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在展会上看到Silent Angel这个品牌时,他们在桌子上摆了两套上图的套装,以为他们就是做传统的“叠叠乐”的台机品牌,也就是像iFi那样数播+解码+耳放的组合,所以当时我也没有顾及这几个设备的具体分工,就直接拿他们现场搭配的HD600、HD800去试听了一下,虽然起初对音色的印象不佳,但在经过工作人员的交流后尝试更换了一下电源线的组合,发现了这是一套在声音素质、调音完成度与音色可塑性方面非常值得把玩的套装,随后也找官方弄来一套自己玩了两个月。
PS:线材无用论、数播无用论、交换机无用论、唯DAC芯片论以及非HIFI发烧友群体,并不建议阅读此文
细心的朋友应该注意到了,上文中我更换的是“电源线”,而不是“信 线”,所以这并不是一个解码耳放的分体式套装。中间部分的M1是一台 播解码耳放一体机,售价在万元档,顶部为N8交换机、底部为F1线性电源,可以同时给上放的M1与N8供电。F1和N8的单体价格为3200元与3050元,而M1根据机身运存的不同分2G、4G、8G版本,价格有所不同。
这套组合最核心的当然是 播解码耳放一体机M1,作为一台单体售价一万元的机器来说,它集成了很多功能、而且有丰富的拓展接口,并不大的体积背部密密麻麻塞满了各种插口。关于音频硬件配置的部分,官方一直是处于保密的状态,那些买前端一上来就先关注DAC型 的用户们可能会很难受。在官方的参数页面里,不论是解码参数还是信噪比、失真等表现,给出的数据都平平无奇,我暂时也没有头绪去猜测它使用了什么样的硬件方案。32欧负载下不到400mW以及600欧负载下不带30mW的功率,对于一些喜欢看输出功率来衡量推力的用户来说估计又是当头一棒、原地劝退了,仿佛心里在默念,你告诉我这玩意能推HD800,吹牛逼也不带这么吹的吧?但事实上我正是因为在展会上听到它驱动HD800的声音以后才对它感兴趣的,以及包括T+A的Solitaire P-SE这种平板耳机,虽然需要把音量调节到比较大的数值,但是声音没有任何疲软或者勉强的感觉。但至于Susvara或者1266这种特别考验系统的输出能力的型 我就不敢打包票了,总之大家姑且就把它当作一个非大力型旗舰一体机就好了,有点类似于随身播放器中的AK的感觉。
官方的工程师告诉我,他们家的强项在于数字处理的部分,此处又是一个比较具备争议的话题,那就是数播的作用、以及类似于Aurender家那种动辄万元的数播究竟是否对整个系统的声音起到明显的作用,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数播、或者不清楚数字信 处理概念的用户来说,肯定是一个很陌生的领域。当然了,我既然在这里提到这个话题,自然是肯定了数字音源信 处理的重要性的,如果你不清楚它是什么、或者你只是一个单纯的随身HIFI玩家,那相信晶振、飞秒时钟等名词想必你肯定是熟悉的,其实本质就是对数字音源信 的处理。
从个人的经验来说,数字信 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对声音的影响完全不亚于DAC、耳放部分,举个例子,某国产旗舰播放器,如果不用他们自带的数播部分、而是直接用USB-Audio,声音会比用本体播放更好。虽然现在一体机愈发流行,我们主要看重的还是最终耳放端口出来的声音结果,而不同的机型可能实现的手法不尽相同,比如有些机器强在解码、有些强在耳放、有些强在电源,比如好友@杨杰 最近一两年忙着折腾他的音响系统,他也是玩到系统层级以后才意识到原来数播对声音的影响远比他过去所认知的要大的多。
而关于交换机的部分,我对这里了解并不深,因为很多圈内我个人所崇拜的大佬和资深专家们都是 播用户,所以我对于交换机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有用”、但“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上。其实交换机最重要的两点作用就在于光电隔离与信 稳定性,而关于声音部分,我在收到这套机器以后就第一时间AB了一下加交换机和不加交换机的声音,其声音提升是立竿见影的,包括好友@织语白河 家的系统中也使用了N8交换机去连接Linn的旗舰数播来使用。而在Silent Angel这套系统里,如果使用了线性电源来供电,可以起到稳固时钟的作用(时钟本身也比较吃电源),音质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这里的时钟和HIFI数播中的时钟并不是一回事,时钟本身就是路由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交换机除了可以稳固时钟信 以外、也能够最大化削弱局域 环境中的干扰、减少对音质的劣化影响。
