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下的出路:华为“一纵一横”战略,鸿蒙软件生态反哺硬件

1、软件生态反哺硬件,开启IoT增量市场?

1.1 美国制裁下的出路:软件生态反哺硬件

受到美国制裁影响,华为手机出货量下降:随着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管制名单(新闻),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升级对华为的芯片管制,限制美国厂商为华为生产芯片,只要使用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就需要向美国申请许可证。

根据IDC数据,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2020年全年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中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均有所下降,其中,出货量降幅约21%。

利用软件生态反哺硬件,鸿蒙承担华为消费者业务再次崛起重任:受制于产业整体状况,中国高端芯片短期内难以实现“去美国化”,华为发展将受限。

但在软件领域的操作系统,华为能从全球开源 区中获得支持,通过鸿蒙系统和HUAWEI HiLink等,与多个应用软件等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万物互联生态,让更多华为用户留下来,华为消费者业务或可再次崛起。

1.2 迎合IoT互联时代发展,开辟增量市场

操作系统市场集中度高,安卓和IOS份额占大部分:

在移动互联 时代,根据statcounter数据,2009-2021年全球手机操作系统市场中安卓和IOS市场份额分别为63.25%和21.94%,两者总和超过84%;2020年,全球操作系统中,安卓和Windows系统市场份额总和超过70%,集中度高。

迎合物联 发展,开辟增量市场:

华为若想获得操作系统的市场空间,需要顺应产业变革方向,推出适合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争取增量市场空间。而鸿蒙OS正是致力于解决消费者多终端割裂体验的问题,实现多个IoT设备的互联互通,迎合物联 发展方向。

2、鸿蒙OS 2.0发布,相较1.0有大变革?

2.1 鸿蒙: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万物互联

鸿蒙是为物联 服务的操作系统,目标是实现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

Harmony OS鸿蒙系统是华为开发的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智慧操作系统。其重新定位人-设备-场景的关系,以人为中心,按场景把不同智能终端通过 HarmonyOS 的系统级原生能力组建成一个超级终端,为智能全场景带来不同的体验;而且是开源的,为开发者带来巨大的机会。

致力于解决万物互联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

消费者:同一软件系统有助于解决消费者大量智能终端体验割裂的问题,带来便利的全场景体验;

开发者:鸿蒙通过多种分布式技术,整合不同终端硬件能力,形成虚拟的超级终端,开发者可在该终端开发应用,不受硬件设备差异的影响。

未来将逐步覆盖1+8+N全场景终端设备:

“1”代表智能手机,“8”代表PC、平板、手表、智慧屏、AI音箱、耳机、AR/VR眼镜、车机,“N”代表loT生态产品,为消费者衣食住行全场景提供智能智慧服务。

2.2 鸿蒙:合并两大品牌——全面升级

2021年5月,在HarmonyOS Connect伙伴峰会上,华为宣布将“ HUAWEI HiLink”与“Powered by HarmonyOS”两大品牌全面升级为“HarmonyOS Connect”。

HarmonyOS Connect品牌升级将加速万物互联生态的形成:截至2020年,HUAWEI HiLink已 有180万开发者,9.6万应用集成HMS,4.9亿活跃用户数,2610亿应用累计分发量,已激活5000万生态用户;智慧生活APP装机量达4亿,全场景设备交互请求日均10.8亿次,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

在构建全场景智能硬件生态方面:已有800个硬件合作伙伴,合作的智能产品超过3000款,智能硬件用户超过5000万,累计发货量超过2.2亿。

未来鸿蒙OS将成为全场景智慧生态的底座,HarmonyOS Connect的产品成为鸿蒙OS“超级终端”的一部分,万物互联生态有望加速形成。

2.3 鸿蒙1.0:采用分布式和微内核,打造跨终端协同

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

鸿蒙OS采用分布式架构和分布式软总线技术,使开发者能够聚焦自身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消费者也能够在各使用场景体验到较强的跨终端业务协同能力。

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有效提升流畅度:

