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c2020跳坑指南,有哪些好看实用的APP和桌面配件?

一、教育优惠后的 iMac 2020,到底还香不香?

今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家憋了许久,大家的消费情绪异常高涨,活在当下似乎成为了新一代消费主义的代名词。我今年也是败家颇多,比如双十一前后就在教育优惠的尾声入手了 iMac 2020,其实在入手 iMac 的时候,真是相当的纠结,因为我已经有了 MacBook 和 iPad Pro,如果想要大屏 MacOS,直接用 4K 显示器外接就可以了。

以至于我爸在问我你为啥要买这个一体机时,我憋了半天没有底气的说出了一句:买来拍照?当然让我纠结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今年的教育优惠再也不送拉胯的 Beats,而是实打实的 AirPods,当然苹果鸡贼地在 iMac 的赠品上也没有同 iPad 做区分,想要 AirPods Pro?得加钱……

而今年看完 M1 处理器的发布会,我人都傻了。拳打 AMD,脚踢 intel,而且更!便!宜!简直就把自家的产品线吊起来锤。但是既然买了,生活还得继续,好在库克没有更新 iMac,不然我真会裂开。我就像阿 Q 一般安慰自己,幸好下一代还没出,也没有使用窄边框。真有点买房族那味了,买房前希望可劲降价,买完后给爷挺住!不过我觉得 iMac 新款不远了,在最近的宣传视频中可能就泄露了下一代 iMac 的形态,它的支架部分和 Apple Pro XDR 有所差异,而且还用上了超窄边框,让人口水流了一地。

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来看看 iMac 2020。我收到了巨大的包装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完成了开箱,取出了同样巨大的一体机,毕竟这种航空母舰的黑边直接把 27 寸的显示器做出了 32 英寸的观感,这么多年不换模具,iMac 是真的心大。

除了边框比较粗之外,iMac 的屏幕依然是巅峰战力的存在,一块 5K 分辨率 + 10bit 色深(抖动) + 500nits 亮度,支持原彩显示技术(True Tone),可以根据环境色温来匹配屏幕色温,同级别的 LG 5K 显示器差不多要 9K,所以 称「买屏幕送主机」。相比于可以停飞机边框的正面,我更喜欢 iMac 的背面,一整块铝合金制成的背板,赋予了它极强的一体感。表面经过了氧化、喷砂等工艺,触感十分细腻。

顶部的 Logo 部分与周围致密的铝合金有所区别,采用的是镜面纹理,提升了产品的辨识度。虽然我的 iMac 是靠墙使用,但是许多工作室是开放式的环境,一体机背面的观感自然也很重要。毕竟在办证大厅一类的场所,看到一体机背面密密麻麻的设计和走线,还是有种说不出的糟心。

在供电方案上,iMac 是把电源变压器集成在了一体机内层,让机体外没有恼人的“板砖”,只需要一根线就能够实现供电,让桌面更加整洁清爽。

在接口方面,iMac 没有像 MacBook 那般砍的只剩下雷雳 3,还是比较“慷慨”地标配了耳机接口、SD 卡槽、4 个 USB 3.0、两个雷雳 3 以及一个 RJ45 以太 端口,而且 口默认是千兆,但支持升级万兆,因为价格只需要 + 675 元,强烈推荐大家补上。

最后来看看底座部分,iMac 使用的是黑色的软胶胶贴,直接覆盖了三个边,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和防滑作用,如果不喜欢脚架的同学还可以加 300 多元上官方的 VESA 支架版本,不过就没有这套底座了,需要额外搭配一个显示器支架。

最后来说说整机的硬件配置,我选择的是默认选项中的顶配:10 代 i7、8GB 双通道内存、512GB 固态硬盘、Radeon Pro 5500 XT,我在 口上选配了 10Gb 以太 端口,同时把妙控鼠标换成了妙控板 2,这两项升级是相当必要的。日常的使用体验下来 iMac 还是非常舒适,我基本拿回来没关机,每次睡觉前打开睡眠模式,第二天早上起来输入密码能使用,待机功耗低,也没有什么噪音。如果是 Windows 主机,除非上静音机箱,否则散热风扇和机械硬盘工作时都是呼啦啦的响。

