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2022最新演讲:做加法是本能,做减法是智慧

推荐语:

“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阅读的。”

这段话出自查理·芒格的经典著作《穷查理宝典》。

无论是投资大师查理·芒格还是股神巴菲特,他们身体里都藏着一个“读书人”的灵魂。

通过广泛阅读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在各自的领域里熠熠生辉。

今年423世界读书日,樊登知识进化论演讲,抖音直播观看5700万+。

这场引爆 络的盛大知识狂欢虽然落幕,但留下的知识资产却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以下是演讲全文,Enjoy~



大家好,我是樊登~欢迎来到“知识进化论”年度演讲。

从2017年开始,我们倡导把4月23日当做一个年度知识盘点的时间。

今年是第 27 个世界读书日,每天抽出一小时阅读,从此刻开始,让我们从知识中感悟生命的美好。

这次“知识进化论”演讲,我会从去年的4月23 以后到今天,把我们一块学习过的书跟大家一起回顾和总结它们带给我们的新知和启发。

1、播放量、分享量之“最”——《人生只有一件事》

这本书到现在共有2976.8万次播放,54.7万次分享,是去年播放和分享量双冠

一个人活得好,代表着大家会喜欢他,愿意跟他在一起,希望成为他的样子。

“人生的捷径就是认错”,我们得知道自己的问题,明白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认识到周围的生活、生存的状态取决于自己的表现,而不是别人。

如果一个小孩子犯了错误,大人想要帮助他,至少他应该先认错,他如果不承认自己错了,想帮他也帮不了。

我们作为一个成人,如果不认为自己需要学习、改变,谁想帮你都没用。

所以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把自己活好,让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关爱他人、关爱这个世界的能力。

当我们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生活也会越来越顺遂。

2、评论量之“最”——《减压脑科学》

这本书共有2万多次的评论,是这一年评论量之最。

它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恐怕跟这个 会普遍压力过大有关系。

人的压力跟我们所分泌的「血清素」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一个人要能够学会自己分泌血清素,分泌血清素有这么几个方法。

① 调整睡眠

当你有足够的血清素的时候,你能够睡得更好,反过来睡得更好也会分泌足够的血清素。

②每个礼拜至少哭一次

一个人在流泪的时候,就会分泌血清素,所以去找一部催泪的电影去看看,没准就能缓解压力。

③晒太阳

在早上10点多的时候,出去晒半个小时的太阳。

因为日光会帮我们转化血清素,血清素这个东西很重要,白天叫血清素,晚上就转化成了褪黑素,所以你心情越好,你睡觉的时候,可能就睡得越香。

3、实体书之“最”——《考试脑科学》《人生只有一件事》《孩子的品格》

第一名:《考试脑科学》拉动实体书的销量达到了100万+,我听说已经接近200万册了,增长了100倍以上,而这本书上线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这本书讲到想要大脑记东西记得准,最重要的不是记的次数,最重要的是热情,是想象力,是情感。

如果能够骗到大脑,让大脑以为这个东西非常重要,调动情感、调动情绪,它就很容易混过海马体的大门,然后被牢牢地记住。

第二名:《人生只有一件事》销量半年达到了30万册以上

第三名: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孩子的品格》,这本书讲到了一个家庭应该怎么样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品格,让孩子能够开放,能够友爱,能够善于沟通,能够爱学习等等。

大量的家长都会说,我的孩子没有自律性,我需要我的孩子有自律,怎么样才能让一个人自律呢?

彭凯平教授说,自律有一个秘密,一个人在心情非常糟糕的情况之下是不会自律的。相反,自律是因为拥有空间了。

4、年度书籍——《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

我个人最喜欢的一本书,可以称之为年度书籍,叫《解惑》。

这本书最有冲击力的观点是,世界上有两种问题,一种叫汇聚性问题,一种叫发散性问题。

汇聚性问题指的是问题会有一个确切的答案,而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去解决。

比如发明一个自行车,就是一定会找到一个标准答案,最后发现全球发行的自行车一样。

发散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它永远充满着随机性和偶然性,人和人完全不同,换了一个地区完全不同。

比如,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是严厉一点好还是宽松一点好?我们管理一家公司的时候,是开放一点好还是纪律一点好?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努力一点好还是从容一点好?

