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区鼓励企业储备关键生产物资,仓储管理如何增强供应链韧性

近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北京市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 会发展,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大企业帮扶力度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奖励政策实施细则。

细则中明确提到申请奖励的企业应满足2022年上半年产值达到5亿元(含)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2022年1月1日(含)后新租用北京市范围内临时库房用于重点零部件生产应急储备的,按照最高1元/平方米/天的标准,给予本年度不超过200天的临时仓储补贴。

疫情第三年,供应链韧性重要性日益凸显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一度为全球经济按下暂停键。2021年,得益于有效的防疫措施,我国大部分产业链正常运转,在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支撑着国内外双循环的顺利进行,保持了两位数的外贸增长。2022上半年,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堵点卡点,为一些行业生存发展带来了突出困难。

新冠疫情正在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不稳定的国际局势,也加剧阻碍了全球经济发展,我们正进入一个变幻莫测的“乌卡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定的供应链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共识。

增加库存,能解决供应问题吗?

疫情造成部分生产企业停工停产,零部件供应延迟或是中断,影响成品交付。今年上半年,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龙头的上海,经受了疫情严峻的考验,汽车、航空、电子、石化、医药、食品等诸多工业生产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精益管理所追求的零库存,显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上文提到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企业储备关键生产物资,也正是出于疫情防控、稳定生产的考虑。可见,在不确定的形势下,保持一定量的库存是稳定生产和供应的关键因素。

但是,由于库存会带来各项管理成本增加以及资金占用,所以很多企业将库存看作“万恶之源”,因此,仓储管理既担负着稳产保供的重任,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资金占用。

数字化仓库管理,可视稳链、提效降本

疫情凸显了供应链的重要性,也大大推进了产业链供应链整个流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仓库管理,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仓储自动化和全流程可视化。自动化可以提高仓库管理的作业效率,而可视化解决监控风险控制相关问题。

WMS仓储管理系统,以物联 、条码/RFID为核心技术,结合PDA手持设备,实现扫码对仓库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数据采集,保证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并与其他信息系统(ERP、SAP、MES、SRM等等)灵活集成,形成了与生产、采购、运输的协同联动,有效提高仓储利用率,敏捷补充库存,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生产企业来说,仓储是一个比较难平衡的问题,既要保障顺利生产,又要尽可能降低资源占用,要找到其平衡点,则需要与生产计划、采购、运输等多方协同,这对仓储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数字化仓库管理无疑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关注“指南车物流软件”获取更多物流信息)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8月10日
下一篇 2022年8月1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