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项目/接口框架通通都有,都给你

每天进步一点点,关注我们哦,每天分享测试技术文章

1. 接口项目

企业微信
https://work.weixin.qq.com/
,自行注册

1. 点击API文档

2. 点击企业内部开发

3. 点击服务端API

2.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 熟悉创建部门的业务
  • 在页面上创建部门只有一个字段

    而创建部门接口上的参数有很多

  •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 页面上看到的业务参数远远比接口层的参数少很多

    为什么要做接口测试?

    1. 后端开发已经完成,前端页面还没完成,此时可以提前介入进行后端接口的测试

    2. 前端页面上不能够覆盖接口层面所有的逻辑,因此我们要采用接口测试来覆盖更多的业务逻辑

  • 创建部门接口测试用例
  • 可以把接口的每一个参数都想象成一个输入框,输入框的测试用例大家都会,然后根据各个字段的规则进行设计,等价类、边界值、错误推测、正交,这些都是每个人都可以想到的,建议大家多考虑业务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

    主要完成基于业务场景的测试用例设计:

    
    

    3.接口测试框架搭建

  • 搭建接口测试框架
  • 1. 安装python

    2. 安装pytest,单元测试框架

    
    

    3. 安装requests,接口请求库

    
    

    4. 安装allure-pytest, 测试 告

    
    

    5. 安装allure命令行工具,并配置环境变量

    6. 安装pycharm

    7. 创建项目

  • 框架结构
  • api: 存放单接口的定义脚本
  • common: 存放基础的公共方法,比如requests的封装、文件读取、日志处理
  • config: 存放配置文件,比如数据库配置信息、接口域名管理
  • report: 存放allure的测试 告
  • testcases: 存放测试用例脚本,测试用例是通过调用各个单接口来组装业务测试用 例脚本
  • conftest.py: 存放pytest的公共fixture以及钩子函数的
  • pytest.ini: pytest执行的相关配置
  • run.py: 整个项目的执行入口
  • 调试企业微信认证接口
  • 接口都有权限相关的认证机制,所以需要先熟悉接口的认证机制,对于企业微信项目来说:

    参考如下地址:
    https://work.weixin.qq.com/api/doc/90000/90135/91039

    corpid: xxxxxxxxxxxxxxxx

    corpsecret: 密钥获取需要下载企业微信App

    编写access_token的获取脚本免费领取 码同学软件测试 课程笔记+超多学习资料+完整视频+最新面试题,可以转发文章 + 私信「码同学666」获取资料哦

    4. 实现common下的基础方法封装

    基础方法指的是什么?

    因为我们目前是在开发接口测试框架,因此接口请求的收发是我们最最最基础的一个方法

    在commons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client.py,写上如下代码:

    5.实现api层各个接口的定义

  • 首先封装base_api
  • 实现认证token获取的接口
  • 实现创建部门单接口的定义
  • 实现获取部门单接口定义
  • 实现删除部门单接口定义
  • 6.实现testcases测试用例层

    针对创建部门这个接口实现参数化数据驱动测试

    7.conftest.py 实现token获取及数据清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conftest.py中增加代码如下:

    8.编写pytest.ini配置文件

    可以用来配置pytest相关参数

    9.编写run.py

    该文件主要用于整个项目的执行,并且可以自动执行allure命令生成测试 告

    10.执行后查看 告

    11.上述框架中的不足

    如果我们要封装一个适应不同项目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那么上述内容只是一个架子,我们还需 要更多增加更多的东西来实现接口自动化测试中的各种情况,比如接口自动化执行的日志、随机数据的 生成、redis数据校验、数据库数据校验、参数的动态处理、测试数据文件处理(excel/yaml等)、加解密 处理、分布式执行、持续集成等等,所以还需要读者们自行封装。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 上一篇 2022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