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投吴海:“科技兴国”“进口替代”仍是投资主线

本场分论坛以“科技创新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为主题,由科学技术部、国家互联 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主办,中国互联 投资基金等承办,与会人员围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元宇宙、 络空间安全等热点话题,深入探讨新兴前沿技术和数字产业创新发展,为壮大数字经济发展能级、促进 络信息安全发展献计献策。

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始终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超45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9.8%。

吴海认为,从行业投资热度不同可以看出,投资者正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关注,总体按照“补短板、锻长板、布前沿”的投资思路开展布局。

其中,“补短板”主要是把握产业链关键环节,聚焦“卡脖子”的共性基础技术以及行业个性化的关键短板技术,在基础硬件、关键软件等领域进行重点布局,首先解决0和1的问题,再合力推进可用和好用的问题。

“锻长板”主要在产业数字化领域加强布局,推动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推进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也成为投资重点。

“布前沿”主要关注以5G/6G为代表的新型 络技术,以新型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分析技术,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型互信技术,如卫星互联 、量子信息等,开展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在这个过程中,以国家级基金为代表的战略投资者,战略属性比较突出,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主,持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吴海认为,产业投资者以投资为桥梁,推动与被投企业开放共享自身的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带动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反哺产业高质量发展。

吴海还提到,要识别优先驱动技术创新的主体对象。一是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挖掘具备创新和应用推广能力的企业。价值增量主要来自应用需求的不断拓展,投资者更加关注数字基础设施以建带用、以用促建过程中,出现的具备行业应用场景推广能力的企业。

二是关注行业核心痛点问题解决过程中,涌现出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如半导体领域,国内EDA对外依赖度较高,先进性有限,产品不齐全,是行业核心痛点之一。考虑国内EDA厂商发展现状,投资者会重点识别具备单领域全流程平台突破能力的国内企业。

三是识别拥有优秀创新型人才的企业。投资者会重点识别出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帮助纾解研发资金不足的困难,支持技术攻关。

四是对接国企改革中出现的优质投资对象。国企改革过程中,一批处于优质产业链、具备核心技术或市场需求规模大的项目进入市场,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作为国家级基金,吴海认为,中 投通过资源协同的方式持续赋能企业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出资人的产业资源优势,与出资人开展联合投资;另一方面,与其他战略投资者、产业投资者形成联动,合力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此外,中 投发起成立数字经济投融资联盟,汇集百余家知名投资机构、 信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中介机构,进一步扩大生态圈,也畅通了被投企业与政策端、产业端以及其他投资者的沟通渠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