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窃听风云,是谁在偷窥你的隐私?

不得不说,在如今,个性化推送已经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了。不管男女老少,都能给你扯上几句:明明没有在电商平台搜索东西,但是怎么就被精准推送了呢?

难不成,手机在监听我们的对话吗?

作为国民级的聊天软件,微信自然也深陷“窃听风云”。

在 络上随手一搜,你就能发现无数有关“微信窃听用户消息”的案例。事实上,通过微信的个性化服务设置我们就能看到,微信已经明确了自己不会使用用户的聊天记录来进行广告推荐(划重点,朋友圈、搜一搜之类的可没说哈)。

今年1月的微信之夜上,因为收到很多用户投诉自己聊天记录被窃取,张小龙就明确说明微信以后要做一个输入法。

瞧瞧,大家都把孩子逼成什么样了?

结合张小龙的发言我们可以得出,泄露用户隐私的问题,可能出在输入法上面。

现如今,我们在 上冲浪离不开输入法。

根据黑马身边同事的使用习惯可以得出:百度输入法、搜狗输入法、讯飞输入法是在众多输入法中,最受欢迎的三款输入法。

甚至,你看的这篇文章都是黑马用搜狗输入法打出来的。

首先以黑马在手机端接触最多的讯飞输入法为例,打开它的设置,你会发现它是默认勾选给你进行个性化推送的。考虑到讯飞输入法的只是推送皮肤和表情,我们在这里就选择理解吧!毕竟某人说过,“李姐万岁”嘛!

然而黑马刚刚说完“李姐万岁”就遭遇光速打脸,因为讯飞输入法接下来这个行为,黑马实在是理解不了。

自己收集用户信息也就算了,还直接共享给关联公司和合作伙伴。好家伙,这波操作黑马直呼内行。

其次就是百度输入法,共享信息、收集信息都是常规操作:

最后,搜狗输入法,同上,采集信息和第三方共享信息一个不落。

基本上这几种输入法咳咳,大家都一样。

当然,最让黑马大开眼界的还是搜狗输入法:“您在使用搜狗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所提供、上传或发布的内容和信息,可能会泄露您的个人信息。”好家伙,针对这种可能存在的情况,难道你就不提供一些相关的保护措施么?

针对这种情况,黑马建议大家把上诉软件的联 权限直接关闭,如果你要使用这些软件提供的语音输入服务那就另当别论。

事实上,在如今的智能生活中,输入法可能才是那个“最懂你的人”。无论你上过什么 站、打开过什么APP、发表过什么言论,它都一清二楚。这也是为什么,一些APP在敏感信息领域通常会强制采用自己的APP输入法来进行输入。

当然,除了输入法这一环,大家关心得最多的就是手机是否在通过麦克风监听自己。

理论上来说,APP通过麦克风监听我们非常简单,基本上没有任何难度。但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的话,那么不好意思,通过麦克风监听这条路行不通。

因为手机长时间使用麦克风,会让手机无法进行待机,直接加剧损耗手机电量,用户只要通过电池数据一眼就能看出来。

就算真的有那么“憨”的开发者,那么它要想将录制的音频上传到云端或者在本地转化为机器能够识别的文字,都对手机电池和性能是个考验。

更何况,现实生活中的音频并不仅仅只有人声,各种嘈杂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唔,现在的人工智能真的没有这么智能,况且,服务器真的吃不下这个瓜

总的来说,如果用麦克风监听,那么付出的成本只会大于收益(况且还有那么大的法律风险),但凡脑子正常的厂商都干不出这事。所以,通过麦克风监听这条路,行不通

综上所述,黑马认为通过输入法渠道收集信息进行精准推送,可能才是当今个性化推送的主要方式。

当然,除了输入法之外,还有的用户面临着明明啥都没有输入,但是也被精准推送。这里可能就要提到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

根据浙江大学 络空间安全学院任奎团队、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学者团队展示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App可以利用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手机扬声器所发出声音的震动信 ,实现对用户语音的窃听。

重要的是,这种行为是不需要授权,而且和不太会被外界噪音干扰的。

现阶段来看,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都是防不胜防

黑马曾经幻想过,未来的智能生活是知道米没有了及时给你推送消息告知购买需求;知道厕所快没纸了自动推送提醒等,但是,当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黑马才发现,这种赛博朋克般的生活黑马是真的接受不了,也无法选择接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1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