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用软件,软件的箍筋算的是外皮长度还是中心线长度?你知道吗?
我们来看一下,软件的箍筋计算公式,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软件还配置了一个箍筋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箍筋1是外围箍筋,箍筋2是里面的小箍筋,箍筋2往往是多肢的,也有可能是单肢箍,所以,纵筋数量会出现单双数,如图所示。
图3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先看一下,软件是如何计算外围箍筋的,也就是图2中的1#筋。
— 1—
外围箍筋(2×2)软件是按外皮计算的
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软件1#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如图4所示。
图4
从图4可以看出,外围箍筋(2×2)软件是按外皮长度计算的,并没有按中心线长度计算,把软件的计算结果,用图5可以更形象地表示。
图5
从图5可以看出,箍筋的三个角,软件都是按直角计算的,并没有按圆弧计算。
我们用软件验证一下我们的分析结果。
画一个600×600的柱子,属性定义如图6所示。
图6
汇总一下,我们看一下箍筋的计算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用图7和箍筋公式做一下对比,如图8所示。
图8
说明,软件的箍筋公式和后面的计算结果是完全能对得上的。
总之一句话,软件默认箍筋长度是按外皮计算的。
— 2—
一根箍筋,按皮外计算和按中心线计算会差多少?
从前面的计算我们知道,软件计算一根箍筋,有3个角都是按直角计算的,但实际下料是按中心线计算的,下面我们就计算一个角会差多少。
我们先把一个角放大,如图9所示。
图9
从图9可以得出:
一个直角的差值=两个直段长-一个圆弧长。
一个直段长=R+d
一个圆弧长=直径×π/4
直径=(R+d/2)×2
最后我们推导出公式,一个角差值如下:
一个直角的差值=(R+d)×2-(R+d/2)π/2
因为钢筋级别不一样,R值不一样,所以,不同级别的钢筋,差值不一样,如图10所示。
图10
注意,箍筋按外皮计算值大,按中心线计算值小,如果要换成中心线长,要减去上面这些值才对。
我们看一下,一根箍筋会差多少。先把之前按外皮计算的值拿过来,如图11所示。
图11
我们把软件调整成按中心线计算,操作步骤如图12所示。
图12
重新汇总以后,一根箍筋的长度软件已经从2498改成了2429,如图13所示。
图13
软件减去这3×2.29d和手工并不能对上,手工计算的结果应该是减去3×2.073d,手工计算过程如图14所示。
图14
软件的3×2.29d是这样算的,如图15所示。
图15
大家知道差别了,软件这里用的弯曲半径是R=2.5d,而手工用的是2d,这就出现了误差。
— 3—
软件这里有一个矛盾的地方
软件和手工对不上,我查了一下软件的设置,问题出在弯曲调整值设置和弯钩设置不是同一标准上,不知道这是软件的错误,还是我自己没理解透,我先把问题说出来,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在弯曲调整值设置里,软件三级钢用的弯曲直径是5d,如图16所示。
图16
从图16可以看出,软件的二级钢用的弯曲调整值是4d,调整值是2.08d,倒是和手工计算的2.073d很接近,是四舍五入的问题。
而软件在弯钩设置里,三级钢用的弯曲直径是4d,如图17所示。
图17
而软件的3×2.29d执行的是弯曲直径是5d这个标准,手工执行的是弯曲直径是4d这个标准,所以,二者对不上。
对不上没关系,我们知道软件是怎么算的就可以了,在实战中,真的要调整,总能找到办法的,大不了手工调整。
这里我要告诉的就是:搞清楚软件是怎么算的,比软件计算的结果更重要,我们要学会驾驭软件,不能被软件所驾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