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e up 创业者!来试试“企业软件+金融”如何?

我们描述过去的商业世界,有两个截然分立的层级:1、飘在天上的互联 层 2、落在地下的企业业务层——这曾经割裂的两者,现在正在被我们打通,而推动这一进程的,除 O2O 之外还有互联 金融。

不久之前,我们看到平安银行对外的吹风,称其依靠在线供应链金融技术,使得与长城汽车合作的经销商贷款额超过了每年 200 亿,户均开票量 5 年内经历了十倍增长。众所周知,平安集团在所有金融巨头中算是走得是最激进的一家,它所谓的“在线供应链金融”又有什么新玩法?

其实比起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平安银行只多走了两步:

一、促成产业链上所有环节(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物流公司)互相开放接口,实现数据互通。通过这一步拿到了企业间业务数据。

二、依靠免费企业管理软件(不久前上线的“生意管家”)渗透到企业内部,在授权之下,拿到了企业内部运营数据。

在之前某篇文章里我曾经写过:“O2O 的概念很简单,就是把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和资源拉到线上,并最终形成闭环”。“把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和资源拉到线上”的任务,就需要企业软件来承接。

过去一直以来,企业软件市场都被各种定制化需求所主宰,产品之间的数据和接口缺乏统一标准。但随着公共互联 和各种面向中小企业的标准化产品开始流行,企业间的信息孤岛状态被打破。在我所接触的企业软件公司中,不少都在尝试与金融服务相打通,比如做财务软件的“账贷通”,做订单管理的“易订货”,做进销存的“智慧商贸”。甚至连老牌的企业软件提供商用友,也牵头成立了金融集团,从事相关企业级产品研发。

企业软件的标准化整合也在巨头的布局中。前段时间,京东和一 店也步上淘宝后尘,将所有 ISV 厂商整合进了自身云平台中。规范 ISV 市场固然是一部分考虑,更长远意义在于,大平台有了进一步接触到企业后台数据的可能。从底层打到更底层,巨头的目标是让整个世界都对自己透明。

说了半天数据,置隐私保护于何地?

假设巨头都是良心满满的,绝对不碰你托管在他们云平台的私有数据,他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满足业务上对数据的需求。比如,可以在提供某次具体服务时,取得你的数据授权。又比如,即使不拿到你的内部数据,也可以通过各种外部数据的交叉验证逼近实情,阿里小贷早已这么做了。其实,免费经济的逻辑往往就是:我向你提供免费产品和服务,你则以自身注意力资源和数据作为回 ——这才是后向收费的基础。

企业软件+金融,你的目标是什么?

1、更深度的数据获取 2、金融自动化

企业软件发挥了什么价值?

1、触达中小企业的渠道 2、持续数据采集的入口 3、金融服务的出口

必须是企业“软件”么?

当然不是,一切的企业数据化、联 化工具都会被金融所用。从 Pos 机,到支付工具,到企业内的 交协作,甚至包括线下的物流、人流监控,未来数据的采集范围会无限扩大化。整个金融产业为了对抗数据孤岛,可能形成若干大的数据联盟或数据市场。目前的央行征信就是雏形,BAT 更加具有潜力。

AD:云之家,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6月5日
下一篇 2014年6月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