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改 软件”利益链上的瓜摘干净

利用改 软件冒充领导、好友诈骗的案例屡有发生。据 道,这些软件售价从97元到300元不等,如果愿意出更高价,还能拿到代理权限发展客户,“自己做老板”。一名卖家表示,自己每个月营业额稳定在两万元左右,量大的时候“三四万也很正常”。由此可见,“改 软件”屡禁不止,甚至日益猖獗,关键在于这其中已经形成了一个长长的灰色利益链——无论是软件开发者还是出售者、购买者,都能轻轻松松从中获利。

更令人担忧的是,利用“改 软件”进行诈骗,早已成为不法分子驾轻就熟的作案手段,让市民防不胜防。据《华商 》 道,4月21日当天,商洛警方接到利用“改 软件”篡改的境外诈骗电话150多个,全市有6位女士被骗,累计金额达14万元。一天发生6起电信诈骗案件,而这6起诈骗案都是使用了“改 软件”的结果,“改 软件”的嚣张程度可见一斑。

事实上,针对 上“改 软件”的泛滥,工信部很早就已经开展相关整治清理工作。2016年底,工信部部署清理整治 上“改 软件”时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 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在 站、搜索引擎、手机应用软件商店、电商平台、 交平台等空间,坚决阻断改 软件 上发布、搜索、传播、销售渠道,让非法改 软件“发不出、看不见、搜不到、下载不了”。

实践也证明,只有对软件开发者、出售者、购买者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打击,才能把“改 软件”利益链条上的瓜摘干净。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的今天,从“改 软件”上架到联系买家,再到银行转账收取费用,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此,执法部门要拿出动真碰硬的态度和决心,无论哪个环节露出蛛丝马迹,都要顺着这条灰色利益链进行摸排,既要摸一摸“前面的瓜”,也要摸一摸“后面的瓜”,从而堵住不法分子利用“改 软件”诈骗的漏洞。

当然,要想真正杜绝此类事件发生,除了有关部门的精准打击外,民众也需要多个心眼,多一分戒备之心。在接到陌生人电话时,不管 码是否熟悉,都不要“见钱眼开”,尤其是对方与自己谈到利益相关的问题,这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决不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

“改 软件”利益链上的瓜不能一直潜伏下去,必须摘干净。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4月17日
下一篇 2018年4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