「IBM 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在绩效评估中超出预期的员工中,使用 Mac 的比使用 Windows 的员工要高出 22%,而且前者的高价值销售交易往往会比后者多出 16%。我在学习办公的时候,也深深觉得 iMac 的体验是真的比较舒适,它不止于系统性能的高效,而是一整套软硬件的优化配合。

一方面 iMac 屏幕 5K 的分辨率让画面非常细腻,iMac 2020 目前也支持了真彩显示,自动亮度调节,对于我这种长时间需要端坐在显示器前的打工人有了些许的慰藉。而且 iMac 的色彩管理是非常出色的,DCI-P3 的广色域、500nit 的峰值亮度、精准的色差控制,基本上修图改视频开箱就可以干活了,如果是寻常的显示器我基本都会校色。

另一方面,MacOS 在性能表现方面,做到了较好的优化,许多生产力软件诸如 Adobe 全家桶在 Mac 上面都有相当流畅的体验,更别说自家亲儿子——Final Cut Pro,而且整个软件生态都是扁平化的,基本不嵌套多层菜单逻辑,用户设置也比较便捷,搭配上妙控触控板的手势操作基本上就可以玩转整套系统。最后是 MacOS 的生态闭环确实强大:复制内容无缝衔接、备忘录 / 提醒事项全端同步、信息通知统一管理、AppleWatch 连带解锁,就像个火坑一般,把我带入了全家桶(花钱败家)的深渊。

最后可能有些同学想看看性能表现,我觉得 M1 芯片出来后,iMac 2020 的 intel 处理器跑测试意义都不大了,反正双 4K@60fps 杜比视界的视频剪辑是比较流畅的,对于我而言够用了。如果有意入手 iMac 的童鞋,强烈建议等 M2 芯片版本的 iMac 2021 吧,那个才是苹果秀肌肉的代表作品。不过 M2 目前还未有准确消息,iMac 2020 依旧是目前苹果生态链中性价比最突出的产品之一,毕竟 3 个 AirPods Max 就可以换一台 27 寸 基础款 iMac 了。


二、iMac 的软件有哪些值得推荐?

因为之前有写过 MacBook 相关的内容,也给大家做过推荐,比如「Magnet、Mos、Pap.er、Noizio」,但经过一年的使用之后,某些软件已然不再适合,并且这次也加入了一些新的优秀 APP,仅供大家参考。

1??【MarginNote3】:MarginNote3 之前在 iPad Pro 配套的软件时候跟大家简要介绍过,可以把几百页的专著和文献导进入 APP 直接阅读,最爽的一点在于他可以把页面里面的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等于让你不用再单独的整理知识体系了,读起“长篇累牍”的专著来更能得心应手了,个人感觉这项功能就值回票价了。Mac 端的版本收费很贵,符合条件的可以去官 论坛申请教育优惠:「申请地址」。我给「service@marginnote.com」发了邮件(附上学生证明)申请教育优惠,没过多久,就在教育邮箱中收到了优惠信息。

目前的激活步骤是,打开邮件中的优惠券链接,只需要 168 元就可以 6 折入手了,AppStore 官方的售价是 280 元,还是非常良心,我个人觉得如果是经常阅读文献的同学还是可以考虑入手。

用上 MarginNote3 之后,感觉阅读 PDF 文献方便了很多。之前都是知 研学,奈何他家开始按季度收费了,而且价格死贵,所以后来阅读文献时都得用本地的 CAJ 文件了,那还不如看 PDF,所以我直接选择了 MarginNote3。

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可以用记 笔对主要的文本进行勾画标记,插入备注笔记便于管理,而且 MarginNote3 支持将文献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汇总,便于更好的梳理核心主旨,尽快掌握内容。如果你入手了 iPadOS 端的 MarginNote3,也支持 iCloud 同步,确实很方便。

2??【iStat Menus】

iStat Menus 是 MacOS 高级系统监控应用,它能够让你看到 CPU、 络、磁盘、电池等各式各样的系统信息,总体来说对于日常管理查看 Mac 的状态很有帮助。

v作为测评者,经常需要了解电脑的运行指标、 络带宽等重要信息,也是助益良多,比如我之前测试 NAS 时,就展示过双 口下访问 NAS 时的最大带宽。不过这个监测软件平时价格偏高,大家可以等着特惠的时候入手,今年黑五通过 iStat Menus 官 入手只要 3.99 刀,可以激活 3 台 Mac 的软件权限。

