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一”祛魅:直播打赏理性化必经之路

不久前,老牌演艺明星刘德华开启从业40周年直播首秀,让平台、粉丝激动不已,也吸引了诸多吃瓜群众。有意思的是,刘德华直播开始后几分钟,就关闭了直播打赏功能,让原本可能出现的巨额打赏“化为泡影”。

打赏收入仅528.5元。“说好几个亿没了”…… 友的戏谑不无理由,按照刘德华直播首秀累计观看人次1亿+、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近400万、直播间点赞9.6亿等数据看,如果放开打赏功能,没有几个亿,也有几千万。

刘德华解释,想让大家好好看我。

而刘德华直播首秀,最悻悻而归的就是那些志在拿下“榜一大哥”的打赏者。重要的是,在直播的流量和利益驱动下,很难分清这些“榜一”是真正的粉丝还是蹭流量的人。从这场大秀的前期发酵看,放话拿下“榜一”的这个 红或者那个 红,很难谈得上多爱偶像刘德华。

不可否认,直播最原始的商业模式就是打赏(礼物)。让排行榜有了天然的驱动力,排行榜最前端位置,则具有致命的诱惑力。如果直播打赏保持克制,是私域流量的充分展现,是主播与粉丝的甜蜜互动,也是平台与主播在收益上的不谋而合。

但如同所有行业的排行榜,被无上限的流量和金钱裹挟,直播打赏就变了味儿,“榜一”就变了质。于街头巷尾,“榜一大哥”是土豪的象征,甚至异化为更为负面的调侃;于秩序规则,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是挑战行业理性发展的洪水猛兽。

2020年开始,国家 信办、文旅部等监管部门,不断拟定和出台多重措施,对非理性直播打赏进行规范,重点瞄准未成年人打赏和诱导、刷榜等领域。

对于直播的三方参与者平台、主播和 友而言,改变之路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大主播”刘德华在他的维度做了示范,不可能是所有主播的唯一选择,但引导粉丝理性打赏,应该成为主播的共识。

平台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原有排行榜强调金额排名的模式,无论如何都非正确价值观。令人欣慰的是,有 友表示,在一些新版直播软件中,打赏排行榜已经隐藏,或者不再显示“榜一大哥”具体的打赏金额。

直播行业,有互动娱乐的需求,有商业收益的必然,打赏也是用户获得参与感的重要方式,但没有制度制约,没有理性引导,疯狂过度之后就是自取灭亡。即便排除未成年人保护、打赏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成年人自负其责”也不能成为非理性打赏的借口。

第一步,先从“榜一” 祛魅开始。

北京商 评论员 张绪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