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纺织服装企业近年来逐步开始利用模板提升工作效率的时候,波司登集团已经捷足先登引入川田智能模板机代替熟练工人。波司登集团旗下的江苏雪中飞制衣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引入60台川田智能模板机,同一工序效率提升达60%。“有了它,工人只要会摆放衣料即可,剩余的都由机器来完成。”厂长赖和东谈及智能模板机,颇为自豪。
作为世界最大羽绒服品牌运营商,波司登集团并没有止步于已有的成绩,而是结合当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向技术要效率,努力寻求降低成本、提升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及盈利空间,令传统服装工艺得到革命性的更新。
对于当今服装企业普遍面临“招工难,工资高”的现状来说,高效的生产流程成为企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点上波司登又走在了行业前端。2013年9月,波司登在上海缝制设备展看到第一台智能模板机,当年10月雪中飞便引进使用,如今已使用到第四代产品,并在每个车间广泛分布。“未来三五年做服装的熟练工会越来越少,我相信只要模板跟上,完全可以用智能模板机来操作,不会做的人也可以做高难度的工序。”赖和东说。所谓模板研发一方面是模板研发制造,另一方面则是人机操作方法。然而许多智能模板机制造商都还不具备研发能力,制造商普遍认为开发模板成本高,稳定性低。而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波司登未雨绸缪,在2010年就组建了自己的模板研发团队。这个团队研发了平面、移动、活动、立体等四大模板系列,并且拥有超强的发散性开发能力,往往一个模板刚研发好,不久就能开发出类似大同小异的模板。“假设要普及一间工厂变成600台全是自动化设备,其他企业不是硬件设备买不起,就是模板研发跟不上,做领子、上帽子,他们不能做的模板,我们能做!”赖和东说。
去年,雪中飞公司拥有车间工人930人,今年减少至860人,工人数量减少了,同一工序效率却提高了60%,产能也大大提高。赖和东介绍说,目前车间内做自动模板设备80%的工人几乎都不是熟练工,但通过简单的培训即可做出熟练工一样的品质。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服装行业人工成本压力日益加剧,尽管智能模板机设备价格不菲,但相对日益上涨的人工成本,仍然具有较高性价比。未来,雪中飞将首先尝试将所有平面模板采用智能模板机进行绗缝,最终实现所有绗缝工序都利用智能模板机车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