鸿蒙OS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提高系统性能,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微内核结构小巧的特性也提高了IPC性能,进程通信效率较现有系统提升5倍。

微内核设计强化安全特性:

鸿蒙OS将微内核技术应用于可信执行环境(TEE),采用形式化方法,显著提升安全等级;鸿蒙OS微内核的代码量仅Linux宏内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击几率也大幅降低。

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跨终端共享生态:

多终端开发IDE、多语言统一编译等使得开发者可以基于同一工程高效构建多端自动运行App,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跨设备共享生态。

2.4 鸿蒙1.0:微内核设计有效提升系统性能和安全性

微内核设计提升系统性能:

微内核通过提升IPC(进程间通信)性能提高了系统整体性能,响应时延和时延波动率均有所下降,用户体验流畅。另外,微内核可扩展性、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宏内核。

微内核天然无Root,安全等级更高:

鸿蒙操作系统采用微内核,天然无Root,细粒度权限控制从源头提升系统安全。微内核可以把每一个单独加锁,一个钥匙无法攻破所有地方,外核的相互隔离更加安全也更加高效。对比之下,安卓系统有Root权限,用户可以掌控Root之后的安卓系统。

2.5 鸿蒙1.0 :微内核分布式应用潜力巨大

鸿蒙OS微内核分布式设计应用潜力巨大:

相较于微内核,宏内核架构冗余,体验不稳定,OS及生态分裂难以适配全场景,目前电脑端Chrome OS、手机端安卓、手表Wear OS和物联 Android Things均为宏内核,安卓沿用Linux的内核调度机制,在面向服务器负载的公平调度模式,难以保障用户体验;混合内核生态封闭,协同体验仅限自有产品,如电脑端 mac OS、手机端IOS、平板iPad OS等。

同类型物联 系统中,鸿蒙OS性能略优于Fuchsia:

谷歌同样推出了面向多设备终端的操作系统Fuchsia OS,但在系统流畅度方面,鸿蒙OS的IPC(进程间通信)效率较Fuchsia OS高5倍。另外,与鸿蒙OS不同,Fuchsia OS采用非分布式设计。

2.6 鸿蒙1.0至2.0——设备范围拓宽至全场景

鸿蒙1.0至2.0,面向设备范围拓宽:2019年8月,华为正式发布鸿蒙OS 1.0,主要应用于智能手表、智慧屏、车载设备、智能音箱;2020年9月,华为正式发布鸿蒙OS 2.0,应用于创新国产PC、手表/手环、车机等全场景规模化 IOT 设备,并且加入对第三方设备的支持。

同年12月,发布Harmony OS 2.0手机开发者Beta版本,增强了以下特性:16000+ 个 APl(支持开发手机 / PAD、大屏、穿戴、车机应用)、分布式应框架、分布式 UI 控件、服务卡片、DevEco Studio 2.1 Beta4。

2021年5月,华为宣布开启鸿蒙2.0系统第二轮公测,目前,已经有26款机型参与公测,覆盖华为手机绝大多数用户,其中包括了华为 Mate X2 折叠屏手机、Mate40、Mate40E、Mate 40 Pro等。

2021年6月2日,华为将开鸿蒙操作系统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预装Harmony OS系统的旗舰机型和MatePad Pro 2旗舰平板将发布,MatePad Pro 2系列也将成为全球首款预装鸿蒙系统的设备。

2.7 鸿蒙2.0:全面升级分布式能力,“超级终端”形成

相比于第一代,鸿蒙2.0全面升级了分布式能力等性能:包括分布式软总线、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安全等。同时,发布了自适应的UX框架及可视可说AI赋能。

分布式软总线:作为鸿蒙系统的底座,在时延、吞吐和可靠三个方面,鸿蒙2.0均有提升,端到端时延约10ms,达到2.4Gbps的有效吞吐,抗丢包率达30%,性能逼近硬总线能力,让多设备融合为一体,进一步打破单一设备的物理空间限制。

