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耀庭10岁。
这一年,他被父母私自净身。
他的父母打算让他进宫当太监。
按理说,太监的净身,要由专门人员进行。但是孙家太穷了,根本拿不出钱来打点,便只能狠心自己进行。
可孙家并不知道,皇帝溥仪已经签署了退位诏书。
对于穷苦百姓而言,清王朝的覆灭,没有半点征兆。
一切尘埃落定时,10岁的孙耀庭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为什么孙耀庭的父母要送他入宫当太监?
孙耀庭的家境不算好,但也不算差。
他出生于天津静海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全家共6口人,日子虽然清苦,但也能勉强度日。
最初,孙耀庭的父母从没想过,要让自己的孩子进宫当太监。
毕竟,传宗接代,绵延子嗣,才是普通人的梦想。
可是,变故总是来得那么突然。
当时,村里的恶霸看上了他们家的土地,并伪造文书,强行霸占了孙家赖以生存的土地。
孙耀庭的父亲气不过,找恶霸理论,两人大吵了一番。
恶霸怀恨在心,便诬陷孙耀庭的父亲放火,还花钱贿赂了官员。
最后,孙耀庭的父亲含冤入狱。
孙耀庭的哥哥气得闯进恶霸家,试图自杀来把事情闹大,可最终的结果是,哥哥也被关进了大牢。
此后,孙耀庭的母亲就不得不带着儿子,逃离异乡。
幸运的是,这场案子最终不了了之,孙耀庭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放了出来。
他们异乡团聚,日子就更加艰难了。
此时,10岁的孙耀庭已经懂事了,他意识到,只有权势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于是,他坚持要求进宫当太监。
孙耀庭的父母当然不同意。
他们已经拿不出来钱,去打点负责净身的慎刑司“老爷”。
而当时医疗环境差,因为私自净身,而死于感染的孩子,不计其数。
但孙耀庭还是坚持。
因为,他想要用生命,为家人堵一个美好的未来。
就这样,孙耀庭的父亲含泪动手,亲自为儿子净身。
为什么孙耀庭坚持进宫当太监呢?
10岁的孙耀庭,为何如此坚持,一定要进宫当太监呢?
这件事,要从1907年说起。
1907年,孙耀庭6岁。恰逢太监“小德张”回乡耀祖,请全村人吃肉包子,还请戏班唱了3天大戏。
当时是清末,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可“小德张”却可以请全村人吃肉包子。
这个“小德张”,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
小时候,他家里穷,便私自净身,后来辗转入宫当了太监,没想到意外得到慈禧的赏识,一跃成为大红人。
在清末的 会,穷人家的孩子,基本上没有翻身的机会。
因此,“小德张”成了很多穷人家孩子向往的人。
当时,6岁的孙耀庭,也在看热闹的人群里。
后来,家庭发生变故,孙耀庭想起了“小德张”,便咬着牙走一趟“鬼门关”,想要为家人换一个好未来。
只可惜,当他忍受剧痛,昏迷3天,好不容易恢复过来时,就听到了一个噩耗——宣统皇帝退位。
得知消息,孙家全家人都痛哭不已。
皇帝都没了,太监还有出路吗?
开弓没有回头箭
10岁的孙耀庭瘫软在地,他不知道未来怎么走,而净身的后遗症很明显,他干不了重活,也没办法当正常男人。
好在,孙耀庭的父亲,此时在私塾先生家帮工。
他把孙耀庭送进了私塾,让他读一些书。
孙耀庭很聪明,成绩不凡。
他在私塾读了4年,老师甚至有意收他为徒,教他治病救人。
只是,孙家仍然对皇族抱有希望,孙耀庭也希望有一天,可以伺候皇帝皇后,然后一步登天。
15岁这年,孙耀庭得到了一个去北京的机会。
在远亲的帮助下,他进了载涛的王府。
载涛,算是“皇叔”。
刚进府,什么都不懂的孙耀庭,只知道跪下磕头,而载涛看孙耀庭老实淳朴,便收下了他,并给了他一床新铺盖。
在载涛的王府,孙耀庭学会了很多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规矩。
在15岁的孙耀庭眼中,这一切都是新奇且神秘的,但唯独天天吃面条,让他完全接受不了,后来看到面条就害怕。
载涛为人很厚道,并没有为难孙耀庭,反而还会教他一些武打的京剧动作。
当他得知孙耀庭读过4年私塾,便让孙耀庭陪自己读书写字。
只是,清朝覆灭后,这些清朝贵族手里,也没有什么钱。
在载涛的王府,孙耀庭虽然温饱有余,却没办法接济家人。
后来,孙耀庭下定决心,要进入紫禁城。
梦碎紫禁城
紫禁城的生活,和载涛王府的生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孙耀庭辞别载涛后,便进了紫禁城,可刚进宫门,他就受尽了苦头。
溥仪退位后的紫禁城,再也不是昔日的皇宫。
太监的俸禄少得可怜,孙耀庭连个正式编制也没有,只是个老太监的仆人。
但他到底是读过书的人。
靠着载涛教给他的京剧动作,孙耀庭混进了端康皇太妃的戏班子。端康皇太妃还让他读了一段 纸。
就在命运要腾飞时,溥仪突然下了一道命令——遣返全部太监。
原来,1923年,紫禁城的西花园突然起火,烧毁了400间房屋和大量珍贵宝物。
溥仪大怒,下令彻查原因,可当时宫内偷盗成风,哪里找得到原因?
