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
用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用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提出和推广。
ISO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者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因此,用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
用户体验ISO定义的补充说明有着如下解释: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之前、试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方面。该说明还列出三个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系统,用户和使用环境。
用户体验要素
《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一书中提到用户体验可以抽象成一个五层框架,自下而上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面层。如下图所示:
战略层:确定产品的范围,表明产品的战略目标,以及想要通过产品所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关注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
范围层:包含产品的各种特性和功能;主要关注功能组合和内容需求;
结构层: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主要关注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
框架层:优化设计布局,使文字、图片等元素达到最大的效果和效率;主要关注信息设计和界面设计;
表现层:一般由文字、图片、Flash等元素组成;主要关注视觉设计。
衡量标准
– 产品有没有用?
– 产品能不能用?
– 产品好不好用?
– 产品用的是否满意?
– 产品是否可以改进?
用户体验测试
1、用户需求测试(有用性)
– 产品所包含的功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 产品功能是否存在冗余?
2、导航设计测试(易用性)
– 级联页面指引是否正常?
– 所有页面是否有引导语?引导语是否正确?
– 络异常时,是否有提示语?提示语是否正常?
3、页面设计测试(友好性)
– 页面的布局是否合理?
– 页面控件的位置是否合理?
– 可点击控制是否易点击,是否有点击效果?
– 菜单层级是否过深,造成用户的不便?
– 是否能快速的回到主页面?
– 页面跳转是否流畅,是否会造成用户困扰?
– 点击输入框是否能弹出键盘,空白区域是否可以收起键盘?
页面设计参考标准:
4、响应时间(友好性)
– 一些交互页面的响应时间是否合理?
– 是否长时间未响应造成用户困扰?
响应时间参考标准:
是否长时间未响应造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