3??【PicGIF lite】:因为我之前在 Windows 使用 Screen to GIF 制作动图,换成了 MacOS 各种不习惯,直到发现了「PicGIF Lite」。Lite 版本是免费的就够用了,没必要入手 Pro 付费版本。

4??【CleanMyMac X】:之前我主要用的是腾讯 Lemon Lite,但后来随着大文件的增多,缓存文件的堆积,整机的容量也愈发偏少,所以干脆用了 CleanMyMac X。

CleanMyMac X 可以针对系统中的垃圾、缓存进行深度清理,而且它还支持大文件的识别、隐私管理、软件更新卸载等,基本上就是一个全能型的电脑管家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定价过高,大家按需入手。

5??【START】:对于 MacOS,很多游戏都不兼容,而流媒体显然是一项非常不错的选择。START 就是腾讯家的云游戏流媒体平台,它并不是在本地渲染游戏画面,而是将你的操作指令上传到云端,再将服务器端渲染的游戏画面输出到 iMac 上,可以理解为你是在看游戏视频,这样的好处在于既不用占据本地硬盘容量,也可以减少电脑的运算量,还不用更新补丁,但缺点就是画面的素质一般和操控有一定延迟。

比如我最喜欢的英雄联盟-云顶之弈,在实际体验中,只要电脑的 络带宽能够达到 40-50Mbps,基本上画面的延迟就很低了。不过目前在分辨率方面仍然只有 1080P 可选,实际的帧率大概在 30-50 fps,云顶之弈虽然不要求操作的低延时,但如果想玩正经的召唤师峡谷,还是够呛。希望腾讯能够针对性优化一下,比如加入一个赛博朋克 2077,作为 Mac 用户真是喜极而泣了。


三、iMac 有哪些好看实用的配件?

看过了新的软件推荐之后,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满意呀?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iMac 有哪些好看实用的配件,主要是覆盖了内存、电脑支架、键盘触控板桥接器、显示器四个方向。

1??【金士顿骇客神条 2666MHz 16GB×4】: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内存条,尽管在选购 iMac 时就能够加码,但奈何原装的内存条套餐实在太贵了,一根 16GB 内存要加 1500 元,如果是 64GB 则要 7500 元,咋不去抢钱啊,这个又不是 ECC 内存。

那么有什么更加便宜,兼容性出色的内存条呢?我之前用过的金士顿骇客神条 Impact 系列 DDR4-2666MHz 就体验不错,不管是 NAS 还是笔记本都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所以我干脆入手了 4 条 16GB 内存,组成了 64GB 的四通道。

现在内存条还是真是便宜了不少,想想之前 16GB 基本上都是破千的节奏,现在只要 400 元出头。HyperX 作为金士顿家的精选内存颗粒版本,相比于普通版本还是更有保障一些。而且这条内存是 1.2V 的低电压,轻薄本、NAS 一体机都可以放心使用。金士顿的兼容性很不错,所以用在 iMac 身上也是完美兼容。

那么 iMac 的内存如何安装呢?苹果官方提供了自行升级的方案,在供电接口上方拥有一个按钮。

按压之后,内存插槽的金属盖板会自动弹起,盖板的内侧也提示了用户安装内存的教程。

原装的内存是两根海力士 4GB DDR4 内存,所以我把它俩换下来后直接就扔给 NAS 使用了,索性也是完美兼容。

可以看到在 iMac 的系统中已经完全的识别出了这四根 16GB DDR4-2667MHz 内存条,总内存容量 64GB,相比于原装的 8GB 已经翻了 8 倍,相当可观了。

2??【Dell S2721 DS 显示器】: 用 iMac 需不需要扩展显示器呢,我觉得因人而异,如果只是普通的轻度办公用户,其实这台 27 寸的显示器足矣,但是如果像我一样经常需要分屏作业,阅读文献,还有改图做视频的需求,基本上就应该配上一台额外的显示器来扩展屏幕内容。 我搭配使用的就是 Dell 家的 S2721DS,这个显示器的分辨率是 2560 × 1440,而且相比于 iMac 的飞机场,Dell S2721DS 使用的是 7.4mm 的三面窄边框。