于是,溥仪认为,这事极有可能是太监为了掩盖偷盗宝物,而故意纵火。
最后,他下令撤出全部太监。
孙耀庭也在其中。
当时,孙耀庭人都傻了。
多年来,他步步为营,刚看见胜利的曙光,却因为一场大火,彻底被毁。
好在,端康皇太妃还记得他。
后来,宫中人手不够,端康皇太妃又下令把孙耀庭叫回来。
不过,这一次,孙耀庭成功接近了皇帝皇后,因为他被溥仪“截胡”了。
溥仪安排他去伺候皇后婉容,而孙耀庭也成了婉容的贴身太监。
按理说,孙耀庭是实现了当大红人的梦想。
可如今,清朝皇室已经不复当年的风光,即便他成了皇后的贴身太监,也不可能如“小德张”那样一步登天了。
好在,婉容为人很不错,对孙耀庭也很好。
只是,伴君如伴虎。
婉容也并不好伺候。
孙耀庭的自传中,详细记录了他是如何伺候婉容的。
而最让孙耀庭印象深刻的,还是伺候婉容洗澡。
“通常婉容洗澡,从全身衣服脱光,到洗完再穿上,她不动一点儿手,全由宫女伺候。无论怎样,她都坐在那儿,始终纹丝不动。”
这是孙耀庭自传里的原话。
而伺候婉容时,他必须目光平视前方,绝不能看皇后的身体。上前伺候时,则必须低头看低,如果有半点僭越,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只是,这样的日子,也转瞬即逝。
冯玉祥政变后,溥仪和婉容就被赶出了皇宫,孙耀庭等一系列的太监宫女,也被赶了出来。
很多太监、宫女不知道如何求生,都选择了自尽。
孙耀庭因为是贴身太监,得以一直跟着溥仪和婉容。
可此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因为溥仪的日子不顺心,他自然而然成了出气筒。
比如,在为溥仪搬桌子,不小心碰了门槛时,就会被毒打,原因是溥仪认为,碰了门槛,就是冲撞了门神。
而日本人给溥仪送点心,溥仪会让孙耀庭先吃,然后等很久再吃。
后来,孙耀庭才意识到,溥仪这是让自己试毒。
1933年,孙耀庭患上了肺病,溥仪害怕被感染,便把他赶了出来,让他回到北京。
此后,孙耀庭成了无业游民。
他想要回老家,可没有土地,他只能靠兄弟接济。
他没有后人,皇帝皇后也不要他,在老家,他还受人指指点点。
最后,他回了北京,在兴隆寺和一群老太监一起,置办了土地和房屋,租赁给别人,换取租金。
他们互相照顾,互相温暖。
可后来,房屋开始损坏,租金仅够生活,没有钱去维修房屋,渐渐的,租户都搬走了,他们的生活又陷入了困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他们进行了帮助,还给孙耀庭提供了一份正常的职业——寺庙管理。
孙耀庭还出版了个人自传,名叫《中国最后一位太监》。
他一直活到了94岁,于1996年去世,被誉为“历史活化石”。
因为见证了清朝末代历史,无数专家学者都去拜访他,希望能从他的身上,挖掘到风雨飘摇的清末史料。
有句话说得好:“个人在时代的洪流面前,真不过是沧海一粟,随波逐流。”
但,只要我们拼尽全力,不忘最初的天真和血性,终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就好像,10岁的孙耀庭肯定想不到,有朝一日,他可以成为专家、学者的座上宾,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注我,把旧时光的故事讲给你听。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