分布式数据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远程读写性能比Samba高4倍;分布式数据库OPS性能比ContentProvider高1.3倍;分布式检索性能比IOS Core Spotlight高1.2倍。跨设备数据处理同本地一样方便。

分布式安全:是唯一获得CCEAL 5+认证的厂家,Oracle和Windows均为4+;多设备融合也突破以往单设备对用户的单维度确认,验证的可靠性提高。

自适应的UX框架:鸿蒙OS 2.0让开发者能够快速触达千万级新设备和用户,实现大小屏自适应、横竖屏自适应。

AI赋能:鸿蒙OS 2.0还支持可视可说AI 赋能,让App书剑获得语音交互能力,支持自动识屏、你说我听。

软时钟同步和抗干扰算法支撑多设备音画同步:

软时钟同步:三个连接在一起组成超级终端的设备,共同遵守一个时钟基准;

抗干扰算法:无线传输会带来丢包、抖动和时延,通过抗干扰算法将无线信道的干扰降低到能够容忍的范围。

整理各终端硬件能力加强,“超级终端”形成: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将覆盖KB到GB级别的所有安装鸿蒙系统的智能设备在系统层连接起来,整合不同终端硬件能力,形成一个虚拟的“超级终端”。

鸿蒙OS在系统层将多个硬件设备抽象成资源池,上层应用可以方便调用各个硬件设备的能力,分布式智能应用也可以在不同设备快速流转,从而提高设备算力的利用率。

“超级终端,一拉即合”带来多设备交互的飞速体验,降低使用多设备难度:

? 用户可以通过“碰一碰”实现设备互连,在多终端快速便捷切换,降低使用多设备 的难度,带来多设备交互的飞速体验。

例如,用户可以将手机和烤箱“碰一碰”,就能实现3秒配 ,并查看云食谱。

? 所有搭载鸿蒙OS的设备都会悬浮在周围,用户只需轻轻一拉,PC和手机、平板和手机就能形成超级终端。PC系统中安装了鸿蒙分布式插件,两者文件管理器就能互通,用户在PC能够方便地调用手机上文件。

2.8 性能卓越:鸿蒙2.0内存占用更少,续航时间更长

内存占用更少:采用动态空间管理,有效减少内存占用;

鸿蒙系统续航时间更长:相较于EMUI 11和苹果IOS,鸿蒙系统能够支持用户使用更长的时间。

2.9 性能卓越:鸿蒙2.0表现优于安卓EMUI 11

作为基于安卓的EMUI 11替代品,我们相信 HarmonyOS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成熟度度与稳定性:分别对鸿蒙OS 2.0和安卓EMUI 11 进行测试,在流畅度、内存占用、界面UI设计以及联动方面,鸿蒙OS 2.0均优于 EMUI 11:

流畅度:响应时延和完成时延用时更短,跟手度和掉帧方面两者相距不大,实际帧率表现不如安卓,但差距不大;

内存占用:搭载鸿蒙OS 2.0的华为P40 Pro恢 复出厂设置后系统空间占用15.43GB,比EMUI 11系统少约4GB;

界面UI设计:设置中增加超级终端选项、菜单栏的交互方式变革,以实现万物互联的理念;

联动:电脑,手机,pad等直接共享剪切板、文件、文字输入;华为智能座舱采用多屏技术。

3、 软硬件共同发力,打造全场景生态?

3.1 鸿蒙拥有广泛丰富的生态伙伴

预计年内覆盖设备达3亿台IOT设备,其中1亿台为第三方产品。目前华为已售出超过10亿台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其中在 手机超过7亿台,大约90%的华为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以升级鸿蒙系统。

而于下月起,鸿蒙系统将开始进行大规模推送,今年覆盖设备保守目标是3亿台,除了2亿台华为品牌设备,还将覆盖1亿台第三方品牌IoT产品。

目前鸿蒙OS生态伙伴涵盖互联 、家居、汽车、软件等多方厂商,而目前中国应用市场下载使用排名前200的厂家,已有70%确定做鸿蒙OS方案。2021年,目标是覆盖40+主流品牌,以及1亿台以上设备。