至于F1线性电源,我相信所有HIFI玩家对于电源重要性的认知是比较明确的,电乃声之母,而在Silent Angel这个套装中,线电最大的作用是省去一个电源接口、可以同时给一体机和交换机供电,其次才是音质和可玩性。至于为什么说是可玩性,因为官方也给出了不同价位和材料的电源线可供选购,当然了,你不去买的话也会有两根原配的随电源附赠,声音也完全够用。如果你预算充足,就像我曾经在 道中所说的那样,他们家各种电源线型 、以及两个机器的供电,可以带来N种声音搭配,对素质、味道的影响都是很可闻的,比如在驱动HD650时你可以选择一个偏线条感与两端延展的组合,推HD800或者T+A的平板时则可以选一个中频厚密感更好的搭配,而我站在评测者的角度上来说,会优先选择一个相对中正的组合,如果各位愿意折腾把玩一下,可以参考我图中的这个搭配,在声音素质与厚度、安定感方面有一个不错的平衡。
作为一个主打 播系统的品牌来说,他们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也在产品介绍中表示想要引导用户放弃USB或者蓝牙的传输方式,转入到高清 播带来的音质享受与便捷用法中去。但我们就产品论产品地说,目前文中的这套系统,距离完全的“好用”或者“便捷”仍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本身国内 播的玩家基数远远不如传统数播的用户,推广这个概念的路任重道远。首先第一个槽点,如果你使用这套系统的位置不能够离你的路由器足够近,那它就是无法使用的,因为目前它唯一的使用方法就是通过 线直接连接路由器或者间接通过交换机来连接路由器,然后让手机处于同一局域 下来操控。我也询问了官方有没有无线连接的方式,他们说实现起来没有任何技术难度,但在信 稳定性不能得到完善解决的前提下不会考虑这么去做。
就目前的形态而言,Silent Angel的这个套装光是在需要靠近路由器使用这一点或许就劝退了部分用户,尤其是对于在大城市居住合租房的用户来说,公共路由器大概率是放在客厅的。另外,官方也给出了不同运存版本的M1可选,工程师透露后续会有全新的功能上线,所以运存的大小会对机器的体验带来一些影响。目前已经具备的功能包括Spotify、Airplay、DLNA,之前还没有正式上线的Roon Ready也已经开放使用了,同时你也可以使用 络NAS或者本地外挂硬盘来播放。拓展性方面,从接口的复杂程度就能看出,他们能够支持I2S、AES、同轴、USB等多种方式的数字输出以及RCA模拟输出。
关于手机端APP的使用,我个人总体上是给好评的,至少流畅度和易用性做的足够好,读取我装满文件的1T硬盘时速度也不慢,但目前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某些特定专辑的文件夹,在点开以后选择曲目播放时会闪退、以及并不能够支持cue分轨读取等。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在于,我认为音量控制完全交给APP端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机身上的物理按键用户或许用的频次不高、但直接砍掉的做法有待商榷。但如果担心从头戴切到耳塞的时候炸耳朵,倒是也不至于,因为音量进度条会根据负载阻抗的不同进行动态调整,就比如,检测到低阻耳机时 音量进度条的最高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功率输出。
终于来到声音的部分了。
