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曝出,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天才”)被京津冀三地消协联合约谈。“小天才”在此前因产品内应用含有少儿不宜的内容被消费者投诉。对此,“小天才”发布声明称,下架处理问题应用。
尽管靠一款教育智能硬件培养出天才的可能性不大,但任由那么多涉嫌违规的游戏软件泛滥,毁了小天才的可能性却实在不小。“小天才”日前被曝多个问题,无一不踩到雷区上:应用商店搜索发现多款不良App,“家长远程管控”成虚设;游戏含有血腥、暴力、犯罪内容,无中文、时长及登录要求;多款漫画App设置12岁以上可下载,内容却少儿不宜等。“小天才”事件的持续发酵,也为整个智能教育硬件产业敲响了警钟。
“小天才”并非个例。近年来,儿童电子产品以及手机App含有色情、暴力、有悖伦理道德的问题时有出现,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成长。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发展,各类智能教育硬件层出不穷,但教育平板内容的把控却存在漏洞。尤其是在教育资源数字化趋势日益加速、电子出版物占比越来越大、电子游戏日益产业化的当下,对涉未成年人电子产品的监管方式和力度,理应跟得上电子产品更新的步伐。
作为一款“专为孩子设计”的电子产品,却包含如此多“少儿不宜”的内容,实属不应该,如今被三地消费者协会约谈,“小天才”必须正视问题,认真整改。为保障青少年的用 安全,使其免受不良内容的侵蚀和错误价值观的误导,监管部门必须出台各项硬性规定,加强对游戏内容、时长、价值观等方面的监管。同时,这也事关众多少年儿童的权益,不能只靠企业自纠,只有有关部门主动介入,加强监督指导,监管措施跟得上,才能推动问题更好更快解决,解除家长顾虑。(吴学安)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