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 智能客服为何听不懂人话?

“我这儿急得不行,可手机那边还跟我打岔,原来我不是在跟人说话。”林宇抱着手机跟携程的在线客服解释了半天,对方不仅没明白他的意思,反倒回答了一大堆压根儿不沾边儿的事。折腾了半天林宇才发现,他原来遇到的是“智能客服”。

智能客服爱打岔 气坏消费者

几天前,林宇通过携程买了一张火车票。临出发前,他才发现12306系统里根本查不到他的这张票。只是想问问原因,但没想到他一个问题招来一肚子气。

“您好,亲爱的携程黄金贵宾,很高兴为您提供服务。”智能客服管家倍儿客气。但当他提问之后,对方只列出“猜您想问”的四个选项:12306退改签、下单成功何时出票、提示身份未核验如何预订、购票成功如何通知。尝试点开这4个选项,却没有一个能回答他的问题。

他变换着说法一连问了三次,客服却一个劲儿重复弹出上述4个选项。到头来,他还是打电话找人工客服解决。

爱打岔的智能客服不止这一例。准备租房的市民陈先生在安居客上询问房源信息时,自称“帮帮”的智能客服却反问他:“您是否想问以下问题——如何开发票、如何删除信息、如何发布信息。”又问了两次,“帮帮”却莫名其妙地跟他说:租房看行情,别贪小便宜;房东在外地,时刻需警惕;签订合同前,千万别给钱。

智能客服也需要“数据”养料

这些客服都不再是传统的人工客服,而是近几年格外时髦的智能客服。然而,看似先进的智能客服,为何会频频出现痛点?

技术正是制约智能的关键。“智能客服机器人是否智能,取决于厂商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否领先,算法是不是领先;还得看有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用于训练。”提供智能客服服务的智齿公司负责人解释。以该公司为例,意图判断能力和语言识别处理精准度能够达到97%以上,背后既得有每周60亿交互数据持续训练会让机器更智能;还需要购买应用的企业客户搭建完备的知识库并不断丰富学习。

“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问法。面对客户五花八门的问法,就需要机器人有足够的经验分辨出来。”另一家提供智能客服的企业讯鸟软件负责人说,语料库格外关键,需要根据以往的经验积累并提炼出一些问法、模型,然后形成算法,后期再不断地矫正。但如果没有一定行业积累,那智能客服就好像“空中楼阁”。

成本之外更应注重用户体验

来自智研咨询的 告显示,由于客服人员招人难、培训成本高、流动性大,不易管理,而客服机器人可以全天24小时工作。这恰恰满足了很多互联 平台“即时响应”的需求。

上述电商旗舰店负责人说,电商平台对店面客服的要求主要是迅速反应和态度良好,至于客服是否真正了解商品、能否有效帮助解决,则没有明确的细节要求,太缺乏量化的标准,这也造成客服水平不高、客户体验差。“但从长远来看,客服的专业化也应纳入平台考核之中,而不是走过场、说漂亮话。”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9年7月6日
下一篇 2019年7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