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眼健康检查对于防控致盲性眼病至关重要。
10月13日是世界视觉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视力损伤或失明人数高达22亿人以上,其中至少10亿人视力损伤问题本可预防。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增加,与年龄有关的眼病、糖尿病性视 膜病和其他慢性眼病引起的视力损害或会继续增加。
目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虹桥路院区门诊大厅VIMC体验区已初步建成,配备全自助的电脑验光仪和眼底照相机。
院方透露,VIMC依靠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将受检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底照片等检查数据经过质控后上传眼健康信息系统,通过软件在线诊断,可以在20秒内快速自动生成视觉健康筛查诊断 告,得到精准可靠的随访管理建议,通过手机上的“健康云APP”“明眸视觉健康APP”就可查看结果和就诊建议。人们可以根据提示进行就诊复查,更可享受到 区转诊、 区随访等动态连续的视觉健康分级分类管理服务。
早在2020年起,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就着手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赋能 区眼健康筛查与管理,解决当前基层眼科医疗服务“供不应求”态势。
如今,上海诸多 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看到VIMC的落地应用场景。如北外滩街道 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北外滩新华楼宇智慧健康驿站中,配置有全自动的眼科检查设备,如自动视力检查仪、自动电脑验光仪、自动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等,让周边市民午休时间就能抽空自助完成眼健康筛查,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辅助,即可快速评估眼健康状况,工作健康两不误。
普陀区长风 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 区眼科(五官科)门诊模式,将VIMC筛查融入 区门诊流程,患者就诊时顺便完成眼科检查。
又如普陀区长风 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 区眼科(五官科)门诊模式,将VIMC筛查融入 区门诊流程,患者就诊时顺便完成眼科检查,并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获得初步诊断结果,家庭医生则为需要转诊的对象直接预约转诊医院。而在奉贤区奉浦街道 区卫生服务中心内,VIMC与 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工作相融合,让居民在定期检测血糖、血压等慢病指标之时,完成视力、屈光、眼底照相、眼压等眼健康筛查,精准预防、干预潜在眼部疾病。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院长邹海东表示,防盲治盲,重点是“防”为先,“治”为后,这是世界共识也是上海经验。如果能有效开展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治疗,将能挽救致盲性眼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