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你没商量 手机预装软件调查

预装软件泛滥成灾,令人尴尬的是,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在执行一年之后却并未对“刷机商”构成实际影响。

预装软件的门道

APP运营商向厂商或运营商推介预装自己的APP,或是直接在手机销售渠道切入预装,背后往往都由刷机商充当枢纽。

而刷机一般适合有经验且出货量在每月十万部手机级别的大型渠道商,新手渠道商需要公司的协助指导。刷机会置换整个原有手机系统,新系统和原先的系统区别在于前者植入了自己的推荐软件;这种模式下,可以做到一半的预装软件都留在系统层。手机无论激活与否,渠道商都可以获得每部约10元的利润。

监管乏力的尴尬

就目前而言,面对无孔不入的刷机商,消费者通常毫无办法。

早在2013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同年11月起手机生产商不得预置五大类恶意软件。同年11月,《通知》正式实施,到现在已过去一年。

虽然《通知》并没有规定如何执行的问题,但在2013年10月底的工信部发布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曾作过补充解释,即“要求生产厂家将申请进 的智能终端中预装的应用软件相关信息”。

卸载权利应还给消费者

但即使是标配内置软件和附加软件的区别,有通信界人士提出疑虑。

基于这种考虑,魅族、联想和锤子等手机厂商已经将预装软件和内置软件进行自我界定,并开放预装软件的卸载权限给手机用户。

面对已经形成产业链条的刷机商们,消费者怎么办?

令人欣慰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已经关注到手机预装软件。就在今年10月23日,由广东省消委会牵头,携手全省23家消委会联名上书工信部,要求手机预装应用软件应允许消费者自由卸载。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4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14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