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购软件和“黄牛”增多,消费者在商业活动中难以得到实惠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一些赛事售票渠道搬到了 上,各大 络购物平台也频频推出秒杀、抢购等促销活动。各种形式的 售、抢购活动对消费者来说本是一大利好,但一些黄牛也瞄准这块蛋糕,开发使用各种抢购软件,损害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

近日,黑米抢购软件案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法院宣判,3名犯罪嫌疑人制作、销售抢购软件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被判刑,成为国内首起该领域入刑的案件。

随着互联 技术的发展,一些黄牛钻漏洞,针对不同的电商 络平台制作相应的抢购软件,在电商平台推出的秒杀、低价抢购等让利促销活动过程中,通过用非法手段大量抢购,囤积商品,加价转卖牟取暴利。进而导致消费者在面对一些平台促销时,拼尽全力却少有机会抢到心仪的低价商品。黄牛抢购软件究竟是如何操作的?

除了抢购手机,这款软件还可以支持其他电商平台的抢购。以某电商平台为例,目前暂时支持该平台的普通抢购,逐步更新到全面支持抢购。此外,该软件还支持一些购物 站的抢购。

同时,不仅仅存在抢购软件,也有专门在 络上抢购的黄牛“黄牛”主要从事的工作是研究各个电商平台的减价活动,再通过优惠券或者抢购促销活动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方式赚取差价。

络抢购行为不仅出现在一些电商的促销优惠活动中,一些演唱会的门票也有类似现象。买票过程异常艰难,基本无法进入购票页面。有时候,好不容易进去了,但无法选票或者无法付款。到最后,所有票全部售罄。随后, 络各大二手票交易市场以及歌手官方微博的评论跟帖中出现大量出票信息,价位基本都是票面价翻倍的价格,甚至更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11月17日
下一篇 2017年11月1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