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听音乐是人们舒缓情绪的一种方式,不管开心还是难过,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烦恼也会随之忘记。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发展,以前古老的录音机和CD已经逐渐被人们“抛弃”,想要听歌直接打开手机就可以完成播放了。
但是喜欢听歌的人却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以前在音乐平台听歌都是免费的,自从2017年开始,以腾讯为首的在线音乐开启了“版权之争”,在线音乐开始收费。而且随着版权费用不断上涨,平台的利润也逐渐被瓜分。
有 友表示,自己已经听了十年的酷狗音乐,不知不觉中好多歌曲都不能听了,有些歌想要听甚至还要收费。其实不仅是酷狗,通过 络播放歌曲的软件基本都“异曲同工”。如果你是普通用户,只能听一些标准音质的音乐, 络上比较红的歌曲基本都要开通会员才能听。
有些音乐甚至连开通了会员都不行,还需要进行“二次收费”,花费2至5元不等,买下单曲的听歌权利。而软件听歌收费的局面,也暗示了未来的两种趋势,一方面就是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会存在差异化服务,想要听更高品质的音乐,就需要花钱。
另一个则是对于专利的重视,往后“盗版”歌曲的时代也就不复存在了。随着国内对于盗版音频的打击,大量提供破解音乐的 站都因此关闭。普通用户只能试听几十秒的前奏,想要听完整首歌曲就需要付费成为会员。
各大音乐播放软件都开启了付费模式,不管是酷狗音乐、酷我音乐、QQ音乐还是 易云音乐,都有着各自的收费模式。
随着付费模式愈演愈烈,眼看着在线音频平台也开始受到影响了,付费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趋势。2018年1月份的时候,荔枝FM进行了品牌升级,将名称改为“荔枝”。业务重心也和喜马拉雅、蜻蜓FM有所区分,确立了要以用户生产内容为主的音频 区定位。
而荔枝的转型,公司CEO表示因为荔枝想做的已经不仅仅是 络电台,未来会注重语音陪伴,给予用户更全面的语音互动。作为国内在线音频的头部企业之一,荔枝遇到的困境其实也代表了整个行业的现状。
像荔枝、喜马拉雅以及蜻蜓FM等在线音频公司,首先没有巨大的用户流量作为支撑,其次在精细化运营这方面的基础还有所欠缺。想要占领市场就需要不断“烧钱”。可以看出不管是“流量为王”还是精细化运营,音频公司面临的压力都是难以想象的。
未来在线音频是否也会向音乐播放软件学习,开启全新的“付费时代”,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下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