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厅,是一个有着四面舞台的环形剧场,昨日,当身高超过180公分的陈伟伦站在剧场的中央给学生作讲座时,活脱脱就像一杆标尺。事实上,他在音乐圈就是一杆标尺。虽然听他的名字还是有些陌生,但说起他制作过的音乐,你会恍然大悟地回答:哦,原来是他——李宇春新专辑《野蛮生长》里的《无花果》《存在感》,吴莫愁的《那么问题来了》,还有为票房黑马《夏洛特烦恼》电影全新打造的主题曲《一剪梅》的编曲,都出自他之手。
如今,这个给左小祖咒、李宇春、许嵩担当过制作人,身为《我是歌手》《百变大咖秀》的音乐总监,担任过《最爱》《边境风云》等多部电影的原声音乐制作的音乐才子,又在跨界路上玩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品牌——“新乐府”。2017年1月1日,《姹紫嫣红新乐府——2017杭州新年跨界音乐会》,就将在红星剧院揭开神秘面纱。
在畸形音乐产业下
回归“诗和远方”
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摇滚风潮一直到2005、2006年彩铃撑起音乐的半边天,“我记得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许巍的《蓝莲花》都是通过彩铃传播开的。”然而在陈伟伦眼中,中国的音乐产业却一直在畸形中发展。“比如现在很火的民谣风,很多都是假民谣。难道弹一把木吉他、吹一个口琴就叫民谣了吗?”至于创作,他更无奈地摇摇头,随便谱个曲,然后下个填词的APP软件,“没准一个上厕所时间,一首歌就诞生了。”
正当很多音乐人已经忘了“诗和远方”时,陈伟伦却和他的团队,开始“新乐府”运动。
2014年,他在研究了十多种中国传统戏曲之后,创立音乐品牌“新乐府”并担任音乐总监。在其与国内外顶尖音乐家、演奏家的反复研磨与创作下,“新乐府”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昆曲、评弹等与现代的电子、摇滚乐器做了一场奇妙的“多元跨界”。其实将传统戏曲与现代音乐跨界,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大部分是形式上的跨界,但陈伟伦却将这两种不同的音乐体系撕开之后重新融合。于是当基因重组之后,“新乐府”这样的新品种就显得特立独行,拥有了强大的感染力。
掀起电子昆曲和爵士评弹的
“新乐府”运动
“从顺从到完全打破,在跨界的反复融合过程中,我们不是给昆曲重新伴奏,也不是让昆曲变成流行歌曲,而且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形式。”陈伟伦回忆说,2015年5月2日,第一场的“新乐府”忐忑地在北京演出,当昆曲演员站在livehouse的舞台上,在冬不拉、中阮、古筝、贝斯混搭下产生全新的律动时,“全场一下子就燃了。昆曲还是最传统的唱法,但音乐却是现代的。我想,我们的成功,就在于认真研究了昆曲,继承它,传承它,于是获得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巨大能量。”
此时此刻,“新乐府”正在华语音乐圈掀起了一股“戏曲×流行音乐”的时尚风潮。在湖南卫视大热的综艺真人秀《我们来了》节目中,“新乐府·昆曲”的代表演出人物——90后昆曲花旦刘煜,成为了赵雅芝、莫文蔚、刘嘉玲的昆曲老师。爱上昆曲的莫文蔚随后在《天籁之战》中,演绎了一段融合昆曲唱腔的《We Don’t Talk Anymore》,昆曲配上欧美金曲,disco节奏上飘着琵琶、竹笛与婉转的《牡丹亭》,这首“新潮昆曲”瞬间惊艳全场。
而陈伟伦更是将“新乐府”的审美运动扩展到央视舞台。在其担纲音乐制作的央视节目《叮咯咙咚呛》第二季中,他将唱腔华丽的流行歌手黄龄与“新乐府·评弹”中演出的评弹大师高博文组合,以一首“风味独特”的《花好月圆》创下该节目最高收视点。电子昆曲、爵士评弹……“新乐府”运动已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归的一个新标志。
(青年时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