根据“一横一纵”战略,未来参与到鸿蒙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将覆盖全产业链:横向—智能家居(如家居面板、智能中控)、智慧出行(如车机)、运动健康(如健身器材)、影音娱乐(如投影仪、创意视频)。纵向—国产芯片厂家、模组、解决方案、OEM企业,如中科创达与润和软件等。

鸿蒙全场景应用服务生态迈出坚实第一步:2021年6月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公布了目前的生态合作伙伴,在Open Harmony开源项目的支持下,鸿蒙OS拥有更丰富的生态合作伙伴,涉及视频播放、视频剪辑、地图、 交软件等软件应用合作伙伴。

3.2 一纵一横:软硬件共同发力构筑应用、硬件双生态

?提出“一纵一横”策略,打造全场景设备圈和生态产业链:横向是“从智能家居扩展到全场景,覆盖7大场景核心智能设备,建立全场景鸿蒙精品设备圈”;

纵向是“从品牌厂家扩展到全产业链,联合芯片、模组、IDH、品牌厂家、服务商,快速打造鸿蒙生态产业链”。未来Harmony OS和HMS从应用生态和硬件生态两个方面驱动全场景智慧生态。鸿蒙3.0系统也将加强软硬件协同优化。

鸿蒙系统作为开放式平台,集成众多物联 的基础能力,未来可能会成为物联 行业发展的技术标准。如果都采用鸿蒙OS,即相近的接口和技术标准,将有利于解决目前发展过程中的碎片化问题,推动物联 行业生态发展。

3.3 Harmony OS开源:吸引大批应用厂商,有利于实现全场景覆盖

华为宣布Harmony OS开源,为万物互联提供统一平台:

2020年9月,在HDC 2020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宣布Harmony OS开源,将OpenHarmony项目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进行开源孵化。

作为OpenHarmony开源项目的初始成员,华为已经贡献了17个子项目、134个代码仓库、5个参考案例和50多万行代码。

OpenHarmony组件化设计利于全场景覆盖实现:

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情况和不同业务的特性,灵活安排组件,并根据具体的场景需要,任意增减鸿蒙OS的子系统、功能或模块,以满足不同终端设备对操作系统的要求。

因此,组件化的设计让各终端都能搭载鸿蒙OS,打破了不同终端间的壁垒。

目前已有多家应用厂商加入,打造全场景生态:华为数据显示,已经有120家应用厂商、22家硬件厂商共同参与到 OpenHarmony生态建设中。

未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硬件开发者和应用开发者加入到鸿蒙生态,打通全场景生态。

3.4 10万人才生态圈:全球开发者增长率接近100%

?HMS作为连接鸿蒙OS和顶层应用的中间能力,对于鸿蒙OS发展较为重要:鸿蒙系统作为操作系统,在OS层,而HMS Core作 为能力组件,连接app和OS,因此,HMS Core是鸿蒙连接顶层软件的中间能力。HMS的发展强化了鸿蒙OS的分布式能力,助推鸿蒙加速构建万物互联生态。HMS 和鸿蒙的结合会给未来的智能家居、IoT 等智能设备带来更多可能性。

HMS生态发展迅速,助力鸿蒙OS快速进入:2020年,全球开发者踊跃加入HMS生态,注册开发者数量同比增长98%,集成 HMS Core应用增长123%,海外精品应用上架数量增长10倍。目前,HMS Apps已服务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

为开发者提供免费开发课程,形成10万人才生态圈:此外,华为提供了在鸿蒙OS系统进行开发的各类免费课程,围绕 OpenHarmony的开发者课程迅速上线,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进行顶层应用的开发,已经形成10万+人才生态圈。

我们认为开源项目和开发者支持下,将加速构建基于鸿蒙OS系统,实现万物互联的生态,应用生态未来可期。

4、鸿蒙生态加速,国产软件迎长期机遇?

