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MATLAB被禁用给工程软件的警示

近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因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名单,而被禁用数学基础软件MATLAB,一时间此事引发了各界关于国产软件的大规模讨论。

最近笔者在与一位客户交流星云CAPP产品时,刚好聊及此事,感触颇多。MATLAB的禁用无疑将给中国的软件生态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内制造行业的许多人士也由此开始意识到了依赖国外工程软件对于企业发展的隐患。

MATLAB作为一款由美国的Mathwork公司研发的计算工具,目前已基本垄断了我国的科学计算市场,早期国内也曾有一些专攻科学计算的软件工具,但由于没有MATLAB产品化程度高,加之当时我国的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使得盗版的MATLAB软件四处泛滥,导致我国一些从事此类研发的公司和高校很快就被畸形的市场所淘汰,相关人才也日益凋零。

此次MATLAB的禁用也是在指示一个开端。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下,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类似的恶意技术封杀将层出不穷。并且,实质上,MATLAB的技术壁垒对于我们来讲也并不是非常的高,市场上的一些开源软件比如Octave都可以起到替代效果。但如果一些高端的工业软件、芯片、测试设备、材料都被禁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面临空前的压力,甚至是倒退的危机。就拿笔者最熟悉的工业软件在航空航天企业的现状来讲,三维CAD软件99%以上都在使用美国PTC公司、德国西门子和法国达索公司的软件产品,二维的CAD软件95%以上在使用国外的产品,仿真软件更几乎都是国外产品。只有OA、MES、财务软件、部分管理软件是国产软件,且都属于低附加值的软件产品。

笔者从事CAPP行业20多年,在与国外的软件产品进行竞争时经常会发现诸多行业问题,今作表述以供同业者交流反思:

一、公司的多元化经营需慎重:笔者以前曾供职于一家国有集团的下属软件公司,这家公司当时主要从事PDM软件的开发和销售,但由于当时软件市场的不成熟和客户的爆发需求,这家公司接到的很多市场订单大多都与PDM没有关系,该公司于是很快调整了业务策略,把已有的PDM团队进行拆分后,将其投入到了更多其他的业务单元,此举确实使他们在短期内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但经过十来年的发展,由于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综合实力不足,以及外部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所有业务单元都遭客户诟病,即使是最先被认可的产品也分崩离析,公司也开始迅速萎缩。

二、基础投资应该加大:去年,笔者参与了国家的一个三维工艺软件课题。在争取此课题项目时,总计有7家单位、20多位专家,用两周多时间进行了课题论证与方案编写,然而整个课题的国补只有1500万,均分到每家单位的参与人员上面,每人补贴不到20万,三年时间完成课题,那么均分下来每年可领到的补贴不到7万,这还没有计算差旅费用和其它费用,如此投资,研发热情可以想象。

三、企业选择产品要对症:笔者跟进过一家飞机维修公司项目,技术部门急需一套CAPP进行工艺设计和管理,然而跟进了几个月之后,客户的高层突然参与进来,并声称要选择西门子的PLM,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并提及产品选型要长远,不能只顾眼前。让笔者有点哭笑不得。该企业当时甚至还未应用电子设计图纸,所有图纸都是从飞机制造公司拿到的纸质图纸,如此境况,五年之内,谈何设计制造一体化的概念?就算投资加大五倍,可五年之后一套投资又必将面临全面升级。再做改变谈何容易。

以上便是三个由笔者亲身体会的事例。最后,笔者想说的是,中国制造想要发展,缺失不了每个国人自身的坚持。笔者公司一直在坚守着工业软件中CAPP这一阵地,笔者身边也还有很多在坚守着中国制造的朋友。但这绝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事情。禁用风波不会只有MATLAB,从国家到企业,每一个环节,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就像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会议提出的议题——MATLAB被禁,中国科研是被束or破局?这才是此次的“燃眉之急”背面更值得深思的问题。希望所有同行都能在这次危机中找到机遇,也希望中国制造可以越走越好、越走越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6月16日
下一篇 2020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