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户下载选择打车软件奔着各类优惠券,而停止补贴用户后,会怎么样?有一个用户反馈:一次出差用了滴滴打车,然后滴滴司机就说了,你用了滴滴专车,不如使用易道用车,说是充值100元送100元,充值金额长期有效,司机给该用户算了算怎么着也比滴滴专车、滴滴快车都要便宜。后来用户就动心了,下载了易道用车,可是,尝试一下才发现,打车软件其实都差不多,实惠也就是短暂的。
比如现在你用滴滴打车,临近上下班时间都是要加倍加价的,还有某些时候打车,不知道车费怎么就高了一点。这些都是作为滴滴打车的消费者的感觉,当然并非每个人都会一样。再想一想,人家优惠了那么久,怎么也得赚一点了吧,稍微提高5元钱的总车费,想想看对于一个普通的打车消费者来说,能感受到什么呢?
那么多的优惠,是资本家在烧钱开拓市场份额?那这些软件的投资者是亏钱了吗?互联 有句俗语,羊毛出在狗身上。只要你的用户体量够大,钱就不是问题了。不说别的,就说UBER发的那个优惠券码,比如找康帅傅合作,输入康帅傅,可以兑换10元打车券。神马?康帅傅不愿意出广告费,那我们找玉老吉合作。参考视频 站, 站让你免费看电影,但是你的忍受广告。而宽带的成本转嫁给广告商了。以上仅仅是一种盈利方式。还有其他的,比如淘宝,前期亏啊亏,突然有一天,就赚了好多钱。对于投资者来说,不怕你花,就怕你不花。你快速把体量做上去,我好卖给下一个投资者,或者撑到上市。嗯,那一天,前面亏的钱都赚回来了。
还有一点就是每单提成。或者就算不额外提成,由于结算周期的原因,大量流水所带来的利益也很大了。比如你日流水1个亿,司机平均提现周期是7天,那么就相当于你一直可以拿7个亿本金所带了的利息。我问过几个司机,基本上不会很频繁的提现, 这个资金的沉淀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盈利点,再加上把应用做强了之后,吸引风投和大公司。
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你支付进去的钱就算是你全部在银行卡中,司机师傅的钱也不会瞬间取走,也就是说司机师傅的钱要在支付宝或者微信中存储一段时间。和银行差不多,只要不是全天下的存款用户同时支取,里面就会有大量余额。按照师傅表示每个月增加收入4000左右来看,里面的余额不会少,乘以用户基数,里面会有大量可利用资金,即便是投资货币基金利润也很可观,当然人家大佬不会玩这么低端的。说白了,多了现金流什么都能玩,前期的投资10亿也好,人口基数用户数量摆在那,都是了了。
除了抽取提成,任何一家互联 平台在有一定用户基数之后都可以成为广告平台,异业合作带来的收入也很可观。
隐藏的战略权衡:打车软件目前要旨在于推广,其目的是推广手机支付这个新兴的市场,因此各打车软件都在倒贴钱进行推广,谁在手机支付上垄断,像淘宝在支付宝市场,腾讯的手机微信,那么谁就赢得了另一个足以改变几亿人的生活服务。从而改变人所生活的支付方式,通过打车软件大家会知道支付这个平台,滴滴现在属于赔钱赚吆喝,一定目的性还是在构建移动领域的支付平台,手机支付是一种趋势,而衍生功能是为其不同产品进行快捷支付,你必须绑定银行卡或者信用卡,这样会让你在不经意间选择该终端产品进行消费。甚至常听到:争夺手机支付的市场占有率!醉翁之意不在酒,打车软件不在意钱,关注的是占有率!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