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软件解封上万账 诈骗 人脸识别能作为决定性验证手段吗

10月18日,据江苏 警官方消息,江苏警方破获了一起“团伙用变脸App解封上万被限微信 ”的案件。犯罪团伙使用多款手机软件伪造人脸,通过了微信的识别认证解除机制,“复活”了多个因违规被限制登录的微信账 ,帮助诈骗团伙利用这些微信账 实施诈骗。

犯罪团伙用变脸App解封上万被限微信

据@江苏 警 微博,警方在侦办案件时发现,涉案人员使用的是一个因存在诈骗类活动已经被停用的微信 。经民警调查,注册这些微信账 的人都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注册微信账 后把账 卖给了别人。而买家用这些微信 来做什么,注册者并不清楚。

民警发现,被重启的微信均被境外诈骗分子所使用,而解除限制登录的关键是人脸核验。最终,警方挖出一条重新启用被限制账 的黑色产业链,成功打掉了这个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伪造人脸识别认证的违法犯罪团伙。

办案民警介绍,嫌疑人使用了九款软件,将图片放到软件中进行一系列操作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动态的视频图片。嫌疑人正是利用这样的视频图片来进行人脸核验,解除限制登录,帮助诈骗团伙实施犯罪。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帮诈骗团伙解除一个微信账 限制,能够获得100元,经审查,这个诈骗团伙重启的微信账 达1万多个,非法获利100多万元。

在接受江苏公共·新闻频道采访时,破获该案的南通如皋市公安局 络安全保卫大队副大队长王强伟说:“要求软件商对算法不断优化,提升软件自身的安全能力。”

人脸识别技术究竟安全吗?专家:不应作为决定性验证办法

从办案人员透露“利用软件将图片生成视频”这一细节来看,嫌疑人使用的技术并不稀奇,而是已经比较成熟的深度伪造技术。深度伪造是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它借助神经 络技术进行大样本学习,能将已有的图像和视频合成到目标图像或视频上。目前,深度伪造技术常被用于AI换脸,此外也包括语音模拟、视频生成等。

面部的深度伪造技术最早出现于2016年,这项技术开始于神奇新鲜的AI换脸特效,但到2017年,深度伪造技术合成的色情视频已经出现在互联 上,此后,深度伪造作品被国外一些 交 站和视频 站禁止。但伪造名人色情视频逐渐发展成一条黑色产业链,屡有明星受害。

该案中,用照片就能破解微信的人脸识别,让不少 友质疑人脸识别技术是不是真的靠得住。

“假如人脸识别本来要检验十个点,但是现在打个折扣,只检验五个点,自然就没有检验十个点安全,但方便性会上升。”他说,“不然的话,可能你戴个帽子,或者光线变一下,就识别不了。”

何延哲认为,人脸识别本来应该是一种辅助手段,如果将其作为一种决定性的验证办法,那就很可能出问题。

另外,面对 友对人脸识别安全性的质疑,他提出,讨论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时,应该考虑一个问题——有人脸识别,和没有人脸识别,哪个更安全?在他看来,在密码作为验证方式的时代, 交账 被盗的现象同样存在。而人脸识别在大多数时候,还是制造了一定的门槛。“不能说因为有了人脸识别,我的账 被盗了。这不是一个完备的逻辑。”他说。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9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