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APP相当于教材, 红学习类APP,“动辄用户使用量过亿”,其中的差错,也必然因此而放大。对此,专家表示,电子词典的词条出现错误,反映出编写人员专业素质欠缺,缺乏责任心,工作不负责。作为学习类APP的编写者,这样的一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态度,无疑比差错本身更害人。如果对编写中出现差错不以为然,必将影响到学生从求学之初,就缺乏一种较真严谨的治学精神,而这显然将贻害无穷。
学习类APP不是一般的APP,因为有类似教材的性质,更需要对差错零容忍。有关部门应引以为训,有所作为,尽快建立学习类APP鉴定评审的专门机制,一方面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及时纠错,以确保其准确和权威,让学习类APP真正回归“教材”属性。 (钱夙伟)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