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申请获受理未及时停牌,新三板公司麟龙股份遭抢筹

IPO申请刚被受理的新三板企业麟龙股份(430515),近日被市场质疑“停牌不及时,导致投资者捡漏”。

事件起因于麟龙股份在12月23日预先披露了创业板IPO招股说明书申 稿后,12月26日(周一)开盘并没有停牌,反而出现了“抢筹”暴涨现象:开盘不到一个小时内麟龙股份成交额已超过1000万元,盘中紧急停牌。

就交易情况来看,12月26日开盘后,麟龙股份股价大幅拉升,最高涨至14.00元/股,涨幅达17.75%。直到10时30分,麟龙股份才开始盘中停牌。停牌前,股价为12元/股,涨幅4.17%,共成交1764万元。而12月22日,麟龙股份的全天成交额为1157.64万元;12月23日成交额为684.42万元。

12月26日下午,麟龙股份在全国股转系统官 发布了“迟来”的停牌公告。麟龙股份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已被中国证监会受理,自2016年12月26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暂停转让。

市场人士质疑,是不是麟龙股份“忘”了停牌,导致投资者大笔捞金?

对此,麟龙股份董事会办公室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各家新三板挂牌企业都有它的督导券商,一般进行信息披露前会征求督导券商的建议,办理也会按照督导券商的意见,所以这次公告披露、停牌时间等完全是按照业务指引进行的。

截至目前,澎湃新闻尚未联系上麟龙股份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东兴证券相关团队作出回应。

针对上述情况,新三板资深研究人士、新鼎资本CEO张驰认为,如果企业停牌不及时,确实会造成抢筹。从企业角度而言,麟龙股份的做法并不违规,麟龙股份申请停牌的手续需要一定时间,由于证监会受理时间并不确定,根据披露规则,只要两日内进行停牌则符合要求,因此企业的做法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就制度本身而言,证监会已受理企业IPO申请后,还能进行抢筹,确实不合理,可能存在关于时间点问题的制度缺陷。

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4.4.1条规定,挂牌公司向证监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向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应当向股转系统申请暂停转让,直至按规定披露或相关情形消除后恢复转让。

12月23日,春晖智控、麟龙股份、慧尔农业、鸿禧能源和宏源药业等五家新三板公司同时在证监会官 上预披露了其招股说明书,意味着 会成功。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麟龙股份和宏源药业这两家。这两家公司均为做市转让状态下直接申 IPO,并未进行交易方式变更和所谓的股东清理。

值得一提的是,停牌前被市场追捧的“IPO扶贫概念股”宏源药业,同样在12月26日盘后才发布IPO获受理及停牌公告,所幸宏源药业一直处在停牌中,没有出现麟龙股份的交易情形。

麟龙股份作为新三板上的创新层做市企业,如今公司正在申请股票上市,已有7家做市商离其而去,剩下5家做市商分别是:东方证券、中信证券、民生证券、东吴证券和广发证券。

麟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4年1月挂牌新三板,作为新三板扩容后的第一批企业,麟龙股份在新三板挂牌,2014年8月25日,做市商交易制度正式落地,麟龙股份又成为首批做市交易股。曾借着互联 金融概念股的东风,一度成为新三板市场上率先问鼎百元的高价股。

麟龙股份是国内资深的金融数据系统与服务类企业,主营证券软件研发、销售及系统服务,客户主要是个人投资者,主要产品包括麟龙选股决策系统软件、期天大胜股指期货软件以及证券投资咨询服务,与A股市场的大智慧、东方财富、同花顺等上市公司主营类似。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11月22日
下一篇 2016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