所有发散性问题,可以学但不可以教,它必须是自己走出来,寻找符合自己的道路。

而我们人生中所有的艰难,都源自于把发散性问题当作汇聚性问题来解决。

结果是,工具会层出不穷,麻烦也会不断。

解决发散性问题的方法,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给出了答案:中庸。

而这本书里,舒马赫提出了一个很精妙的补充观点——当你的人生境界变高时,很多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发散性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地靠自己摸索提升。

当人生境界变得不同,那些当时非常困惑的问题不再是问题了,这就是解决发散性问题的方法。

这两种问题,也指明了读书的方向和意义,有的书是提供方法的,有的书是给我们带来人生境界和思维方式提升的。

5、年度人物——袁隆平、许渊冲

我们还通过读书,认识了两个人,都是让我们很感动的人——袁隆平先生和许渊冲先生。

《袁隆平的世界》

就算到现在,每每看到袁隆平老先生和这本书,依然觉得内心很感动。

但是很遗憾,袁老在做客樊登读书之前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先生的目的不是为了卖书,他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知道海水稻。

《袁隆平的世界》这本书,它向读者展示了袁隆平先生的一生,每个青年知识分子都该看看。

《西南联大求学日记》

采访中,我提到当年,他的两个同学参加了空军,在对日作战中牺牲了。

8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这两位战友的名字。

在那一刻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因为我特别地感动,这些人为国捐躯,年纪轻轻,但是他的同学依然记得他,一直把他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纪。

1、ACT是接纳承诺疗法的简称,来自《跳出头脑,融入生活》。

这本书,帮助我迎着挑战,克服应激。

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认知融合和认知解离。

人和别的动物相比,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以及有语言和文字能力。而这些优势,恰恰也是我们最大的劣势。

因为当我们掌握了丰富的语言,人生大量的烦扰,便来自于我们会把语言和现实融合在一起。

比如,被坏脾气领导批评后,猫和狗都不会有任何反应,但换做人,立刻会担心将来会被优化掉,倍感压力。

这就是认知融合

我们把语言和文字,以及对于现实的感受,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因此开始“瞻前顾后”,各种心理疾病也随之而来。

一个有效克服认知融合的方法,便是ACT(接纳承诺疗法)

我们首先需要学会认知解离,即把语言文字和事实分开。

打个比方,妈妈总是唠叨你,你会觉得很烦恼,你可以把她的声音想象成唐老鸭。

当你把一个声音,当作噪音来对待的时候,你的心情就不一样了。

再比如,当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时,你会觉得很痛苦,我是一个失败者,别人都在嘲笑我,但如果你有本事把失败这个词解离,这个感觉就没有了。

如果人类学会认知解离,你就能真正活在当下。

唯有摆脱了认知融合,我们才能审视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看问题。

2、“光环效应”

我们很多人都在创业,都特别希望听到那些成功者告诉我们,到底怎么做?

《光环效应》这本书听完以后提神醒脑,你会发现根本没有用。

因为绝大多数的成功者跟你所讲述的成功经验都是光环效应,就是因为他成功了,所以这样做是对的。

你去看那些失败的人当中,至少有一半也在这样做,但是没有人重视,因为他失败了,他没有声音。

而光环效应的产生,来自于我们的头脑不愿意深度思考。

因此人们在回看我们的成功经历时,特别容易做错误的归因。

亚马逊的贝索斯讲过一句话:看到别人有一条道路成功了,千万不要走过去,因为你所看到的道路只是光环效应美化过的道路。

所以想要创业,想要成功,不可以教只可以学。

你可以听一听,受到一点启发,但是切记,最多只是启发,只是给你获得了一点灵感,千万不要照着做。


1、《大脑幸福密码》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人的大脑回路是可以训练的。

人们经常觉得不幸,通常是因为脑回路趋向于那些不幸的、糟糕的信息。

通过训练脑回路,人会变得更加明智,更愿意接触幸福。

训练的方法很简单。

每天只要拿出一分钟的时间,沉浸地去观察一棵树,观察一杯茶,去撸一撸猫。

一分钟就够,不要胡思乱想,你的大脑回路就在不断地受到训练。

2、《好的教育》

这本书,是鲍鹏山教授从事教育近40年的思考结晶。

他在《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中找到了教育的本质:

知识传授与技能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最根本的使命是唤醒孩子的生命力,提升其价值判断力和审美鉴赏力,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认知和 会责任感的人。

当你为教育和“双减”焦虑,不妨读读这本《好的教育》。

3、《博弈论与生活》

自20世纪40年代诞生以来,博弈论在商界、经济学界、军事领域、 会学界广泛应用。

博弈论的观点告诉我们:面对利益的相互制约,最佳应对策略不是冲突,而是合作;不是竞争,而是互助。

同时,他也是个科普爱好者,擅长用简洁的文章,阐释复杂的理论。

在这本书里,他没有用到任何数学公式,就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博弈论”,讲得妙趣横生。

4、《我会独立思考》

如果你经常活跃在资讯与新闻漫天飞的互联 上,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这本书会告诉你,如何不盲从、不偏见,不被虚假信息所欺骗。

在错综复杂的信息时代中,保留独立思考的能力!

5、《贪婪的多巴胺》

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你在生活中所有的乐趣都被多巴胺所掌控,那么你很难得到幸福。

真正能够让我们带来幸福、带来成就感的是内啡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