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软件乱象横生,娱乐、游戏、低俗内容充斥,家长如何放心!

近日,家住重庆渝北宝圣湖街道的林女士向华龙 反映,说自己的儿子佳佳上小学三年级,每天都需要用一款名叫“一起小学学生”APP辅助学习,之前她以为儿子就是在APP上认真的完成作业。直到最近发现儿子花在APP上的时间增多学习效率变慢,甚至学习成绩还下降了后,林女士打开APP一看,气的恨不得摔手机。

乱象一:娱乐内容泛滥,各种黄色信息诱导

教育APP里有不少内容是关于追星、喜爱的爱豆表情包、最新的电视剧电影,其次是在APP的一些板块内还有不良信息,如在“互动作业”APP的官方微信公 “作业小互”中,还存在着大量不雅、性暗示的内容,其中含有“ 恋”、“污”、“早恋”等文章被多次推送,这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文章内容的阅读量很高,真正关于学习的文章很少并且没多少阅读量。

乱象二:游戏嵌入,即点即玩

孩子在APP上完成了相应的作业内容后,就会有打卡窗口弹出,每天坚持完成作业就会有相应的金币送出,这本来是鼓励式的方式,但大多数APP为了快速积累用户,粘住用户,无所不用其极。在页面打开后还会不断提示赚取金币的其他方式,点击窗口后就进入到了游戏页面,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益智类的五子棋、斗兽棋、象棋不做推荐,反而将成人类的 游、竞技等游戏作为主打,大多数游戏还实行一键付费模式购买金币。

乱象三:内容分区不明显,圈子杂乱,不设权限

APP内还有一个功能属于自主 交板块,在板块中开设了各种圈子,选择的圈子数量超过100个,有供学习的高中、初中、小学等各种学习讨论圈,也有供阅读的“阅读角”等,也有“小学自拍交友”“暗恋心事房”“失恋治愈系”等圈子。这些圈子并没有明确的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的区分,以及没有权限设置,所有平台用户可以匿名随意跟帖留言互动。

最后,好学家想说的是这些教育软件上的大多是学业繁重的花季少年,他们有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却不具有分辨、判断不健康内容的能力,学生家长更是无法时时刻刻监督到位,帮助孩子分辨软件里面的有用或无用信息。既然是教育软件,为什么就没有相应的法制法规约束,为什么门槛那么低?如果所有的APP能够在公布之前像入驻好学家平台的机构与老师一样,有一套完整的权重评分体系,多维度的对这些APP进行评分,对于没有资质、设计不合理的软件不予发布,这是不是在相应立法还没有确立之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毕竟,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教育上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带来长远的不利影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18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