行比赛。 络环境:上行、下行速度均不小于 300kb/s。 浏览器:谷歌 Chrome 或内核为 Chromium 的浏览器。 竞赛设备 (1)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建议内存 4G 以上,Windows7.0 及以上或 MacOS10.10 以上操作系统。 (2)移动终端:参赛选手自备竞赛用平板电脑,并保证比赛时平板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安卓操作系统 6.0 及以 上,芯片骁龙 660、麒麟 960、Exynos8890、HelioX30 同级及以上,内存 4G 及以上;苹果 IPAD4 及以上,操作系统 IOS11 及以上。

5.竞赛内容:

选拔赛形式: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官方竞赛平台进行限时答题,超时自动提交,限 1 次答题机会。题型、题量:客观题,包括单选、多选、填空,共计 30 道题。时长、分值:限时 60 分钟,满分 100 分。晋级:根据成绩排名产生入围全国决赛的选手。比赛时间以竞赛平台公布为准。

全国决赛形式:晋级全国决赛的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竞赛平台,根据现场公布的主题进行线上作品创作与提交、现场作品展示答辩。作品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创意工具、创意游戏、创意动画等,作品运行总时长1-5分钟。作品提交:选手可多次提交作品,以最后一次提交为准。展示答辩:选手现场介绍创作思路、讲解故事情节和展示编程内容并回答评委提问。时长:作品创作与提交90分钟/组别;展示答辩8分钟/人(5分钟展示,3分钟答辩)。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