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反映,云南普洱市某中学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由,将七年级学生分为智慧班和普通班。其中,智慧班的学生需要以5800元/套标准购买平板电脑、配套设备及资源服务。
经云南省政府核查,自2020年秋季,该中学开始实施“买平板进智慧班”。截至事件被爆出时,719名智慧班学生每人已缴纳3400元(包括平板电脑、配套设备及第一学年资源服务费),收费总额为244.46万元。目前,相关部门责令学校退换所有违规收费,并将已经购买的平板电脑等收归学校统一使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20〕5 )中明确提出“不得强制或者暗示学生及家长购买指定的教辅软件或资料”。但面对不合理分班,为何如此多家长甘愿被割“韭菜”?
孩子教育是许多家长的软肋。涉及孩子教育方面,爱子心切的家长向来不会吝啬。一些学校和老师打着“一切为了孩子学习”的旗 ,利用自身地位“强买强卖”,家长“被自愿”也就不足为奇。“买平板定分班”更是戳中家长的“痛点”,谁不想给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教育公平底线不容挑战。为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义务教育,教育部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均衡编班、均衡配置师资,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以经济实力对学生进行不合理分班,既没有科学依据,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即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贫富、贵贱、地域等原因将部分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显而易见,以经济能力判断学习能力,有失公允。以教育资源为筹码捆绑和强制家长消费,严重违背教育公平的理念。
此外,普通班学生也有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以购买平板电脑为准入门槛划分智慧班、普通班,于普通班学生而言,何尝不是一种心理伤害?
义务教育是国家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买平板进智慧班”的分班规定,无形中加重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门槛,破坏义务教育的公益性。
近年来,强制学生买平板电脑的事件屡屡发生,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引导教学健康发展。学校更应加强自我约束,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平板电脑只是一个学习辅助工具,莫让其成为学习敲门砖。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