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监控”隐私?腾讯:均已匿名脱敏
在2018微信公开课上,腾讯发布了一份微信数据 告,其中包括 友常用的表情、睡眠时间和视频通话习惯。有 友质疑微信“监控”了聊天数据。
腾讯对此表示,微信年度数据 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所有数据均已匿名及脱敏化处理,不涉及具体用户的隐私内容;并表示表情数据根据点击频次统计,视频通话的亲子关系则是依据年龄的一种推测。
事件
00后爱“捂脸”
微信 告被指“监控”隐私
在1月9日腾讯发布的微信大数据 告中,对各年龄层用户特征进行了画像描述,比如00后爱晚睡早起,睡眠时间最短以及偏爱冷饮和甜品。90后公共交通出行最频繁,每个月25次。80后无论早晚都热爱阅读,日间精力主要用来工作。70后休闲时刻爱刷朋友圈,每天23:30左右睡去。
此外, 告还支出,55岁以上人群爱早睡早起,与太阳同步作息。日间线上娱乐丰富:刷圈、阅读、购物,晚餐后习惯与子女视频通话。
该 告还归纳了各个年龄层最爱用的表情包,比如00后爱“捂脸”、90后爱“笑哭”、80后爱“龇牙笑”、70后爱“捂嘴笑”、55岁以上人群喜欢“大拇指”。
看到如此详细的数据, 友纷纷表示“原来我们的个人身份信息和活动轨迹都掌握在腾讯手里”,“微信不读取聊天内容,怎么统计表情使用画像?”不少 友留言指出微信“监控”了聊天数据。而针对“55岁以上用户喜欢在晚餐后与子女视频通话聊天”的结论, 友也提出质疑:“微信怎么知晓他们的关系?”
回应
亲子关系仅为猜测
所有数据已匿名脱敏处理
其中关于表情数据的统计方法,微信表示,是根据表情面板内不同表情的点击频次所得,不涉及任何具体用户隐私行为和内容。
针对视频通话中的亲子关系统计,腾讯表示仅是猜测:“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在特定时间段内年龄较长用户与年轻用户视频通话比较多,由此推测是亲子之间的行为”。微信并不能判断两个用户之间的真实关系情况。
微信的隐私安全问题一直被关注,有企业家谈到“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时特别提到微信,认为微信可以看到用户的聊天记录。
对此,微信当时表示,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