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也说到,这里的理论学习可以理解为读书、上课等等形式,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论学习?因为它可以快速地建立知识体系,前人的智慧凝结成一本书、一节课、一个故事,我们通过对于理论的学习,吸收别人的智慧慢慢内化成自己的智慧。
【不变的“一”】
《雍正王朝》电视剧里面有这么一幕,邬先生教导弘历(乾隆):“读书是为了明理,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个‘理’字,把‘理’字想清楚了,做起事来就有了主张,就不会偏到哪去,但又不能守死理。道理又不是不变的,需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对于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明理,掌握系统内的规律,但是认为理论可以决定一切是不对的,世界的变化是动态的,而理论是相对静态,在变化的世界里面,理论框架就是这不变的“一”。需要用理论指引行动,良好的心态迎接变化。
【知识得成体系】
对于理论学习,切勿浅尝辄止,广涉猎不精通,在这个“长板效应”明显的 会,价值就没有那么大。系统的学习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识 络,不同领域的知识又拥有一定的互通性,精专一门,既是精力利用最高效,也是最有潜力的选择。
要想了解一个行业只需要读懂这个行业的10本书,一星期一本也只需要三个月,而这三月的理论学习可能对你未来5-10年的职业都大有好处,你学还是不学?对于学习对象的挑选要慎重,不过现在有豆瓣以及各种书评软件的辅助,相对比较好做判断,权威经典、系统专业的书籍是最佳,但是这类书籍有一个问题,晦涩难懂、过于专业。前面我也提到过对于这些很难懂的东西,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它强记下来,因为你知道它是专业的,你想深耕这个领域,这又是你绕不过去的道儿,那还不如老老实实接受,再陌生晦涩的东西,想过100遍也就没那么难了。
所以这里还是讲的长期主义,我是长期主义坚定的信奉者和践行者,但是人性是脆弱的,人都想要取巧,我们想要很快地去搞懂一个东西,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迎合这种人群的需求,市场上诞生了一大批的“极简”“快捷”“一分钟”“10节课”等等的书籍或课程,市场是逐利的,它的唯一原则就是顺应人性。而长期主义是反人性的,人类的进化的历史中,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对危险做出应激反应,这就造成了我们很难去向长期的事,即时我们知道应该做长远打算。
【双刃剑】
理论学习浑然天成的优点就是知识是现成的,获取书籍是相对容易的一件事,通过理论的学习可以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快速建立知识体系。但最大的缺点就是与现实世界相差比较远,理论学习基本是对“认知”以及“方法论”层面的提升,完全作用于意识世界,用人话说是“你知道这些东西”,但没法作用于物理世界产生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大空”;此外,理论学习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你是一个都没法静下心来看一本书的人,那理论学习可能不太适合你。习得知识难,灵活运用知识更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