4.1 国产软件:手机、PC推出,有望带动国产软件企业发展

?鸿蒙OS的推出或为国产软件带来长期发展机遇:鸿蒙OS 2.0面向手机、PC等各终端,用户可以在PC、手机、平板等直接共享文件,多屏协同,减少用户使用多设备的困难。目前,鸿蒙OS主要搭载在华为手机和平板。

2020年华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占38.3%,目前已售出超过10亿台全场景智慧连接设备,其中在 手机超过7亿台,大约90%的华为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以升级鸿蒙系统。

2021年5月,魅族宣布接入华为鸿蒙系统,成为首个搭载鸿蒙系统的国内手机品牌,预计未来使用鸿蒙系统的用户数量庞大,并不断增长。

4.2 智能座舱:鸿蒙OS推动智能座舱发展,打造智慧出行

?面向车机的鸿蒙OS发布,与HiCar共同打造智慧出行方案:2020年,华为推出了可搭载于车机的鸿蒙OS 2.0。2021年上海车展上,北汽极狐阿尔法SHI及塞力斯华为智选SF5等多款华为合作车型展出。华为智慧车载解决方案HiCar基于鸿蒙OS提供服务,主要实现的是手机和车机的互联,目前已经与超过20家车企进行合作,已合作超过150款车,2021年计划预装超过500万台。

车载场景生态合作伙伴丰富:HiCar已有超过30个应用合作伙伴,鸿蒙OS也有多个面向车载场景进行深度的体验优化和功能开发的合作伙伴,如车载的中科创达,做Hilink生态实施和开发的中国软件国际等。受益于华为目前的产业地位,以及在汽车操作系统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优势,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应用生态中,打造智慧出行新生态,实现车机的不断升级。

推动智能座舱发展,国产软件迎长期机遇:随着下游应用合作伙伴不断拓展,生态不断完善,将正向反馈于鸿蒙OS,作为IOT最重要的设备,未来汽车将成为搭载鸿蒙OS的重要领域,此次鸿蒙系统的升级,我们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和车型与鸿蒙合作,有望给华为及合作伙伴带来新的机会。

中科创达的Harmony OS智能卡:搭载了Harmony OS的智能定位终端,具有NFC碰一碰、一键 警等特色功能;通信方面采用超低功耗NB-IoT通信技术,以及GPS、北斗、 WiFi/基站辅助定位等多系统联合定位技术。

技术特点:在未绑定设备的情况下,与手机碰一碰就能快速绑定;且与手机碰一碰之后,手机就能快速获取到设备信息,如宠物信息、资产信息、已经通过设备传感器采集 的环境信息等。

应用场景:儿童定位、养老看护、行李防丢失等。

4.3 智慧家居:鸿蒙OS提升用户智慧家居体验

?鸿蒙分布式能力突破目前loT互联的困境:万物互联时代下,消费者对于智能交互设备的整体体验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智能家居企业具备横向整合整个家居服务产业链的能力。鸿蒙OS采用分布式,方便开发者使用单一的操作系统,共享硬件能力,突破目前loT互联的困境。

拥有多个合作伙伴:目前,九阳、美的、方太、老板电器、海尔、苏泊尔、帅康等均有产品搭载鸿蒙OS。鸿蒙OS将厨房或电器设备与手机关联起来,减少用户繁琐的操作步骤,提升用户智慧家居的体验。

例如,手机与美的烤箱交互,用户在手机查看云食谱,将食材放入烤箱后,点击一键烹饪后,烤箱可以自动设置烘烤时间与温度;与油烟机互联,调节风量及实时检测油 的污浊程度等。

未来有望加深互联合作:方太也已有油烟机和蒸箱两款产品搭载了鸿蒙OS,未来将会与华为基于更多鸿蒙OS智能设备进行合作,由鸿蒙OS进行融合联通,打造场景化虚拟终端。

老板电器也预计未来会和华为其他设备(如华为手环)互联,进行健康数据方面的互联,给消费者推送个性化和智能化的食谱,打造安全、健康、便捷的智慧家居体验。

?4.4 与华为生态关联企业

5、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不景气;

(2)板块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5月1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