而且 Dell S2721DS 的背面使用了白底,而且表面还使用了阡陌纹理,相比于传统的工程塑料,更显质感,我个人非常喜欢。在接口方面,内置了两个 HDMI 1.4 和 1 个 DP 1.2 视频输出接口。

可看到我已经把接口瓜分完毕:MacOS / Windows / Switch 各占其一。在显示器的供电方面是集成在了显示器内部,不需要额外的电源适配器占据桌面空间。此外,Dell S2721DS 还支持标准的 100mm × 100mm 的 VESA 壁挂支架,后续可能会考虑用一个双支架来支撑起 iMac 与 Dell 显示器。

因为 iMac 是广色域屏幕,所以在做图片视频处理的时候,我还需要考虑到在互联 传播时的显示效果。而 Dell S2721DS 恰好是覆盖了 99% sRGB,更接近于互联 的图片色域空间。所以我在修图改视频时,也会左右对比,产出更加符合互联 传播需求的图片视频。

当然,我还有在 Windows 系统上工作的软件场景,所以会将一台 Windows 电脑主机输出到 Dell S2721DS 上。这台显示器还内置了 2 × 3W 的扬声器,这样连外接音响都可以省下了,方便高效。 Dell S2721DS 算是完整满足了我 iMac 扩展、Windows 输出、Switch 游戏三大场景的需求。

3??【Twelve South Curve Riser iMac 显示器支架】内存主要是 iMac 内部的运行,那么有什么外部配件可以推荐呢?首先 iMac 本身的支架高度较矮,所以最好给它上一个支架。

我选择的是 Twelve South 家的 Curve Riser iMac 显示器支架,他家是苹果官方合作配件品牌之一,产品的品质还是很有保障。这个 iMac 支架为通体黑色钢材,个人感觉非常契合 iMac Pro 的风格。不同于传统的单层结构,它是双层设计,这样的好处在于赋予了 iMac 两种高度可供选择,同时也提供了两层的收纳空间。

支架的底部、中间的夹层还使用的是透气开孔设计,可以实现一定的散热。支撑的半月形脚架上还设计了软胶脚贴,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滑和支撑作用。

我在使用这个支架的时候,更喜欢把 iMac 的支架塞入中间的夹层,然后再放上一个贝尔金的扩展坞。但总感觉这个支架的底部有些空落落的。我琢磨了一下,把希捷游戏硬盘扩展坞的脚贴一取,发现竟然可以完美兼容,如此,恼人的线缆问题,也被隐藏在了支架背面。这样一来,基本上所有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了。至于 iMac 支架的顶部,放一些常用的小物件、比如正在无线充电的 iPhone 12、知乎赠送的玩偶都是不错的选择。

5??【Twelve South Curve 笔记本支架】:看过了 iMac 支架之后,我再顺带介绍一个同系列的笔记本支架,因为 iMac 被支架提高了不少,所以我用上了另一个笔记本支架来抬高 MacBook Pro 的观看视野。

Twelve South Curve 笔记本支架使用的是金属一体成型的设计,简约时尚,在支架上端的支撑区域设计有 垫来保护笔记本。

一方面,蜂窝 孔的设计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笔记本摆放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凸起的挡脚部分也可以防止意外滑落。

在Twelve South Curve 笔记本支架的底部则采用了硅胶垫,可以对桌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也能够增强支架的防滑性。

Twelve South Curve 笔记本支架与桌面之间的距离,也有助于电脑的散热和空气流通,甚至可以把底部当做摆放键盘鼠标的贮藏区。

最后,Twelve South Curve 笔记本支架高度在 16.51cm,放上 MacBook Pro 之后正好是人眼平视电脑的高度,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可以看到笔记本的屏幕基本上持平我的 iMac,这样视野从一体机上切换到笔记本时也会更加的自然顺滑,可以减少人反复低头抬头动作,保护颈椎健康。

5??【Twelve South 键盘触控板桥接器】:在入手 iMac 的时候,默认标配一个 MagicMouse 2 和 Magic Keyboard,因为不想使用反人类的充电方式,所以我选择了加钱上 Magic TrackPad。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下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