素质的部分我不打算展开来细讲,因为素质并不是这个套装的强项、其推力上限也是有限的。直接说结论,它确实有点像是台机领域中的AK,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声音表现是极好的。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就是说,你单纯拿它的声音去和钰龙DA1、高登序曲这种旗舰级的一体机去比素质,如果对比的对象是耳塞、或者HD600、Empyrean/LCD2这种不那么难推的头戴式耳机,那么其实声音表现可以说是互有胜负,而如果拿来推HD800以及1266这种潜力巨大、而且很吃推力的型 的话,在动态能力、两端延展方面还是会有可闻的差距,肯定是传统台机的声音更有劲儿一些。但别忘了,这套系统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心思是花在了数字音源处理和 播功能上,“音质”算是我收获的一个意外之喜,因为它声音中最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部分并不是去和同价位的台机掰腕子,而是非常全面的杂食度、耳塞/耳机的适配性、以及很值得玩味的声音修养。
Silent Angel这套组合我听下来的第一印象是宁静的背景和优秀的信息量、微动信 反应能力,虽然信噪比给出的指标并不高,但实际的声底却是极为纯净无瑕的,乐感自然宽松,动态有着足够的起伏和跳跃感,但不会像一些偏素质流的机器那样有炸的有些“猛”,拿播放器中的型 类比的话,就像是P6pro,对动态的展现是处于一个随音乐而动的状态、在能量感的把控方面张弛有度却又能“随叫随到”。
近期看过我的森海HD560S或者Meze Empyrean文章的用户们应该都知道我使用了Silent Angel的这个组合作为重要参考,不止是因为它相对中正和克制的音染、有着足够的还原能力,也是因为它作为台式系统,具备我更为看重的细腻度与流畅感,搭配厚声的耳机可以给它带来更好的轻盈度与鲜活感,搭配偏数码声的耳机又可以兼顾足够的中频韵味和人声全面性,全频段都具备良好的润泽度与清晰的结像表现,包括驱动钛铃Plus这种潜力极大、考验控制力的耳塞时,它展现出来的声音是极为从容和安定的,对于能量感的释放非常的自然顺畅。
我手头的众多耳机中,它唯一显得有些吃力的或许就只有T+A的Solitaire P-SE,在和QA390LE的对比中,声音不如后者那么富有肌肉感、两端延展的上限也略弱一筹,但中频人声的表现、以及声场边缘部分混响的处理是更为自然和耐听的,也许一个高素质台机可以在信息量、密度、大动态等方面胜过它,但想在听感上有一个全面超越,也绝非同价位的台机能轻易做到的。
如果你能看完这么长的篇幅,想必也有些乏了,我在结尾的部分,再对它的一些特点做一个列表式的总结吧。
1、M1 播一体机本身的声音表现相当好,强在声音的修养而不是素质,适合耳塞/头戴双修的用户
2、N8交换机对声音的通透感、立体感、密度的表现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价格也在这个套装中处于最便宜的一环,即便是你不购买套装,也可以在其他系统中考虑这台机器
3、线性电源与信 线的组合,更加丰富了可玩性、并且对系统的潜力又带来了明显的提升,可以根据预算的高低来进行选择
4、丰富的数字输出接口可以满足你各种的外接需求,因为这个机器本身最大的优势也是数字处理部分,未来他们官方还会推出砍掉模拟部分的纯数字版本M1,价格会大幅度降低,值得期待,如果你手头没有数播或者 播,数字版M1会是非常具备性价比的音源设备
5、目前对 播软件的支持足够多、而且APP易用性做的也很好
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通过 线直连路由器来实现播放功能与APP控制
2、APP在读取部分文件夹时可能出现闪退
3、不支持cue
4、推力上限不够高,低敏平板耳机用户建议试听一下再入手
5、没有平衡耳机接口
Silent Angel第一次在成都展亮相时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但在我那篇展会详细 道出来以后,不少经销商也开始关注到这个品牌,目前在各个一线城市已经开始有线下试听点了,感兴趣的可以去体会一下 播的魅力。当然别忘了,抛开 播以外,我单纯是因为音质才开始关注到这套系统的,对它们的把玩也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地步,后续当我有更深入的体验时,我也会在陆续分享更多的听感搭配与玩法,欢迎留言交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