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Gartner研究结果显示,受控且管理良好的桌面PC较之没有管理的桌面,其总体拥有成本可以降低43%。伴随着桌面IT外包市场在中国的成熟与推广,将目标、流程、过程、资源、质量有效融合的桌面管理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带来高效率的IT管理和高品质的服务享受,同时也让更多的企业越来越关注管理正规化的实践。国内的IT外包公司,例如,联想、上海蓝盟等均研发了自己的ITSM管理软件,确保桌面运维流程的可控执行,确保服务质量。
选择IT外包,一般会从IT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来决定哪些可以外包,哪些不能外包。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大致可分为规划和设计、开发(购买)和测试、实施、运营和终止等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所花费的时间只占硬件和软件生命周期的20%,其余80%的时间基本上是对其进行运营(虽然前三个阶段的花费可能占整个IT投资的80%)。系统运营至关重要,尤其是企业业务的核心平台,需要全天24小时不停止地工作,一旦发生故障,必须立刻采取行动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要有专业化和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保障。如果,自己建立IT团队实现全面运营的话,部门就会组织结构庞大,实际运行之中,会造成很多团队和部门工作量安排不满等现象。
在早期,企业主要依靠原厂商的售后维修服务以及企业内部的IT技术人员去解决这些问题。设备原厂商能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往往受限于自身的产品或者代理产品。大多数厂商只能解决点和面的问题,对于企业IT的全面需求,整合能力有限。如果企业购买原厂服务,故障发生后,厂商虽然都会去响应,但往往会出现不同厂商对出现故障划分不清的问题。同时,企业还要面临这些原厂商提出的高额维修费用,以及众多原厂商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如果单纯依靠企业内部的IT技术人员解决问题也存在很大阻碍,异构化平台下的系统问题需要IT技术人员拥有更加专业化的运维技能。此外,从企业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建立一支专业的运维团队,成本较高,性价比低。
以IT桌面管理为例,传统的桌面管理中,本地桌面终端的配置难以统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IT人员要掌握多种规格的桌面管理技能,随时为各种繁琐的IT桌面支持要求提供解决办法。但结果往往是——因为缺少更换件而不得不等候原厂备件,因为问题的“诡异性”超出了IT人员的技能范畴而不得不求助于外援等等。尽管企业投入大量的IT维护成本,但仍然不能令员工满意,而IT人员也受困于这些日复一日的繁琐事件处理,无法集中精力于企业IT系统的系统规划发展上。
it外包公司帮助企业整合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和系统优化服务,帮助企业从技术复杂、整合难度高的基础设施运维中脱身出来,专注于业务和应用的发展,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一点的考虑,真正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是事,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业务领域。另外,在选择IT外包服务商的时候,建议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全国性的服务商还是本地化区域服务商,当然,还有国际化服务公司,各有优势。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