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化名)称自己写的文章再次被“洗稿”了,同领域的自媒体博主将他文章中的语句调整后,改头换面又发了一遍。他有些无奈,再次打开了投诉页面。投身育儿领域自媒体创作多年,王兴自称多次被“洗稿”,他自嘲重新认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这俨然成为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虽然自媒体平台及监管层持续打击,但“洗稿”侵权在自媒体领域犹如顽疾。
2020年11月11日,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正式发布,并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这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上述 站,还有“洗稿”软件。
“它会抓取全 阅读播放量高的内容,把文字打散重组,避过平台由机器判定的抄袭审查,从而完美符合平台的‘优质稿件’标准。”另一“洗稿”软件如此自我介绍。
有人招募写手批量接单“洗稿”
在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声称承接“洗稿”业务的奇猫工作室打出“代写自媒体百家 、企鹅 、头条 、大鱼 各大领域文章,千字6块,100篇起做”的广告,广告下方还配上一张“洗稿”后在百家 发布的后台图片。
徐姓写手称,除了汽车领域相对困难些,科技、历史、旅游、三农、星座、职场、娱乐、情感等领域都可以“洗稿”,情感领域“洗稿”爆款多。“给你可以低到千字4.5元/篇,但不配图。”
在“豆瓣”出现的“洗稿”广告 帖。
在闲置物品交易平台“闲鱼”,承接“洗稿”业务的奇猫工作室打出广告“代写自媒体百家 、企鹅 、头条 、大鱼 各大领域文章,专业写手,千字6块,100篇起做。”,广告下方配上一张在“洗稿”后在百家 发布的后台图片。
招募写手,称之为放单,放单后就会有人接单。
“剑 2018”曾专项整治“洗稿”式剽窃
谈起“洗稿”,王兴觉得很无奈,他称优质文章被其他自媒体账 “拿去”多次。“你写的这段话,他就给你变换个说法,你摘取的多个案例,他给你调整下顺序。”发现被“洗稿”,王兴会私信那些自媒体账 质问为何要“洗稿”,但对方往往不承认。投诉给文章所在自媒体平台,但不一定都被认定为“洗稿”,王兴自嘲“重新认识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这一现象也引起监管层的关注。近年来,国家版权局、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 信息办公室多次开展 络侵权盗版“剑 ”专项行动,每一次专项行动会结合这一时期权利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 络侵权问题,针对性开展整治行动。
除了监管层,治理“洗稿”,自媒体平台是重要一环。平台解决投诉、打击“洗稿”行为的方式态度往往决定了该平台“洗稿”现象是否频发的关键。
专家:新《著作权法》给“洗稿”戴上“紧箍”
与之意思相近的“抄袭”,一般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擅自将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照抄、照搬或套用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
对于二者异同,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 》的 道中,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清认为,“洗稿”与剽窃本质上无差别,如果一定要说差别的话,只能说一个是行业术语,一个是法律术语。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教授熊琦也认为,如果严格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来分析,“洗稿”行为本质上就是抄袭。
但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丛立先认为,从目前大家所了解的“洗稿”行为来看,并不等同于抄袭剽窃。“洗稿”行为可能是抄袭剽窃,也可能是非法演绎,还可能是合理使用,亦可能是借鉴创意思想的新创作,而抄袭剽窃只是“洗稿”行为当中的一种。
随着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兴起,加大对“洗稿”侵权治理的声音愈加高涨。
在司法实践层面,2020年12月底,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桩利用“洗稿神器”抄袭他人文章成果的案件。
就此,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成文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余杭法院作出这一判决,从司法角度明确了提供“洗稿”软件服务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给“洗稿”现象敲响了警钟。
法律学者王琳发布在《新京 》的撰文分析,从本次修订的具体内容来看,聚焦的多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新《著作权法》有不少亮点,源于司法实践中已被广为接受的解释或惯例。如很多机构媒体和优秀的自媒体人苦于被一些无良媒体以“搬运”、“洗稿”的方式大肆侵权已久。
“‘搬运’、‘洗稿’只是众多侵权乱象中的冰山一角。灰色产业之所以能够在黑白之间运行,多数时候并不在立法不明确,而在执法不严格。”王琳认为。
长期关注知识产权领域的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顾问刘彬也向澎湃新闻分析,此次修订新版《著作权法》亮点在于“提高法定赔偿额”和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可能产生的侵权行为具有震慑作用,相当于戴上了“紧箍”。
刘彬说,对于故意侵权、侵权情节严重的情况,法院可以判决给予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权利人的权利使用费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倍数赔偿。同时还将法定赔偿数额的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并设定了法定赔偿额的下限500元。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